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后反思
梁启超先生是我最为敬重的广东籍现代学者。但,怎么说呢,和某些文章一样,此文也有非常明显的漏洞,近乎毒鸡汤。讲课时,我忍不住吐槽,大家读此文时会不会觉得它太理想化?我是学逻辑的,窃以为,此文的逻辑原点是站不住脚的,负责任则苦,尽责任则乐,它的一切立论都立足于人是有良知的,人性本善,人有足够的道德自律意识。而事实上很多人没有良知,不负责任不尽责任根本就不会有愧疚之情,甚至有避免责任的侥幸和喜悦,这应该是当今生活中的常态吧。所以,读这样的文章,感觉像两个不同世界不同文明理念不同道德价值观的人对话,就是鸡同鸭讲。如果读书时你真的相信了他的话,我不知道该夸你纯洁善良,还是该笑话你幼稚肤浅。
不过,课后,我还是觉得我自己有问题,不该在他们这个纯真的年龄泼这样的冷水,让他们不再相信人性可以善良,社会本应该美好,笑容本应该灿烂。记得鲁迅先生当年也有过类似的心理体验和反思。我再三琢磨,也许应该加入这样一个教学内容:学完本文后,请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填写下面这段话的空白处: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因一份责任………………;因一份责任………………;因一份责任………………。
反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
………………;………………;………………。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比如可以启发学生,和他们一起这样填充补写:
因一份责任,半摞歪扭的作业,我发誓,我不要在老师心里是空白;
因一份责任,深宵灯火是我的伴侣,我奋笔疾书,任由它漂白了四壁;
因一份责任,它教我,收稚气,免叹息,改习惯,且自新,摆脱游戏,全力以赴,浑然天成!
完成卫生值日,做好两操,温暖了班级,芬芳了自己;
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笔做着笔记,书写着一个多姿多彩的未来,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睡觉前,我把写完的作业整整齐齐地放进书包里,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考试时,我信手拈来,洋洋洒洒,挥斥方遒,那种自信满足,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我觉得,也许这样设计教学内容,可能对学生当下更有语文体验,也更有教育意义。教育,也许不应该太急切,还是要有一点理想化的色彩,和从容不迫的风度。这是一个高中老师的自省。
附:学生课后反思手记
良知
初一10班
黄嘉轩
今天上《最苦与最乐》这一课的时候,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作者说当一个人的责任还没有尽到时候,会被良心折磨,但如果这个人没有良知呢?”然后,何老师又问到:“在如今这个社会里,到底是有良知好还是没有良知好呢? ”
我陷入了沉思。首先我应该把有良知和没有良知的本质上的区别弄清楚。俗话说:“没心没肺,活着不累。”确实,没有良知可以以牺牲他人利益的方式来换取自己的利益,但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他人失去的利益明显大于自己多得到的利益。有良知则正好相反,是以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他人更多的利益。两者的区别也很明显了:无良知对个人最佳,有良知是群体最优;一个更注重个人利益,一个更注重群体利益。
我们没有办法强制让一个人变得有良知,只能靠那个人的白觉或周围环境,再或者一种能让他产生变得有良知的逻辑使他拥有良知。
自觉这个东西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教化,或者也能用周围环境来促使他自觉。但是,现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人都没有良知,这样也就无法形成好的环境,然后又会让在这个环境里的人变得没良知,劣币驱逐良币,就形成了一种叫做“逆淘汰”的恶性循环。
其实,如果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良知,就会形成另一种良性循环,在良性循环中大家只会分别牺牲一点点利益,但也会得到其他人给的很多很多利益,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社会。因此为了让社会向良好转型,我们一定要做些什么。
还好了,我们还有一种方法没试过,那就是用逻辑推理让人愿意变得有良知。为什么很多人都没良知呢?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让白己更快乐。但是,有良知只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麻烦一点,牺牲并不大。并且,如《最苦与最乐》这篇文章说的一样,有良知的人干完了该干的事,就会得到充实与快乐的感觉,这是没良知的人得不到的。这样一来,之前的那些牺牲就会被抵消一大半,甚至快乐大于牺牲。这样一来,你再想想:让别人过上更好的生话,自己只用付出极小的代价,其至是可以和他一起受益,这下你愿意做了吗?
当然,现实情况远比我想象的复杂,但我相信有了这想法再加上每个人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改变现状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