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听了前同事的一堂关于“跨媒介阅读”的课,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在此之前,我看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及《高中语文任务群》的相关理论上谈到“跨媒介阅读”,我并没有深入地去钻研过,而从高三下来时没有到高一教学,没有机会进行部编版教材下册的第五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的教学。但我很有兴趣去探究一下这个与时代十分贴近的专题。
这位老师的课堂标题是《镜与窗——跨媒介阅读的批判性分析尝试》,题目就十分吸引人,隐晦文雅,惹人联想。从这堂课中我知道了跨媒介阅读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与规律,提高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学生需要达到提升能区分事实与观点,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能力的目标,能认识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感受不同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劣以及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能理性、思辨地阅读媒介信息;能借助所学,对跨媒介阅读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时评写作。
这位老师一共设置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提供相关理论文本,如《从小学习区分Facts(事实)&Opinions(观点)》《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以及几则新闻,让学生阅读完后完成相应的表格。表格就是“区分事实与观点”“新闻真实性的衡量”。第二课时共读一些材料,讨论出可以衡量新闻真实性的要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新京报对刘学州事件的报道,再自选一篇近期的新闻报道进行真实性、准确性地分析。第三课时就是公开课,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闻的分析,教师加以引导、点评,穿插自己的一些观点。
整体设计看得出花了很多心思的,搜集、精选丰富多样的素材给学生阅读,如果学生能扎实跟着老师走,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在整个过程中,的确是可以学习如何分辨一则新闻是否真实、有效,也能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同时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我尤为欣赏的是三则关于“莱因克尔事件”的材料的对比阅读,三则新闻放在一起阅读,新闻的侧重点、偏向性对比十分明显,学生很快就能明白怎样的新闻是客观、真实的。课后这位老师跟我们说最为真实的那篇报道是他花钱买的。可见网络上那些免费的各类新闻视频、文字报道的质量多么堪忧了。只可惜没有能听到前面两堂课,不知道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分析新闻的。
就我自己而言,从小是在这种没有任何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环境长大的,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还是上大学的时候,然后也没有去深究其为何物,直到工作了好几年后才能一位前辈老师口中得知这个东西对于学生而言很重要,我才开始慢慢思考这个问题,也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多年接受的教育有很多缺陷,看待人与事才有了一些思辨的思维习惯。当一个老师自己都没有这种能力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教自己的学生这种能力的,所以,我对我教过的学生深有愧疚,至于以后,我当然是努力学习,尽力做一个能引导学生批判思考的老师。而反观西方教育,他们从小孩很小的时候就十分强调这个事情,会教小孩分辨事实与观点,事实需要论证,而观点不需要辩驳,因为观点本身就有主观性,所以,我们需要看清事实,依据事实来发表观点。然而我们的教育从来不教这些,我们的交流、论辩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与宣泄,即便有时候已经是事实了,也还在争论,又或者不知道是否为事实,却一味地表达自己的偏见。我们需要这种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教育。
最为欣赏的是老师的最后结语:每一个人都可以贡献一分力量,努力重塑公共生活,塑造一种尊重事实的社会氛围,拒绝那种“屁股比脑袋更重要”的斗争论调,也拒绝那种“什么都不重要”的犬儒和虚无。让实事求是、保持好奇、心态开放成为一种普遍心态,那么当真相摆在人们面前,大家就更有可能接受它,而不是为了捍卫自己而急于反驳它。
这段话说得太好了,有着一个公民该有的正义之心,也有着理性看待问题的态度,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心态与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