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9/1/10 19:42:00
>>浅谈青少年厌学成因

厌学是当前学校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最令教师头痛棘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可将学生的厌学原因总结如下几方面:

一、社会大气候的影响 

当今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飞速发展,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环境中生活,难免沾染上不良的风气。如盲目的“拜金主义”、“明星时尚”等会使他们目不暇接,加之教育的改革,使学生受到了片面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在社会不良金钱关系、权势效应的影响下,使他们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只要老子有权、有钱,没有办不成的事。可以花钱买工作,考试买“枪手”,花钱当兵等等。现代学生间比的不是学习,比的是吃喝、穿戴,讲的是“排场”,追求的是时尚。学生在影视中看到的是:出门有人前呼后拥、吃饭有美女左右相陪,墨镜一戴、香烟横叼、八面威风、神气十足、金钱铺路、权势摆平、普天之下,为我独尊。别说是孩子,就连成年人也会受到不良影响而动心;涉及到颂扬教师的无非是:清贫、疾苦、执著等“两袖清风,一本正”让学生在同情、怜悯中而动容。更有甚者,“老子是要员,儿子是老大”,校长、教师自然会刮目相看。种种不良的风气影响,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权势和金钱来衡量自己的现在与将来,致使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开起了小差,最终酿成了“逃兵”。

二、家庭小环境的影响

父母对于子女所负的责任,是他们对于社会所负的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接受家庭影响是人类的本能行为之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326名中小学生家长及其子女的研究表明: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的心理健康相关度很高。家长心理健康,其子女有心理问题的仅占11.67%,而家长有心理问题的,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高达60%,多么惊人的比例。可见那些遭受亲人亡故,父母离异、家庭不和、家庭暴力的孩子是多么渴望一份诚挚的呵护。一部分家长没有条件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业上不能给孩子有效的帮助,学生长期学习困难,跟不上进度,又没有勇气和信心追赶。另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要求过严或过分的溺爱。个别家长扮演了“便衣警察”、“家庭保姆”“奴隶”等角色。采用指责、批评的家教方式,使孩子们感到缺乏家庭的爱,有不安全感的心理障碍。王某,男,15岁,该生性情暴躁、爱发脾气、不能自控、容易激怒,稍不遂心便大发雷霆、大呼小叫、乱砸东西。王某幼年倍受父母溺爱,但父母均性情暴躁,常因鸡毛蒜皮小事而争吵打斗。王某也经常遭受父母的辱骂、责打。后来父母分居,王某与父亲同住,但颓唐的父亲不够关心他的生活,更没有能力帮助他的学习。为此、他的成绩与日下降,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遭受父亲的毒打,使他越发易怒、暴躁。发作时,老师的苦口婆心也会遭到他的攻击和谩骂。专家指出:智力、父母教育方式与孩子学习成绩的关系中,优等生与差生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偏爱温暖与理解;后者偏爱惩罚与干涉。优等生有信任与安全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学习习惯。而差生有逆反与自卑心理,他们缺乏信心,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小范围的影响

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中国和美国三种文化的学前教育》一书中写到:“过分严密的管理,使得东方学校看起来更像一座军营,而不是学前教育。”学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摇篮,而不是强制和改造罪犯的监狱。如何让学生进得来,而且要留得住呢?如今个别学校片面的强调升学率,致使学校生活单调、枯燥、乏味、三点一线的钟点工生活,学生成了书包、作业、考试的奴役者。校园内老气横秋死气沉沉,学校和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除了苦读还是苦读,为分数而拼命,没有自由时间,失去青春乐趣。而校园外网吧、游戏厅等活动场所应有尽有,况且校园外五花八门、无拘无束,学生自己就是“主宰”。这样学生怎能不想逃出这囹圄之地,去那社会的“世外桃源”。“教室像牢房一样,作业留得比喜马拉雅山还高,学校领导小气得很,连假期给得也少,相反老师却很大方,一个月的假期,留了两个月的作业。”这是一名13岁初中二年的学生海啸在小说《上学真累》中的一段倾诉。可见孩子们已经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了,这就是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现实。而且教师过多地限制和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的活动水平太被动,太克制、太驯服,学生们看起来如此的压抑,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发的,学校给学生的感觉是那样冷淡、那样的缺乏欢乐。学生们被期望的就是变得如此的不像孩子。同时由于部分教师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素质较差,缺乏必要的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拖沓敷衍,应付了事,对学校、班级、学生不闻不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上课信马游缰放任自流,致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无聊,没有积极性,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逐渐走向了厌学辍学之路。当我们宣布明天放假时,学生们那刺耳的尖叫与欢呼,绝不亚于从监狱中被释放出来,当考试结束时,昂贵的参考资料被变卖成了零钱,有的被负之一炬,更甚者变成了漫天的飞雪。“焚书坑儒”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怎样解释了!学生们的这些“壮举”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四、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主体的内部动机要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外部压力可以迫使他们达到最低的标准,但很难使他们达到优良的水平。学生没有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的远大志向,学生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自甘堕落,只想成为温室中的花蕾,襁褓中嗷嗷待乳的时代“娇子”。不想经历风雨的磨练和洗礼,不渴求披上绚丽的彩虹,宁愿化为一丝浮萍随波而逝。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是为了国家、为人民、为社会,而是为了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将来有个还工作,有钱有势;有的是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等。在一些高等院校就发生过多起大学生自杀现象,原因就是他们在小学、中学一直是荣誉的“垄断者”,但到了大学却平平淡淡而想不开;还有些同学,形成了人人都得看重我的心理定势,容不得别人的一点批评与指责。因此会引起强烈的心理变化,甚至失控,进而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 

教育者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存在的缺点及时批评教育、勤提醒、多引导,需知“响鼓也需重棰敲”。我们一定要把孩子看成一个人,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课堂内外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限制,学会用不同的眼光欣赏他们,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健康成长。你可以无视自己的价值与别人的生死,但你绝对不能不关注祖国的荣辱与兴衰。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成为祖国建设的红砖碧瓦,而不能蜕化成万花丛中的一棵没有思想和灵魂的朽木。

Barbara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Barbara/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