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简析
[ 2023/10/8 12:48:00 | By: 瓜哥 ]
 

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简析

 

一、《峨眉山月歌》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一中国人独有的趣味我们就不再重复了,这是诗词最常见的意象,最常用的手法。唯一想问的是,这首诗真的是写“思君”,随着行程愈远,愈思念故乡、亲人和朋友吗?

不可否认,“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园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但,年轻的心啊,就是向往着远方,憧憬着未来,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在我看来,这才是真实的李白,也是真实的青春。青春是躁动的,我们总是急吼吼地想要证明自己,怎么证明?看,远方!远方在召唤,生命中那些依恋和牵绊,都不及“远方”牵动我的心绪。可见,这首诗真正的主题,应该是远行,坚定执着地远行!读这首诗时,我无端地想到了许巍的歌: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诗就这样依次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大家要知道,古人昼行夜息,是生活规律,也为安全,但年轻的李白丝毫不在意舟行三峡的危险,一切都挡不住我对远方对未来的渴望。向前,向前,向前!不必留恋眼前的风景,脚步匆匆,风雨兼程,只为了改变世界,改变我自己。坚信:更美的风景永远在远方!

再给大家推荐一句话:人生能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年轻时走过的路,达到的高度,有莫大关系。

 

二、《江南逢李龟年》

这首诗太负盛名,后人点评甚多,也很精到,但我还是觉得,其间的人生况味,只有阅历尤其是坎坷才能懂,恐怕不是十多岁的小孩子能够明白的,讲多讲深,也只是个然并卵。那就背吧,但愿他们一辈子都不必懂其间的辛酸苦楚。

在我看来,这首诗只要能读懂诗题就好了。一般来说,古人的诗词,很少有命名的,诗题大多是后人加上的,或者只取前一句前一词,只有这一首,命得非常漂亮,简直不要太贴切。

先说李龟年。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才华卓绝,绝对的流量大IP,顶级网红,所以受到了唐玄宗和长安权贵们的垂青。他经常出入的地方,都是像“岐王”,“崔九”这样的顶级豪门,“一曲菱歌值万金”。杜甫早年宦游长安,游走于权贵之门,与李龟年初识时期,适逢唐朝“开元盛世”,因而,在杜甫心中,李龟年与国家辉煌的历史以及自己浪漫的青少年生活是紧紧相连的。

再说江南。我们现在提到江南,一定是苏杭天下,是烟花三月的扬州,但熟读中国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直是北方,是黄河流域,江南历代南渡逃难后才逐渐繁荣起来的,唐代的江南,就像今天的北大荒,只是一个粮仓,跟各种中心毫无关联。安史之乱后,和很多人一样,李龟年被迫流落江湘,成为流浪歌手。盛世不再,盛名亦不复存,只是卖唱谋生而已!短短几个字,道尽世道沧桑,天地倾覆,怎能不让人惆怅满腔,相对唏嘘?请慢慢再读几遍这个诗题,你能品出点什么来了吗?

第三、四句,故人重逢,容颜依稀,诗人现在看到的却是凋零的落花和颠沛流离的白发人。“正是江南好风景”,似甚欣悦,风景秀美的大好时节,似乎应该流连美景,但美景反衬出悲情。诗人仿佛在对李龟年说:“这真是一个好时候啊,你看你看,花都已经谢了……” “落花时节”,既是眼前实景,也象征了繁华一时的开天盛世已落下帷幕,仿佛那春天的花朵一般,已经黯然飘逝而去了,身世之感,时代之痛,喜与悲的交织变奏,让人无以言说啊!

这种情感,复杂而又深沉,同学们小小年纪,肯定没法懂,那就背吧。最后给大家推荐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几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面对真正复杂深沉、含蓄有力的情感,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这首诗的理解,还是从读懂诗题开始。语文学习,通常就是要这样咬文嚼字,培养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第一个词是“九日”。专提这个日期,通常只有一个解释,重阳佳节,首句强欲登高去就写了这一习俗。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酒、插茱蓃祈福的习俗,这是个团聚的日子,也是个喜庆欢乐的日子。但,“强”字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第二个词是“行军”,点出了这是个特殊的节日。既是登高,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但“无人送酒来”,登了个寂寞。自己没酒,也无人送?请注意,这只是一种诗歌常用表达技巧,诗人真正想说的是,无人记得,更无人有心过这个佳节,大家都在行军中。也请大家比较“行军”和普通的流浪、漂泊羁旅的区别,岑参是军旅诗人,写过很多边塞征战诗,但这里专门点出“行军”,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战争时期,整个国家都在战乱中。

第三个词是“故园”。书下注释写得很清楚,诗人是江陵人,现在的湖北,当时根本不在战乱中。但唐代有个很奇怪的传统,只要是个做官的,都以长安为故乡,岑参也不能免俗。

第四个词“菊”,才是属于诗歌的。诗以形象为主,通常从小处着眼,比如王维《杂诗》,“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对故乡的思念,全都寄托在一株梅花上,这才是属于诗的。诗歌的结尾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从修辞角度看,是借代;从写作技巧角度看,是象征是寄托。另外,正值深秋,菊花应时开放,何曾能想到此地已是战场,此时无人来赏?小学应读过诗人的另一首诗《山房春事》: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这种表达技巧也是属于诗歌的,以物之无情无知反衬人的有情有思,以乐景衬哀情。

读诗到此,我仿佛听到了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看到了诗人因思乡之情和对国事的忧虑而紧锁的愁眉,这样,才真正还原了诗歌中的人的形象。

 

四、《夜上受降城闻笛》

这是写音乐的名篇,丝毫不亚于其他名家名篇。

诗前两句写登楼所见。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像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

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像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地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也为音乐展现它的神奇魅力准备好了现场。

第三句写登楼所闻。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茄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

最后一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己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诗人《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背乡离井,久戍不归,故乡杨柳依依,亲人容颜如在眼前,这样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

需要强调的是,音乐的神奇魅力,不光要有清冷、萧瑟的背景,还有漫无尽头的戍边单调生活,更有满腹心思无处可诉无人来听的幽怨,它们共同构成了和谐的共鸣,成就这一曲雄浑的乐章。试想一想,换个背景,换个听众,换个心情,这个音乐会如此神奇,让所有人引颈望乡吗?

由此,我进一步联想到,台湾作家杨照先生有篇散文《为生命做好准备》,讲的就是这么回事,生命中的任何神奇与美丽,都必须有我们的共鸣共情才能成就。你必得努力,为邂逅的美丽,为理想的光辉,准备好自己所有的知识智慧能力意志等一切不可或缺的条件,你得配得上你能拥有的一切,美丽才能炫目,光辉才能耀眼,成功才能让人怦然心动,让人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美好,这人间才值得!

 
 
  • 标签:诗歌 欣赏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