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组让我主题发言。为了读懂《课堂的革命》一书,我同时阅读了《西方
教育哲学》(陆有铨著)和龙校发于校园博客的此书读后感。
该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师生平等对话。对话的主要方式是小组学习日报,
即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每日记载当天学习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
方法,呈现给老师批阅,老师写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反馈给学生。这是一种鲜
明的人文主义教学主张。
主张师生平等对话主要是为了解决有效教学中客观上遏制了学生的主体性
和创造性问题。受新行为主义的影响,有效教学致力于用一种精巧的设计来控
制学生的行为,以达成可测量的教学目的。这种科学主义的教学主张,力求做
到科学化教学,但实际上恰恰是精巧的设计和有效的控制遏制了学生的主体性
和创造性的发展。平等对话的教学主张旨在用激励的方式代替控制的方法,用
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替代知识生成的方式。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建议和看法,
而不是极力促成学生发生条件反射生成某一结论。有效教学的主张的教育对象
是学生的行为,平等对话主张的教育对象是学生的人格。
有人认为科学主义的教学主张和认为主义的教学主张可以融合起来。牟宗
三先生认为这不可能,正如既要有大象的身躯又要有猴子的灵活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有没有胆固醇的肥肉,也不可能既有姚明的身高又要有刘翔的速度。事
实上,当代的教育主张要么是以人文主义为主导,要么是以科学主义主张为主
导,而且距离中间点越来越远。延伸《课堂的革命》一书的观点,当代更需要
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需要推行人文主义教学主张,主张师生平等对话,
消除对学生的控制。
消除对学生的控制,实现平等对话,学生需要的是自由的学习环境,需要
的是选择和决定的机会,这样容易把自己和他人、集体对立起来,缺乏对他
人、集体的责任感。这是存在主义在在教学中的反应。怎样面对这种失控这一
问题呢?就我理解而言,应当通过对学生缺乏责任感这一现象进行批判,指
出、强调个性、创造性重要的同时,团队精神、合作共享也同样重要。《课堂
革命》一书正式在师生对话中完成批判,使学生能够自然配合。
我在初二(3)推行了小组周报制度,以配合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在思品
课堂上鼓励学生真诚发言,比如男女生交往课题,以真心话大冒险的形式导入
师生平等对话模式,学生真诚发言,讨论热烈,意外不断,效果特好。全班自
由组合成八个小组,人数不等,设定自己的组名,采用固定组长和轮流组长的
方式,每周填写周报,明确本周任务,汇报各组员完成的情况、未解决的问
题、建议及改进、下周任务等。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段时间,一部分同学觉得
很好,积极配合,多数同学有合作意愿。但也有部分同学不够积极或觉得增加
了负担。初步调查最大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同学认为周报既花时间也没有意义;
2.有些同学不愿意帮助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认为这会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
3.也有部分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却不愿意分享;
4.小组成员不均衡。同学大都按照我和谁玩得好来挑选成员,组团后花在玩上
的时间比较多。或者清一色男生,或者清一色女生。或者小组缺乏核心人物。
要克服这些障碍,主要的原则是批判,可以通过说理教育、活动体验、
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利他才能利己的道理,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
责任意识。这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的基础上的,否则必须要用制度
和纪律来保证。小组成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科学主义教学主张崇尚
理性,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革命性作用。理性冲破了神学的桎梏,
自身又称为新神学,桎梏了人类。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我们对理性的批判不
应该简单地对理性否定,更应该从理性内部挖掘价值,同时哈氏关注到理性既
有涵盖自然的科学理性,又有涵盖人类社会的交往理性,而交往理性没有得到
足够的重视。《课堂的革命》一书中,老师通过和学生的书面沟通、团体活
动、课堂讨论等方式正是在培养同学们交往理性意识。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科
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矛盾,是一种一元论的哲学观点,和传统的主客二分的哲
学观点有本质区别。
总之,以激励的方式,真诚地(包括同学)提供给学生建议,让学生选择和决定,
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课堂讨论和书面沟通,以批判的方式培养学生
的交往理性,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值得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