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2015学年度第二次教研,采取“世界咖啡”教研模式,我作为第一组的组长,和吴泽芳老师、五中周老师、邱萍老师等二、三十位老师,一起对五中陈克纯老师的课,从“教师教学维度”进行了课堂观察的研讨。
研讨模式新颖、多样,有点类似于相亲活动,和每个老师都有思想交流。以下是我作为第一组的组长的发言稿。
1教学时间分配
1.1教师讲解时间:分配合理,对突破重难点比较较有效。
1.2讨论时间:不充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学生大多数时间是独立思考,偶尔和同桌交流一下,没有更大程度的讨论、交流。
1.3学生讲解:采用随机叫学号,学生的回答都比较好,反映了学生的专注度比较高,接受也比较好。学生不会回答时,老师引导、情境导入比较合适。
1.4师生互动时间:适合,控制得当。
2任务布置的有效性
比较合理,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3讲解行为
3.1投影课件用的较少,大多数时间是一张白布,一张空白。板书对重点的突出也可以做得更好。
3.2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很到位,对于比较抽象的,可以借助动画、图片、视频从围观的角度去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可能更好。
3.3沉淀速率=溶解速率,这个从量的角度对溶解平衡进行了阐释,让学生很快就理解到位。
3.4备课比较充分,但是仍然有课堂中不可预知的小细节可以改进:氢氧化镁中加入碳酸钠,只有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镁,才能转化。这句话有待商榷,只要碳酸根的浓度合适,不管碳酸镁与氢氧化溶解度如何,都是可以转化的。还有关于钙片,并非是金属钙,而是主要以碳酸钙为主,一些钙盐作为辅助成分,置于在口腔中是否会影响羟基磷酸钙的溶解平衡,要看其溶解性如何。关于学以致用的第一题,本节课中讲了沉淀溶解平衡的书写规范,但是此习题中却表达不够规范,后面的三种离子需要配以(aq)的符号。
3.5知识迁移比较到位,例如让学生从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平衡等其他学过的平衡来进行知识间迁移。
3.6溶解平衡表达式与电离方程式,学生有可能会混淆,建议增加练习。但是不易扩展太深。
3.7本节课没有重要的总结环节,只是在分析氢氧化镁的沉淀溶解平衡影响因素时,得出了四个步骤,但是没有在PPT上展示,在黑板上的一个角落,学生看起来可能不是很顺畅,引起的重视也不足。
4突破难点
教师采用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书写,展示错误,然后去纠正、引导,得出正确的表达式。
整体而言,陈老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语言精炼,课堂组织到位,知识储备丰满,教学基本功扎实,注重启发和引导。本节课在一些细节上可以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