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20/7/14 14:35:00
>>追随江敏老师用化学追寻生命教育的意义

爱因斯坦,是一个天才,相对论的提出者,曾说过“我从来不记词典上印的东西,我的记忆里是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的。”

 

爱因斯坦对人类科学的贡献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这句话的背后是非常强大的自信,对科学探索的矢志不渝。前几天,我在网上听了金陵中学江敏老师的直播课,关于科学教育的。也是她告诉我们,在上海的一个博物馆看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手稿,每一个单词都是端端正正的,严谨,求实,这么伟大的科学家对待研究一丝不苟,对科学的敬畏和尊重可见一斑。

 

江敏老师的论文,还有著作,看了令人佩服不已,同时会审视自己的不足。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是否尊重学生对对科学的态度呢?科学不是用来告诉学生,“这个你要记下来,那个你要背下来,这个就是这样,那个你要这么算。”科学的核心是什么?不是记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是学习研究方法,了解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世界如何运作的这一整套理论知识。科学就是一种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确实不用记忆词典上已有的东西。我们可以去了解,去模仿,轻车熟路之后,再去独立或协作,去探索科学。

 

江老师的讲座,对心灵的震撼太深了,我需要缓一缓。反省我自己,好多实验我是按照教科书,或者专业类刊物上的改进版去做的,有时候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说白了就是想要出现那个现象,学生观察到了现象,就可以记录现象,简单的分析一下现象后面的本质。那我可曾想过,我什么要让她、他做这个实验?你知道学生的认识水平吗?比方说,做萃取实验,我让学生用已经配置好的碘水,用四氯化碳萃取,实验操作本身我示范,学生跟着我做,现象也很明显,但是仅此而已,我就教了萃取和分液两个实验了。但江老师给学生仔细观察碘在水中的状态,然后讲碘溶解在酒精中、四氯化碳中,分别看颜色,向碘水中加入酒精,再加入四氯化碳,看不同的现象。学生在高一只是记录,观察,有印象,慢慢的,她通过学习,就想起来这个现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分子间作用力就好理解了。

 

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习江老师这种敬畏科学,以人为本的境界。而且不能只是停留在表明决心,写观看感悟这样的阶段,要真正的去实施。那么,你是不是要去多看看江老师的论文和上课录像,慢慢学,最后你学会的是方法,不是她上课的内容。

张伟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读后感 教学反思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oscarfox/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