请稍候,载入中。。。
 
 
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
[ 2015/5/8 9:02:00 | By: 瓜哥 ]
 

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

   (转自《中国青年报》2015040109 冰点专栏)

 

    近一两年来,每周五晚上,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总会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一到这个特殊时间,学生们放假回家,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校园变得空荡起来,安静得几乎只能听见梧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
    
到了晚上6点半,曹勇军习惯性地打开一间教室的日光灯。这亮起的灯光,在他看来,有些像接头暗号。不一会儿,十几个高中生从学校的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
    
夜幕中,从这间教室里透出去的灯光,差不多是教学楼里唯一的光源。
    
灯光会持续两个小时,这是曹勇军和十几个高中生的夜读时间。从2013年冬天起,这位南京知名的语老师办了一个经典夜读小组,带学生读一些经典著作。
    
这在其他高中语老师眼里,成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山东一位语老师听说后感叹,毫无疑问,老师做了一件很多语老师想做却未必能做到的意义深远的事
    
如此赞誉却让曹勇军高兴不起来。他回忆,当时办经典夜读小组,是因为看到不少学生到了高中,除了考试和练习册,早已不知阅读为何物。于是,快要退休的曹勇军试图给学生上自己心目中的阅读课。
    
其中隐藏着这位老教师对语文教育改革还没褪去的壮志。曹勇军说,每次打开阅读教室的那盏灯时,都愿意相信自己开启的,不仅仅是一盏日光灯
    
语文阅读教育正在被异化,是测试性阅读,甚至是不折不扣的伪阅读
    2013年11月23,曹勇军第一次带着学生夜读,他记得,“
那天晚上的灯光格外明亮
    
这也是这位感性的语老师心情的写照。当晚,灯光下终于凑齐了十来个学生。此前,他的阅读课计划差点就破产了。
    
头一次办这个活动时,他等了半个小时,才来了3个学生,其中俩没看完他指定的书目。当时,曹勇军有些没底气,而学生们也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要搞阅读小组
    
毕竟,高中生要阅读的课文和考试素材并不少。但在曹勇军看来,在应试的环境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他走访过不少中学,发现一个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大量时间花在操练跟阅读无关的现代文阅读题上。有些薄弱学校甚至早早给学生准备了“38套模拟题之类的考试读物。
    
这位江苏省特级语老师直言了一个惨烈的现实:语文阅读教育正在被异化。他犀利地称这种瞄准应试而进行的阅读,是测试性阅读,甚至是不折不扣的伪阅读
    
这并非曹勇军一个人在危言耸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杨启亮曾戏谑地感叹:想不到在中国有一种东西叫现代文阅读,想不到中国有这么多孩子在做它,想不到他们居然还能做对。
    
有时,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悟性,令曹勇军哭笑不得。有学生得意地说,老师你看这道题是4分,那就至少有4个或两个得分点。在反复的应试化练习后,学生们可以近乎条件反射般地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
    
可命题者偶尔会被自己弄糊涂。曹勇军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人将一套现代文阅读题拿给出题人做,但出题人说,这是我去年出的题目,答案我没有带。
    
作家周国平的遭遇则更令人啼笑皆非。在上海图书馆建馆60周年馆庆的专题讲座上,周国平讲到,有一次朋友的孩子拿出他写的文章《面对苦难》,要他按中学语文考卷的要求进行阅读分析。结果,周国平只得了69分。他笑言,朋友的孩子不禁嘲笑我说,看来你比我还要差,我还得了71分呢’”
    
周国平的低分给曹勇军带来了思考。曹勇军坦言,作者并不知道作者想在文章中表达什么意思这句听上去充满悖论色彩的话,暴露了当下语文阅读教育难言的尴尬。
    
教龄超过30年的曹勇军不否认现代文阅读题的特殊功能”——“大量、快捷、低成本测试阅读能力的一种手段。不过,他担忧这种测试性阅读成为一些高中生最重要甚至唯一的阅读文本
    
