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产假期间未能参与到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但中国近代史在百年浮沉中却是最值得去深入了解挖掘的一段历史。本次我选择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先生也曾就读于中大历史系,先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政治与外交。《天朝的崩溃》是一本严肃的史学著作,茅海建先生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据此来观察清王朝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的所作所为。给人的体会是,他在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并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来还原、理解历史。这也让许多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非常荒谬的历史现象在当时的环境中彰显出合理性,比如对琦善板上钉钉的卖国罪名的重新审视,比如对《南京条约》平等与否的论述。茅海建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这很好地传递出学习历史的真谛所在,也很大程度推翻了我脑海中原来关于鸦片战争的知识储备。 第一个误解在于对琦善卖国的认知。琦善是真的卖国吗?茅海建从琦善的出身经历出发以及鸦片战争中琦善和英国交往经历中,直接得出琦善卖国罪名是否定的结论。那么琦善卖国罪名是怎样形成的呢?原因在于琦善他属于妥协派,而在当时清朝人的眼里,对夷妥协就属于卖国行为,只有剿夷才是爱国的。即使最终是道光帝下的妥协命令,但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错误是不会被指责的,于是琦善就成了道光帝的替罪羊。 第二个误解在于我们对双方武器使用的认知,在很多电影里,如《火烧圆明园》,清军在战争中用大刀长矛和英国人作战,实际上,中英双方武器装备上虽然有差距,但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茅海建通过大量史料考证,认为英军处于火器时代,是是是清军也大量使用火器,而且不少还是从西洋引进的火器,比如清军的鸟枪,来源于葡萄牙的火绳枪。中英双方差距的关键在于质量,“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是仿造明代的老式的‘洋枪洋炮’,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200余年”,也就是说,明朝末到清代末,两百多年间,中国军事工业没有任何进步,甚至还有退步。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也是主要方面,在于清朝在康熙之后,进入鼎盛时代,国家安定和平,失去了外敌侵略地威胁,而清朝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海市蜃楼里。另一方面,西方尤其是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武器质量不断改进。因此到了清末,中国的武器质量与西洋才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与英军的步枪相比,清军的鸟枪射速慢、射程近、在威力上,一支英式步枪,相当于四支到十支中国鸟枪。不知己也不知彼,清朝便是在这样的状态里走向衰亡的。 从以上两个问题看如果说清朝的灭亡,仅仅武断地归结为“清政府的腐败”,我认为是不够全面的,也忽略了历史、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复杂性与偶然性。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即使是出于自身的利益与尊严考虑,也不会选择任由国家与政权崩溃。那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封建社会里,政府面对的原本即有的社会现状,在原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目标只是“安天下”,即防止百姓作乱、使社会维持原状,那么这么多个王朝更替的历史规律会告诉我们结果:所谓“维持现状”,其实是就像温水煮青蛙,使社会在不知不觉的缓慢状态下不断累积问题,日益腐败,直至百姓生活难以为继,造成社会动荡;加之长期安宁时,举国上下以逸待劳,军队形同虚设,战斗能力丧失;如果在内部本就存在极大问题的情况下再遇到外族入侵、自然灾害等,如此不堪一击的国家最终只能走向崩溃。古人常说这是“气数已尽”,其实也就是“周期性的封建王朝的兴衰史”。 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鸦片战争中的人和事,使得原本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变得合理,由此打破了很多关于鸦片战争原有的旧观点和旧思想,为一些鸦片战争的人进行辩护和翻案,说到底,人物命运的悲哀归结于时代的悲哀,也是历史的必然。引发了人们对鸦片战争的思考和再认识,深化了人们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