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转帖)教育不该这样势利
[ 2010/4/14 18:42:00 | By: 瓜哥 ]
 

教育不该这样势利


    
我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是势利的。势利者,关注的只是他人的声望和成就。而现在,声望与成就几乎完全与经济收入划了等号。
    
报纸、书籍,都在提醒着我,身边那些成功的标准,以及成功者的光辉形像。还有更多的人,在提醒着我,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获得成功。可方法与现实的近距离接触,会让人觉得太矛盾。如果这世界真的存在一个方法可以让任何人都走向成功,那么,这个世界,早就应该是全体平等的样子了。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低下的社会地位是悲剧

观察我身边的现实,会发现低下的社会地位,在这个势利的社会里,一定是悲剧。因为,低下的社会地位,意味着只能被剥削,意味着生活没有尊严。相比于一个社会低下者受到的冤屈不公的现实,人们或许更愿意关注一个名星的私生活的点滴。一个地位低下者与一个位高权重者发现了同样的人生至理,从地位低下者的嘴时说出来,会完全被人漠视;但从位高权重者的嘴里说出来,会被人奉为行动的准则。这样的现实,我曾在《仰望的心态》里,有过描述。我想,这些生活中亲历的事件,就是这个势利社会的最好证明。
    
所以,写文章的时候,引用,成为一种必要的修辞。仿佛不抬出“名家”之言,就无以证明自己所说,其实也是人间的道理一般。事实上,这也是势利的社会下,人们的无奈的必然选择。这样的选择,证明了自己读过很多的书,而且潜台词是“我与某某名人所想是一致的这叫英雄所见略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抬高自己的地位。
    
仔细想一想,“文化”一词,本身就颇有意味。经“文”一“化”,人也就脱胎换骨了。经“文”一“化”的人,就有了优越感,就是高身份的象征。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但现在却变化了,因为我看到,有知识没文化的,却是大有人在。用“文”而装自己门面、抬高自己身价的,至少在我这里,得不到什么好的评价。我曾经嘲笑假虎之威的那只狐狸,但却忘记了,现实的生活里,在没有想通这一节之前,我也曾经想获得假虎威的机会而不得而曾经苦恼过呢。
    
再观察一下,每天的影像:被鼓吹的生活方式、琳琅满目的商品、美丽动人的倩影。会让人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会让人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白活了,会让人想办法也去过那样的生活。于是,相对于欲望,一切都显得稀少了,却越来越成为现实。媒体,调动着人的欲望,细致而周全地控制着人们的观念,把全部的人,都推进了欲望的深渊。
    
低下的社会地位,在势利的社会里,必然成为悲剧。

势利生活状态下的孩子

势利的影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冷暖自是当事人自己才知道。“人走茶凉”的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
    
孩子呢?他们注定了无处可逃。
    
那些在学业上成绩优异者,就是一个未来的成功者的巨大的隐喻。对于这样的孩子,成人首先表现出一种势利的作派。对这样的孩子给予更多的机会、从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等等。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判断。我们培养的,其实一直就是势利的人。
    
或许,这样的结果也是出人意料的,但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生活在势利的社会里,能够独善其身的,在每个时期,能有多少人呢?
    
但是,那些,成绩不很优秀者,即“班级里的地位低下者”们,一个绝大多数的群体,事实上,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用心去关注呢?
    
B就是这个典型,他没有什么特长,唯一的打篮球爱好,在这个群体里,也不是佼佼者,成绩在中下的水平。而他,却是对身份特别敏感的一个。这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已经很僵了,母亲也时时因为他的成绩不够理想而监督着他的行为。在家里,孩子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一个孩子,与外界的主要交往途径,主要有这样的几个方面:家庭、老师、同龄的同性与异性。这个看上去一无是处的孩子,自然也不会从同龄人那里找到他想要的尊严。他追求的一个女孩子,根本不理他。而他进入初三之后,他初一初二结交的几个男孩儿朋友,也在初三紧张的学习重压之下,选择了与他的疏远。而老师呢?因为自己的尊严,也要为分数而打拼。这孩子与外界的沟通的主要途径,几乎都被割断了。
    