曹勇军第一次和学生在灯下夜读,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沈从文的《湘西散记》。他给学生列了一个有分量的、传递价值的书单。其中有寻找自然和诗情的《海子的诗》和《大地上的事情》,有反思极权主义的《1984》和反科学乌托邦的《美妙的新世界》,还有一些文史哲著作《美的历程》、《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哲学简史》。
    
按照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而进行的对文章细部刻意的、人为夸张的理解,被这位语老师完全摒弃。对像讲解考试题那样告诉学生这个是关键词理解、这个叫把握作者的情感、这个叫手法鉴赏’”的做法,他显得很不屑。
    “
任何人不会这样去读文章,除非他是神经病。他说。
    “
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
    
自从有了那晚格外明亮的灯光后,阅读教室的灯几乎每周五都会亮起。
    
经典夜读小组的女生霍晨这样回忆夜读时的心情——“在大多数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时,我们在这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阅读盛宴’”
    
一份《夜读记》记录了学生口中阅读盛宴的一些片段。在读梭罗《瓦尔登湖》中《阅读》这一章时,曹勇军让学生找出关于阅读的最受启发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这是当时讨论的部分对话——
    
朱冠怡:不管我们如何赞赏演说家有时能爆发出来的好口才,最崇高的文字还通常是隐藏在瞬息万变的口语背后,或超越在它之上的,仿佛繁星点点的苍穹藏在浮云后面一般。那里有众星,凡能观察者都可以阅读它们。感觉这个句子很有哲理,又有美感。
    
曹勇军: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不要迷惑于华美的言辞,关键要看后面的思想。
    
杨思羽:我最喜欢的是我愿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富的思想,来到瓦尔登湖。思想的丰富,是无穷的,能引发人生的彻底改变。
    
曹勇军:本章第3读得好书,就是说,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超过举世公认的种种训练。”——我们的夜读活动正是对这个句子最好的注解。
    
十几个学生围坐在椭圆形木桌前,不是在听老师向他们灌输方法和道理,而是按照要求先将指定书目读完,在周五夜读时参与讨论。之后,他们还要完成读书报告。
    
在描述这种难以传递的私密阅读体验时,霍晨用散文化的语言写道,每次结束夜读之后,我都久久无法平息自己激动的心情,走向学校大门的步伐更坚定,风在耳边沙沙作响,脑海中还不断在回忆刚刚激烈的讨论和老曹说过的话
    
带着十几个学生一年读完17本经典著作,让曹勇军获得不小的成就感。不过,在那间教室之外,高中阅读教育的现状仍然令他担忧。
    
跟美国教育界一位同行的交流,加深了他的这种忧虑。曹勇军曾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师学院教授傅丹灵,美国中学如何上阅读课。傅丹灵介绍,美国的九年级学生(高中一年级学生)每周的阅读内容,除了精选的作业(平均每周3~4篇故事和散文)外,还有13个短故事和7个说明性文本。学生在家里阅读,在课堂上讨论,课后还要完成一篇文章。
    
从直观的阅读数据和方法上,曹勇军看到了中美母语基础阅读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位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者忧心忡忡地说,很多学生不仅不读课外书,连课文都不好好读了。
    
在曹勇军看来,这并不能怪学生,更荒谬的现状是,不少老师自己都不读书。他曾问一些年轻教师是否读过某些书,那些80老师表情尴尬,只能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
这些年轻老师可以被称为做卷子长大的一代曹勇军形容道,他们能做的就是捧着教材,把答案搬给学生。难怪很多学生很鄙视语文课。
    
在宏观的教育设计中,让学生读整本书是被倡导的,有的课程标准中还会列出书目。不过,在教育一线实践30多年的曹勇军深感,纸上的东西落实起来很困难,并且这些要求没有配套措施
    
高考命题者试图用考试指挥棒来引导师生们重视经典阅读。曹勇军介绍,江苏将《红楼梦》、《三国演义》、《哈姆雷特》等10本名著列入高考必考书目。在江苏文科高考语文试卷的40分附加题中,这些名著会以两道解答题的形式,占据影响考生命运的10分。
    
