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爱弥儿》的引进,虽然不能如作家残雪评价鲁迅《野草》那样——它是千年黑暗中射出的第一线曙光,是这个国度里第一次诞生的“人学”意义上的文学。但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20世纪引进的《爱弥儿》,是很多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了“人学”意义上的教育学。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续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之余温,并秉承当时启蒙运动中“天赋人权”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教育理念——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最后达到“归于自然”的目的。所以卢梭主张除了对儿童(卢梭的《爱弥儿》以儿童为主要论述对象)进行少量“介入式”教育(如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外,更多时候应该从儿童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在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这些教育理念,使得20世纪的很多中国人感到耳目一新,并推崇备至(周树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它使个人价值的存在,不再同中国传统社会那样,需要依靠非自身的因素来证明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它所追求的境界,就是人自身的无束缚的解放,也就是把个人从传统价值观的牢笼中释放出来,依赖于个体本身来铸就属于个体的意义,因而也就达到了“立人”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