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你这情真意切的文字;在深刻反省的文字里我看到一个不断高大起来的教师形象,并被深深感动了。教师本来就是与自己的学生一起成长的,没有学生那篇所谓“尊师重教”的讲话,也许就不能拨动你敏感的心弦,而没有那些被学生“冒犯”的故事,你也许不能奏响这灵魂深处的忏悔之歌,当然也不能激发我下面的思考。
我思考的,也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你的理解固然没错,但我还是比较赞同用“爱”来定义它。然而,“爱”又是什么呢?这需要进一步追问。我对“爱”有两个层次的思考;表述如下,愿与你进一步探讨。
第一,“爱”是一种与生命本能紧密相联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不仅仅是获得,而且也是一种付出。作为一种获得的“爱”,是比较好理解,因为谁不希望自己被呵护被关爱呢?但作为一种付出的“爱”,就很容易陷入误区。把父母对子女的付出视为一种高尚,似乎就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普遍“共识”。如果这只是从子女的角度上的理解,那自然是美好的感恩意识,但倘若作为一种“教育”的观念,就很可能异化成一种专制权力的思想资源。不少为父母者,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才对子女,那样理直气壮地“爱你没商量”。其实,这种“爱”也只是自己的需要,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顾及其他,这就是自私,何来高尚?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传统文化作用,这种“爱”被扩展到没有血缘关系的社会尤其是校园生活中来,因此,“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便让“感恩”成了学生一方面的事了。所谓的“尊师重教”,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的形成的一种伪善的口号。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位学生的国旗下对“尊师重教”的呼吁,只在给了我一种莫名的羞辱。因为让一个孩子言不由衷地言说,完成一个以“爱”命名而毫无真爱的仪式,正是我们“教育”的结果。站在教师的角度,我以为自己也没有多少理由要求学生特别“尊重”自己;教师也只是一个职业而已,还说“学生就是上帝”,那怎么能要“上帝”来感恩自己呢?感恩,只是关乎自己的事:学生对教师心存感激,他自己就有了一种幸福;教师对学生心存感激,同样也是他获得幸福的前提。而当一个教师心安理得地享受学生“感恩”的时候,那么,他离学生的厌弃甚至仇恨的报复,也就不会太远了。
因此,无论做父母还是当教师,尽管对子女队学生都有过“付出”,有过“爱”,但这些本质上仍然是我们自己的需要,千万不要因此就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并把它视为享受“感恩”的资本。如果这样,我们的“爱”也就会成为悲剧的根由。《孔雀东南飞》焦仲卿的悲剧,难道不正是他母亲对儿子的“爱”造成的吗?“爱”即便是“付出”,也是一种自己的需要,正是因为这样,那些“逆子”们报复父母的绝招就是,离家出走,不让你爱”。
第二,“爱”真正的价值就在于给被爱者带去快乐与幸福,同时也给付出爱的人一种灵魂的享受;而这又必须以对被爱者的理解与尊重为前提的。教育的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或者说,教师的爱,就是对成长中的生命的关注与敬畏。教师对学生理解,就是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所谓尊重,就是对他们的言行给予足够的关注,尤其对于那些在我们看来属于错误的言行,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宽容。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在帮助其找到发生错误的原因的同时,又给予其改正错误的机会;比如上课迟到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之类。这种宽容,事实上也给了教师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留有余地。
对于作业考试的作弊,我是深恶痛绝的,因此我把作业都限制在课堂上完成,尽可能不给其做假的机会。可是上星期默写课文,有个学生还是在抄袭。我当时就把他的默写本撕了个粉碎。我这样做,是向其他同学表明我“打假”的决心;我经常对大家说:打假要从校园开始,要从自己做起。对作弊行为的纵容,那就是一种教育失职,甚至就是一种潜在的犯罪。旗帜鲜明地“打击”,也不失为一种爱的表达;事后,我找到这个学生,再次严肃地指出他行为的错误性质,同时又申说,教师“恨”的只是这种做假的行为。当我将一个崭新的本子“赔”到他手中时,学生那双捧着新本子而不断颤抖的手,让我看到了爱的力量。
这件事又让我联想到在自由作文中看到一个学生的内心表白:其实考试的时候,谁没有作弊的冲动,只是我控制力强而已。我诧异学生有这样的内心,更让我诧异的,此事的调查结果表明:作弊的冲动居然被认为是普遍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又不能不反思我自己教育行为:我有没有地逼迫学生做假呢?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宽容,不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想到今天高一新生面对十二门功课而九门要统考的课业负担,我能有如此的自我反思吗?
对学生的尊重,除了宽容,还应有对生命的敬畏。这里所谓的敬畏,一方面要切忌教育者的狂妄,以为教育万能,轻信什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口号;一些孩子天性可能就不是“读书料”,他(她)的天赋可能不是创造的考分,教师不能因为他(她)拖了自己的“后退”而“恨铁不成钢”,其实,一旦走出课堂,他(她)未必不是块难得的“好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更有责任去呵护他们。敬畏的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要保持一种谦恭,别被自己所谓文化知识的优越感迷惑,习惯俯视学生;一些孩子行为按照一般世俗的眼光看,也许很“另类”,以我们已有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无法理解,对此,如果轻举妄动,很可能就窒息了生命的灵动,扼杀了思想创造的幼苗。
这些都是我们这些把“爱”写在教育旗帜上的为师者切不可掉以轻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