但听上去有些讽刺的事情发生了。有些老师如何上《红楼梦》呢?他们将这本名著的一章一回碎尸万段,变成一个个考试点,让学生读。
    
这位年近60岁的老教师很无奈,好好的《红楼梦》变成了红楼梦复习资料大全’”。但他也能理解,在应试的浓郁氛围下,不少老师变得短视和急功近利
    “
要毁掉哪一本书,就把它放进高考必考书目里。他开玩笑说。
    
在无法逃遁的应试空间外,曹勇军想给经典夜读小组的高中生开辟一片阅读的桃花源
    
他带学生去半山园寻找王安石遗迹,探讨王安石和他的时代;在南京著名的先锋书店讨论奥威尔和反乌托邦的可能,还坐在台城的石砖上,朗读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
    “
温情的教育改良者并不能完全跳开应试的话语体系
    
回到校园,每周五晚上那束灯光,有时在曹勇军心里,显得有些孤独
    
他翻出一本厚厚的黑皮笔记本,里面是学生们轮流写的一页页阅读记录。翻到中间,夹着几张请假条。大多数请假的原因是补课家里有事
    
这些夜读的高中生,平日里要忙着上课和补习,有很多的考试要应付。为了挪出读书时间,他们有的攥住课间和午休时间,有的抓紧晚上睡前的20分钟。
    
经典夜读小组成立后,有新成员加入,也有不少人艰难地退出。一个学生在给曹勇军的《退出经典夜读小组申请书》里写着,这些天我经历复杂的思想斗争。斗争围绕我是否学有余力展开。虽不愿意承认,但我确实不是学习轻松的学生,如果我继续维持这种状态,很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退出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课业负担太重。曹勇军解释,有人考试成绩有了波动,心理压力会很大,家长会担忧,甚至有的科老师也会有意见
    
在召集经典夜读小组成员时,曹勇军也设立了门槛,其中包括学习成绩排名。他承认,这种特殊的阅读课是对优秀学生的私人订制,面对的是有余力的学生。他将自己的阅读课视作对应试化阅读教育的一种突围
    
一位同事称曹勇军就像《堂?吉诃德》中大战风车的人,不计报酬地进行着阅读教学实验。不过,这位同事也认为,像曹勇军这样的优秀特级教师也要面对现实的眼光,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学生和家长也不会买账
    
有人问曹勇军,经典夜读究竟对学生考试成绩有没有影响?尽管初衷不是为了应试,但这位自称温情的教育改良者的教师,并不能完全跳开应试的话语体系。
    
他可以给出满足功利主义者期待的答案。他介绍,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南京市语文考试作文得分65分以上的考生中,有4人是经典夜读小组的成员。
    
另一个例子听上去也很符合现实主义者有用的价值观。经典夜读小组的一位学生,在申请一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时,高校老师听说他跟着老师一年读了17本经典著作后,对这个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几天前,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对着坐满一间小报告厅的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曹勇军分享着他的语文教育故事,其中包括经典夜读小组。在场的一位高中语文女教师私下说,他做的事情,一般普老师做起来是很难的。毕竟他有特级教师的能力和威望
    
而曹勇军周五晚上从阅读教室的窗户向外望去,有时一片寂静,有时夜雨敲窗。抬头看看头顶上的亮灯,他有时会感觉到孤独,甚至是悲壮
    
不过他说,这里的悲壮不是一个贬义词。

【相关案例链接】
    
编者按:曹勇军老师201466带领他的经典夜读小组在鸡鸣寺豁蒙楼举办了一场读书会,师生共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他们重点研讨书中有关儒道释的论述和内容,联系生活和历史,探寻传统文化和人格的奥秘……糕点佐读,清茶助谈,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现场,去蔽解惑,感受哲学的丰饶、博大与壮阔,让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读书画卷。

豁蒙楼的读书风景

曹勇军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邮发代号22-462014年第10期)

