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文本细读之《沁园春雪》
[ 2021/8/31 10:28:00 | By: 瓜哥 ]
 

文本细读之《沁园春雪》

 

我不太喜欢这首词,尽管它家喻户晓,名声在外。我一直认为,较之他青年时的《沁园春长沙》,艺术造诣差得有点多。

上阕写漫天雪景,“天地一笼统”,作为一个南方人,初见这北国大雪,略显新奇和兴奋,也还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来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也还蛮有趣的。虽然陕北条件艰苦,缺衣少食,这个寒冬估计大家都愁得不行,但好歹长征结束,不用再奔波流浪,尤其是毛氏重新确立了领导地位,也算志得意满,因而诗意勃发,“逸兴遄飞”,超越了现实的困境,那种气魄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不过,语意重复得有点多,略有凑足字数音节之嫌,尤其是“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个就不是想象奇特,而是过于生硬牵强了。所以,从诗歌艺术角度看,美中略有瑕疵。

算了,还是说一说下阕吧。

其一是这几句评价“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和“只识弯弓射大雕”,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就是嫌弃他们文化不高嘛。严格来说,诗歌是非常忌讳语意重复的,更何况三句完全一样。其次,虽说历史是文化人写的,但他们同样也没法掩盖这些帝王的赫赫武功,任由他们彪炳史策,这就充分说明,评价人物从来不会只有一个标准——读书。从另外的角度看,江山是真刀真枪打下来的,流血流汗拼出来的,可不是读书读出来的。我私心腹诽,在帝王眼里,读书人何尝不就是个渣,一个解闷的帮闲,对其现实功业没有任何帮助。所以,这种评价除了立场过于自我过于主观,没有任何意义。

其二,后面结尾逻辑不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都知道它是名句,意义我就不赘述了,但我一直有个疑问,结合对历代帝王评价这个前提,难道人民群众都是比秦皇汉武还要高明的英雄?陈涉都只会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的人生理想是封侯称王,出将入相,逆袭到这种境界,这已经够惊世骇俗了,难道今天的人民群众还不满足,还要个个赛秦皇汉武?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阿Q造反,都只想把秀才娘子的宁氏床搬到土谷祠,这才是人民群众最真实的样子吧。我理解,这一句只是夫子自道,是他的人生理想的自然流露,只不过假借了“人民群众”的名义,如同他也高喊过“人民万岁”一样。我不禁想起了更伟大的名句,“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事实上,没有英雄振臂一呼,人民群众就是乌合之众;当然,没有人民群众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英雄,也只是一个小丑而已。所以,毛之所以踌躇满志,底气还在于他的身边有一群高度认同他的人。

其三,所谓文本细读,就是读出文本背后隐藏着的作者的形象。我们常说,比较的对象,其实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人生理想的镜像,我们普通人只会拿自己的身边人作比,而不会拿那些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目标来自惭形秽。在毛氏眼里,历史都是浓缩了的帝王家谱,在他的心里,更是“彼可取而代也”的欲望,野心。在他的诗句里,丝毫看不到一丝现代文明理念的影子,对生命的珍惜,对科学的敬畏,对人格尊严的提倡,对民主自由的渴望。也许有人说,这是诗歌,是形象表达,不必坐实,但我以为,人性不大会变,思维自有其逻辑惯性。联系毛氏后来的所作所为,不难发现,马氏理论只是一件光鲜的外衣,帝王思维才是他的精神内核,这些写于1936年的诗句只是早早凸显而已。1945年傅斯年同几位文化名人访问延安时,发现毛对坊间的各种小说都了如指掌,据此认为毛就是从这些材料里研究民众心理,引导民众的,并进一步推断,毛的思想大致不出传统窠臼。智者见微知著,眼光深邃,自会远离,至于把他当成救星和指路明灯,那是飞蛾扑火,自寻死路,求仁得仁吧,原谅我说得刻薄了点。

以这个初中名篇为靶子,似有大不敬之嫌,难逃哗众取宠之讥,但文本细读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读出差异,读出逻辑,读出背后隐秘的人,潜在的思想。

 

 
 
  • 标签:文本 细读 思想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