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人生的高光时刻
开学第一课讲《沁园春长沙》。没有理会单元设计与导语,按我一贯的教学理念,文本细读,深入解读文本的思维脉络,看清文本后面作者的形象与趣味。
没有在前面的写景上多花时间,也没有分析“击”“翔”这些动词的意味,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从网上找来中国最美的秋天的相关图片,色彩斑斓,加深大家的认识。以我个人理解,时令既已至“寒秋”,“霜天”时节,即便是湖南,也应该秋意甚浓,万物肃杀,不应当如此生机盎然,热烈舒畅。以我个人解读,上阙这几句写景略有因情而造景之嫌,牵强生硬,不过,考虑到学生刚读高一,还不能完全理解情与景的关系,略过吧。我只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们会生出什么样的想法?
相信绝大多数人的想法都会是歌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一声好美,有条件的再去实地观光,领略,陶冶,或者来一句“真美啊,请为我停留”,如浮士德一般。唯有极少数人,那些叱咤风云的时代英雄,才会想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本诗中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重要的便是“主”,即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初中时同学们学过《沁园春雪》,“竞折腰”也是同样的意思。由此推测,毛润之先生从来不以美术家艺术家自居,从不纯粹地欣赏美丽,而是野心勃勃,想成就一番千秋功业,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在他的思维里,重要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就这样将你征服”,至于世界美不美的其实并不重要。
于是第二个问题产生了,毛润之先生何来这种自信?要知道,毛只是从湖南韶山冲一个闭塞山村走出来的青年,一无所有,衣食无着,靠着别人的救济和“厚脸皮”,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毕业,他的这种自信何来?是纯粹的年少轻狂吗?
根据常识,人的自信只能从成功中来,从不断的成功中来!唯有成功,我们才能产生真正的路径依赖,失败,挫折,是不能给我们美好体验和自信自豪的,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鬼话。只有立足于这一常识,我们才能理解下阙的“忆”和“记”背后潜藏着的逻辑。在一师读书的时候,毛润之先生偏科非常严重,科学知识几乎为零,即使是文科包括文言文功底,他也不是成绩最优秀的,但他以特立独行的姿态,个性鲜明的形象,豪迈大气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岳麓山下,橘子洲头,湘江中流,留下了他飞扬的青春剪影,当年他和同样热血的一帮青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而他,正是其中的核心,领袖。这样的成功带来的自信才是强大的,是他面对所有困难时能镇定从容的底气,唯有这样的成功体验,他才会在“独立寒秋”时也陶然于“万类霜天竞自由”,才会唱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高亢旋律,也才有底气大哉一问“谁主沉浮”。人是会成长的,可以说,能发出这惊天一问,既是独特个人气质使然,也是不断成功积累的自信膨胀,脱胎换骨,破茧成蝶,这样才慢慢有了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使命感。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有了高光,才照亮了我们平凡黯淡的人生。
同学们,我们有过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吗?我们渴望人生的高光时刻吗?趁年轻,趁高一刚起步,让我们一起努力。石本无火,撞击而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