    明天我们夜读小组到豁蒙楼读书。下午我给夜读小组学生发了短信,提醒他们,也表达我自己的迫切心情:“明天上午八点半在鸡鸣寺门口集中,带上《中国哲学简史》,去豁蒙楼品茗读书,在天人交契的神秘氛围中感受中国哲学的丰饶、博大与壮阔。我等着你们!”不一会儿,回信纷纷飞来,如一群自由的小鸟落在我的枝头,发出欢快的鸣叫。
    我们曾到先锋书店读书,穿行在书海之中,了解阅读的门径和方法,让阅读充溢书卷的芳香;也曾到王安石故居半山园读书,让读书激起历史文化的回响和共鸣。但我们的读书还应该有更深厚的哲学和宗教的背景底色,有更多生命的沉思和自我的追问,因此我早就下了决心要带孩子们来豁蒙楼读书。可来一趟豁蒙楼不容易,从春节推迟到五一,又从五一延宕到现在,阴差阳错,一波三折。长期的等待成了一个心结,被期待的热情喂养,越长越大。我没有放弃,一直在等待机会。明天是高考前一天,学校作高考考点,教师培训,学生放假,我们正好读书,也算了却心中的夙愿。
    豁蒙楼在鸡鸣寺内鸡笼山上,也就是现在的鸡鸣寺茶社。我之所以老是把豁蒙楼挂在嘴边,而不提鸡鸣寺茶社,一来是喜欢“豁蒙”这个说法,二来也是想让学生们了解豁蒙楼的来历。事先向丁帆老师要来他写的《豁蒙楼里话豁蒙》一文,印发给大家,让大家多少了解豁蒙楼的前世今生,引发他们探访思考的兴趣。
    进入山门,我和孩子们一行14人,说说笑笑,沿石阶盘旋而上,穿过一层层佛堂寺庙楼阁殿堂,不一会儿,来到山顶。这里绿树繁茂,佛堂肃静,佛塔庄严,佛号慈悲,游人稀少,尘嚣渐远,仿佛进入一个清凉明净的境地。进入“鸡鸣寺百味斋”,我们在茶社朝东的一排花格明窗前坐下。推开窗户,凭窗临风,视野开阔,丛林飞鸟房屋尽收眼底。朝东北望去,眼前是苍然蜿蜒的台城,再往前是幽暗浩淼的玄武湖,最后是远处横亘的钟山……我曾看过几幅上世纪20年代的老照片,猜想也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照片上那六朝山水的水墨意境,竟然与眼前的景象一般无二,让人一下子穿越历史,回到历史的现场……佛界与人间,菩提与俗谛,历史与现实,幻境与实景,瞬间切换又融为一体,让我们沉浸其中,忘怀纷扰。
    我告诉孩子们这里就是豁蒙楼。甲午战争后某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曾携得意门生杨锐游鸡鸣寺,就在豁蒙楼这里置酒论道,纵论天下大事。席间,杨锐反复吟诵老杜《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一诗最后四句:“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朗吟六公篇,忧来豁蒙蔽。”听者无不动容。诗中咏叹往昔异族侵犯,中原板荡,深切的忧患终于豁然荡开心中的蒙蔽。百日维新失败后,“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被斩菜市口,后来张之洞重游鸡鸣寺,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倡议起楼,亲题“豁蒙楼”匾额,既是纪念学生,更是留意后人。什么叫“豁蒙”?“豁”就是豁开,使之敞亮;“豁蒙”就是把蒙蔽之物揭去,去蔽解惑,让人眼明心亮。这也是夜读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豁蒙楼读书的原因吧。
    这次豁蒙楼读书读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他们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读这样的书最合适,也最有味道。征得茶社的同意,我们把4张小茶几拼起来,又给每人点了两个素菜包子、一份茶水和点心,师生聚坐一起,说说笑笑,兴味盎然,开始了我们的中国哲学读书之旅。

