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快,各种新媒体迭出,碎片化学习大行其道。在地铁上经常看到低头看手机的人。偷偷细看,有些人看视频、有些人看文章、有些人看小说,都在利用搭乘地铁的碎片时间进行“信息输入”。而我,有时候会在地铁上看纸质书籍,而且规定只看“工具书”——社科类的实用性的书,试图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充电”。
有人说地铁上看书,那无异于变相的毁坏眼睛,地铁里的生活那么拥挤,那么嘈杂,要是一个不小心磕着了、碰着了岂不是自讨苦吃。而且地铁上真的不适合看书,有座的偶尔得给老人和小孩让个座儿,没座的早就被挤的东倒西歪,哪里有空余的手,腾出来看书,况且如此零星破碎的时间,真的能高效的学习吗?
我想,既然大家都能在地铁如此空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看纸质书籍有课不可,二者在本质上实际没有差别——同为信息输入。
有人说在地铁上可以选择一些轻松、不费脑的书,相比看复杂的,需要清晰思路的专业型书籍或者比较严肃的文学作品。这个问题,应该见仁见智。我乐于利用碎片的时间消化一两个费脑书籍的观点,日积月累也能有不少收获。这反而比我专门腾出一大段时间去啃专业书籍的效果更好一些。
地铁上看书的缺点在于,看书真的只能“看”,想顺便做些记号或者笔记显然不太可能,这可能会导致看书当下的一些想法和灵感一闪而逝,着实可惜。但是想到能够充分利用好通勤的这一小段时间进行学习,也没什么可以抱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