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如何呢?但我知道的是,这孩子当下的心理,却是很危险的了。他告诉我,他之所以有些时候在班级里做出一些过份的举动,都是缘于内心的恐惧,缘于自卑。他也想引起关注,相对于漠视,被惩罚,也成了一种享受。因为,至少,这也是一种关注吧。
    
一个成人,社会地位的低下,主要表现在物质上的缺乏和精神上的遭人白眼或者是漠视。但一个孩子呢?至少是这个孩子,眼下是不必担心着物质的缺乏的,可面对将来的恐惧,他的父母不知所措了。
    
这孩子能逃离吗?千千万万的孩子,能逃离吗?
    
我是有些无能为力了。

教育不该这样势利

按分数排名,这是学校教育势利的最好体现。当然,整个社会对此举的认同,更证明了这实在是一个完全功利的社会。当我们埋怨着社会上的人们为什么总是这样势利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的教育,想一想这个现实的生活。或许,你的心情,会淡定一些。
    
好的成绩=能进入更好的大学学习更高级的知识
    
学到更高级的知识=将来在社会上能谋得更高级的地位
    
更高级的地位=更多的物质享受+受人尊重
    
这是这个社会已经无需再证明的等号关系。这个等号的影响,深入每一个人的灵魂,控制着每一个社会角色的行为。
    
当然,从现实的社会角度,教育对功利的迎合,恰恰是教育的功能之一。我们不是提教育就是要面对现实的需求的么?
    
可是,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是否就普遍地感觉到幸福的存在了呢?焦虑、恐惧都绝大多数的负面情感,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漫延。得到的恐惧失去,没得到的,焦虑于怎样得到。得到了,还想着更多的没有得到。
    
可我总觉得,教育,应该指向更好的生活方式的探求。比如说这是一个势利的社会,而人们都觉得这势利带给人的负面的影响显然高于正面的影响。那么,教育,是不是可以探求一种不势利的教育模式呢?
    
肯定有人说,这是梦想,至少,在眼下,这样的教育,是行不通的。那是将来的事情。但我想到了,我要提出来。因为我相信,如果人类的文明只是科技的发展即“术”的提升为唯一标准的话,人类一定会走向自我的毁灭。
    
下一个人类文明,应该是克服了势利的影响的文明。

 

四、补记

基督教与儒家都“重视教育”,但这“教育”的内涵完全不同,根本背道而驰。

基督教强调教育原则---独立思考,独立精神,便是否定在神以外还有其他权威。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是自由的一个方面。众所周知,美国为世界“公共教育”之父。美国首批 126 个大学里,基督教包办了 123 个。哈佛、耶鲁、达特茅斯、哥伦比亚、普林斯顿以及其它优秀的大学无不有基督教的背景和起源。例如,哈佛校训中写着: “每一个学生必须每日勤读圣经两回。当导师依据学生能力而查询时,他要在神学语文、思考逻辑,以及属灵真理应用上显出他卓越的表现;俾使学生得以明了: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

中国最早的5所大学也是基督教主办的,独立、民主、自由是大学教育的精髓,现在的大学精神都源于那个时代。可惜中国没成气侯,还是沿用儒家传统的“教育为君王统治服务”模式。有教无类的“教育为君王统治服务”就是儒家最大的“良知”。也是孔教得以在中国成功的秘诀所在。老子早说过了:“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聪明多知的百姓不但无助于维护统治秩序,反而适足以动摇之。统治者需要的是绝对服从上级的百姓,这就是孔教最大的“良知”。孔子对此毫不含糊,直接就说:“小人学道而易使”,也就是“教育为君王统治服务” 。 “孝”字加上个“文”字即孝文化,就是“教”字,即孝文化乃是教也!社会的任何层面皆是人人奴性,奴隶制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

 
 
  • 标签:教育 功利 平等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