    我告诉大家,为了准备这次读书会,前几天我把家中旧藏的《中国哲学简史》翻了出来,重读了一遍。我这本书是1985年北大版,书前有我2007年重读时写下的题记。我打开书,把题记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当众读了一遍——
    冯友兰氏尝撰写一联,概括其一生学术成就: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指的是《中国哲学史》(两卷)、《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六书”指的是“贞元六书”(乾卦有“元亨利贞”说法,分别象征春夏秋冬,“贞元之际”即“由冬到春”),书中提出了对历史文化、现状未来的思考,有着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六书”分别是:《新理学》(1939年)、《新事论》(1940年)、《新世训》(1940年)、《新原人》(1943年)、《新原道》(1945年)和《新知言》(1946年)。
    本书是冯友兰1947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学用英文写成的。先后有两种译本,一是涂又光译本,1985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二是赵复三译本,2005年天津社科院出版社出版。本书在国外影响很大。李慎之先生说:如果中国人因为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也因为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本书并非《中国哲学史》的缩写本,而是在写作“贞元六书”有了自己的严密体系之后自出手眼的结撰,有一种中西会通的通识眼光和通人气象。全书见识精粹,论述合一,逻辑清晰,通俗易懂,语言雅驯,是治文史哲必读的公共入门书。
    阅读《简史》是一次中国哲学思想的探险之旅。书中那些伟大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深入浅出的剖析阐发,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儒佛道如三座主峰,周围群山绵延不绝,我们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被沿途的风光所陶醉。
    说起来是《简史》,但对高中生来说一点不“简”,况且我们读书研讨的时间有限,只能开快车匆匆走一遭,略有所知,略有所疑,略有所获,开个头,示个范,为今后阅读打下基础。原书二十八章,我们选择研读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第二十一章(中国佛学)、第二十二章(禅宗),重点集中在儒道释有关内容上,最后再梳理一下“中国哲学的精神”,让学生对传统哲学思想和智慧有个大略的了解。读书的基本程序和办法是先指定学生逐章概括,然后提出问题,最后师生试着讨论回答。余下章节,留给学生自己阅读。
    夏蕴萱同学概括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后,不是很自信,问我说:书中有不少地方读不懂,怎么办?
    我笑着说:这本书又不是为你高二学生写的,读不懂很正常啊——这类哲学书涉及我们陌生的话语系统,理解上会有不小的困难——我当年下放的时候,正赶上批林批孔,当时杨国荣的《简明中国哲学史》很流行,我发誓要读此书,书读完了,可就是不懂!即使是现在,冯友兰这本书我读过多遍,可有的地方仍然不懂。读不懂的书读它有用吗?有!我想起胡耀邦曾说过的话,他说他读爱因斯坦,也读不大懂,“可就是读懂的那一小部分,已经让人受益无穷”!
    读不懂怎么办?第一,要有耐心,反复地读,咬牙坚持,不轻言放弃。第二,可以放一放,先跳过去。要学会把不懂的地方包裹起来,隔离开来,不让它干扰影响整本书的阅读。第三,还要学会“观其大略”。早年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起读书,“三人务于精熟,亮独观其大略”,这里的“大略”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是抓住关键的地方,抓大思路大结构大问题。看到有学生仍然不理解,我便以孔子一章为例说明。孔子一章讲了很多内容,但反复阅读你会发现孔子的“知命”说法给我们的启发很大。冯解释“知命”说:“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尽人事,听天命”,看似消极,其实是儒家积极进取有所担当的精神的表现。初次阅读,能抓住这个就算有所得了。
    葛吕不时插话,有些急不可待,我就让他概括第九章“道家第二阶段:老子”,可他事先没有准备,匆忙应付,对原作章节概括时有遗漏和曲解。我停下来,告诫学生读书要做到一个“敬”字。我引用冯友兰《新世训》中的论述,告诉大家“敬”就是外不欺人内不自欺,把一件事当一件事去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认真把事做好。读书,“敬”的态度和精神不可少。
    刘昊同学补充了葛吕的概括,概括了第十章“道家第三阶段:庄子”,提出讨论的问题:儒家与道家到底有什么区别?葛吕还是抢先发言:老子认为社会乱的原因不是知识不够,而是这些知识太多了,反而迷了人心。庄子对于政治方面的观点和老子是一样的,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庄子对于个体存在的观点不同。就是说怎么样进行修炼,来达到至人,与道合一。如果说老子更多是面对社会问题,那么庄子就比较倾向于个人。
