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学生习作:英雄之气,帝王之象
[ 2017/9/12 10:20:00 | By: 瓜哥 ]
 

英雄之气,帝王之象

——评《鸿门宴》

高二(4)班  叶可塑

歃血为盟情意重,怎奈刘邦非丈夫。     破阵子  题项羽

关于刘邦和项羽两人的龙虎之斗,自记事以来便不断从各种艺术作品中获得自攻破秦关,终结秦二世的暴政,救天下苍生于水声火热之中,这大约便是项刘二人一生最值得被人们歌颂的丰功伟绩,但有趣的确实在这二人一生戎马的沙场生涯是因为中,最北当事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二人漫长的王王之争。各种原因,饭馆帝王之争,两个乱世的枭雄,实力强劲的对手,他们的争斗注定会在他们身上,历史的场合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都说,历史是个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出乎意料的,几乎在所有文学作品中人们都如出一辙地将这场斗争中失败的项羽塑造成一个浩然正气的形象,而最后入主咸阳的刘邦,反倒成了最不招人待见的一个。而这里面的玄妙在我们似乎都能从司马迁的一篇《鸿门宴》中,找到一些端倪。

    源于自幼听闻的《霸王别姬》,《该下歌》等文艺作品的熏陶,我也不能免俗地偏爱项羽。因而,再次,我想先来谈谈《鸿门宴》中的项羽。在《鸿门宴》中,项羽有一句特别有意思的答话,在刘邦的一再试探下,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及何以至此?”大意是:“这可是你手下告的密,我本来不想杀你的。”听到这段话,我第一感觉就是:项羽怎么如此轻易地套出了话来,丝毫无隐藏之意,与其说项羽是手段不够,倒不如说他本来就没想过在刘邦面前玩什么阴谋诡计。

    如果说这前一句的一番“告密”还不足以凸显什么,那么后面的有些慌乱地紧接着的“不然,籍何以至此”就仿佛大写加粗地写着:“我把你当兄弟,你可别生我气”期中求和的味道甚是浓重,项羽这一番解释,不仅令他兴师问罪的气势荡然无存,甚至还多了几分讨好之嫌,也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项羽似乎真的吧刘邦当成了自己的亲兄弟,决不愿与他翻脸,更没有什么杀他的意思。

    胸无城府,光明磊落如项羽并不愿意去思考,自己的“好兄弟”刘邦有几个夜晚是从杀了他的快感中醒来,这个出身于贵族,从小便接受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落魄公子真的是个蠢蛋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他不是不去想,而是根本就不会像也想不到,自有便学忠孝礼义的公子哥,永远不会知道,这个残忍的权力游戏中,连兄弟,也可以是假的。

    喜欢项羽的人,从这段话可挖掘处项羽身上不同于其他政治家的光明干净之气,他们吹捧注射项羽重情重义,憎恶着刘邦的阴险狡诈,而讨厌项羽的人呢,则说项羽目光短浅,形似浅薄,粗鄙至极,缺乏政治远见,也极其不成熟。我认为,这并不矛盾,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出项羽的政治思想是有多么的优质浅薄,他不会手段也毫无心机,我们甚至不难看出他未来必然兵败的结局,他的直白处事方式,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思想境界有多么低下,泰国幼稚的项羽,身上注定缺少了成为帝王的气象,但也恰恰因此,一个双手沾满了鲜血的人身上却还能拥有那种干净的少年气,那种重情重义的携酒少年的味道,更注定了,成不了一代帝王的项羽,终会成为历史歌颂的英雄。

    说完项羽,再让我们谈谈本作中更为出彩的刘邦,纵使是不再喜欢的刘邦的人,面对刘邦在《鸿门宴》中智商情商双满分的表现也不免赞叹不已,而其中,他套出项羽那句“此谓沛公左司马曹无伤”的文化,尤为显得出彩。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通秦,将军占河北,臣占河南,然不自意能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刘邦在来见项羽之前也可为做足了准备工作,只带寥寥百人,只身前往项营区赴一场看似必死的局,刘邦当真不怕?想来在出发前倣,他定是彻夜难眠,手心里爬满了天寒,但他还是来了,他的赴约与项羽的赴约绝对是不同的,项羽也可以自带九百余人去赴局,但那时因为项羽新五大谋略,只有股英勇之气,而刘邦却是在几番权衡后得到自己几乎必死的结果之后,仍单枪匹马前来赴约,此人之勇,实乃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勇,敢于置之死地,必会凤凰涅槃重生。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当他到鸿门之后竟率先向与自己平级的项羽道歉认错,从后文可知,楚王说“先入关为王”而刘邦既与项羽平级,又已有了“为王”的许诺仍能一脸无辜地低声下气道歉解释,这恰恰表明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大行不顾细谨”凸显出来背后的政治远见。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决定了他的出路,可以预见的是,一个在此危境之下仍能权衡利弊后放下身段服软求和的刘邦,是宛如匍匐的毒蛇在暗中吐着信子,刘邦,小人也。刘邦,成大事者也。

    而将这段话推向高潮的则是最后那句“今者小人言之,令将军与臣有郤”当真是妙极了,刘邦最后加这句话的用意何在?难道刘邦真的知晓自己军中有人叛变?刘邦当然是一点儿也不知情,但他还是说了。这其中套话之味甚重,如果没有了后半句的助力,这起那半句的套话不但显得突兀,更会因此招致项羽疑心。而补上后面的“令将军与臣有郤”后,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刘邦用与外延的魔力生生给与自己敌对的项羽扣上了“好兄弟”的名号,又自顾地帮项羽吧这一切解释为“小人陷害,与你项羽带兄弟一点关系也没有”不但把自己和项羽拉到了同一战线,还给了项羽一个不杀他的台阶。着实是心机颇深,具备帝王之相。

    其实从这一段短短的对话中,我们便可以发现项刘二人从本质上巨大的差别,但我们仍然不认为在这两个人杰之中,有谁可以分得出贵贱高下。这两个是我无法,也不敢想象,失去了奸诈狡猾、小人之心的刘邦,项羽又怎么能凸显自己的英雄豪迈,铁血铮铮,失去了政治远见幼稚、妇人之仁、意气用事的项羽,刘邦,又何从展现自己的老谋深算,坚决果敢呢?

    这两个人的相遇,相斗,注定是历史最绝美的一曲奏章,他们仿佛,声来便是为这一刻的杀戮,两位历史上的枭雄,一个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铮铮铁骨英雄,另一个则成就了一番伟业,问鼎天下。

    如果我们把城府甚重、不择手段的刘邦奉为英雄,那便寒了人们最后一点的少年热血,如果我们让意气用事,毫无手段的项羽当上了帝王,那便毁了这天下的安宁。

    所以最后,人们选择了项羽,而时代选择了刘邦。

 

 
 
  • 标签:课文 解读 形象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