    刘昊不急不慢,侃侃而谈:刚刚葛吕也提到了,老子在社会治理方面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就是他希望百姓都是“愚”的,他反对知识,认为知识过多则导致想法过多,最后导致社会的动乱。他的想法是作为百姓,应该无知;作为君主,应当无为。这样就能保证社会的安定运行。庄子比较倾向于个体的修养,比如我们学过的《逍遥游》,他认为我们要体验到道,最后人道合一,站在至高的、无限的意义上来审视人间。另外他是抹杀事物的分别的,比如两个人辩论,不需要去区分谁对谁错;这个世界也是这样的,不需要区别。老庄偏向于比较消极的人生态度,但是这种态度可以和儒家的积极进取互补。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给同学作出阐发。道家与儒家许多观点是对立的。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意识。道家呢?可以说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然而又“无为无不为”: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是什么都做了。这里的“不为”实际上是指不乱为,不妄为,要有智慧。比如树下落叶,我不去打扫,看起来是“不为”,实际上是“无不为”,树叶烂入泥土,转化为养分,顺应自然,树木生长得很好,这就“无不为”了。老子和孔子都提到“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的是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儒家的入世精神。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了道家的出世精神。这个感性的细节折射出儒道两家人生哲学的差异和不同。是不是可以这样区分儒道两家: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究仁义道德,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是政治渺小艺术永恒……然而儒道两家又是互补的,冯友兰在书中说: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很好的平衡感。李泽厚进一步指出:表面上看,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意念。所以我们一般人很灵活,往往得意时用儒家,失意时用道家。
    茶越喝越淡,探讨越来越深入。刘越重点概括了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看得出来,他读得有质量,准备很充分,发言有概括也有阐发:禅宗是佛教东传,结合本土的道教观念,创造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宗教。禅宗后来传到日本,在日本继续发展。禅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沉思、静定。禅宗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神秀和慧能,他们有两个有名的偈子。上次写作文有位同学就把这个偈子写进去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偈子讲究的就是当下的顿悟。就像是西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他的贡献在于把上帝搬到人的心里面来了,原来的布教修行是牧师在教堂里宣讲,现在是,上帝在你的心里,你对它有解释权了。同理,佛并不仅仅就指的是释迦牟尼这个偶像,不是外在的戒律、仪式,你只要心向着佛,你能够在静定之中感受到佛的存在,那么你就是佛。这样多方便啊,知识分子只要在家里,不用出家都可以修行,可以享受到精神生活。诗歌中有很多顿悟的因素,懂一点禅宗,可以有助于我们去解读很多诗歌。比如这次月考中考到的诗歌:“着意寻春未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阅读的时候,把它和你学过的禅宗思想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把作品读通、读活,理解得深一点、透一点。
    大家都点头称赞,很佩服。这样,中国哲学几个重要的思想就出来了:第一是儒,第二是道,第三是释。儒释道共同塑造了后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塑造了我们的自我,而自我知识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根。那么,有什么作用呢?我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抓住儒释道这三家,再来看中国哲学史,你就能大体把握了。这中间最主要的是儒道两家。刘再复说中国文化就像人的躯体,有动脉,有静脉,儒家经典就是人的动脉,而道家经典就是人的静脉。南怀瑾说儒释道是三个店:儒家是粮店,管你一日三餐,须臾不可离;道家是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一旦生病,非进药店抓药不可;佛家是百货店,什么都有,有时间可以去逛逛。而李泽厚提出儒道互补,其实,禅宗是佛教的道家化,或者说是道家的佛理化。推而广之,我们也可以说是儒释道互补:儒家让你拿得起,道家让你想得开,佛家让你放得下。
    先生论述中国哲学精神时指出,中国哲学喜欢用富有暗示的名言隽语、比喻论证等形式,也因此特别富有文学意味。中国哲学这棵大树上不仅有智慧的果实,也缀满鲜艳的花朵和婆娑的绿叶。我们寻幽探胜,一路走来,随手采摘带着露水的花草。我让学生说一句自己阅读中印象最深刻的语句。李茜雯欣赏的是一则禅宗公案:“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霍晨欣赏的是程颢的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陈世琰欣赏的是王阳明语录中的一则:“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丁志伟则找出他在书上勾画的一段话,是王国维的,表达了他学术和精神追求的勇决和挣扎,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共鸣:“哲学上的话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尤爱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
    我也喜欢这一段话,补充说:本书有一个重要观点,在冯友兰其他作品中也提到,就是中国哲学并不是给人一种积极的知识,它给你增加的是一种境界,让你达到更高的境界,超越现实,获得高于价值的价值。我们读这本书学习中国哲学应有这样的观念。我回忆起赵越胜《燃灯者》中周辅成先生的话:不是要思考哲学,而是要哲学地思考。因此要反思,思考“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问题。这对人的境界提升有帮助。

    天有些热,窗外传来一阵阵蝉鸣。
    大家起来休息了一会儿,入座后,我们讨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重点探讨中国哲学即凡入圣、注重体验的特点。我让大家打开手上的《中国哲学简史》,扉页上有冯友兰晚年手书的一副自励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我问这副对联的意思,大家面面相觑,无人回答。我告诉大家这副对联是用古人现成的句子写成的。上联意思是阐发传统的文化为国家民族服务;下联语出《中庸》,意思是在日用常行之中一步一步地走到极高的道德境界上去,理想人格的培养必须落小落细落实,让平凡的生活具有不平凡的超越性。中国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强调知识,而强调体验。所以,学习中国哲学你就要养成一种人格,不但要“知道它”,而且要“体验它”,最终目击道存,成为君子。中国哲学是体悟之学,是践履之学,必须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就像今天我们来到鸡鸣寺,我们也学着点三支祈愿香,像香客一样许一个愿,这就是直觉的体验式的。
    我让学生读《中国哲学简史》最后一章中“人生的境界”一节。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个境界,第一是自然境界,它是混沌未开的。第二是功利境界,只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为利而活。第三是道德境界,是为人为公,造福社会。第四是天地境界,与天地万物合一。怎么样能达到第四个境界呢?要靠觉解。觉解的程度越高,境界就越高。这个说法影响很大。西南联大时期,冯友兰路遇金岳霖,金开玩笑说:“芝生,到什么境界了?”冯答:“到了天地境界。”遂大笑而去。但不少人对冯的一生颇有微词,认为他从土改的粉饰太平,到批林批孔的摇旗呐喊,可见其随波逐流;从迎合总裁,到歌颂主席,一生不脱“应帝王”情结,则其人犹在功利境界。讽刺之处在于,中国哲学重在体验、体悟,强调最后能成君子甚至圣人。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结果发现他的一生很潦草也很尴尬。不过,也不应轻浮苛责,应抱“理解之同情”的态度。我们读过的《故国人民有所思》有一章“冯友兰:哲学斗争的个人挣扎史”,读后可以体会到冯在当时现实环境的夹缝中,或躲避或迎合以求自保的不堪和悲怆,让人同情……

    游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好奇地走过来看着我们师生。茶社负责人几次走过来催促我们。我一看手表,不知不觉已经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于是我们起身,仿佛从一场梦幻中惊醒,依依不舍地离开豁蒙楼,结束了这次中国哲学读书之旅。
    我想,这次读书之旅,沿途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美丽风景将永留在孩子们心中,和他们的身体一起长高长大。

 
 
  • 标签:阅读 经典 试验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