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是王月芬老师写的一本书,她从新课程视域的角度论述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学的作业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课程视域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关注“需要培养怎样的学习者?”通过学习什么来达到这样的学习目标?”如何判断学生学习到什么程度并进行反思调整?”等基本问题。
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我认为就是要求教师规划设计的作业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难度、作业类型、作业时间以及作业的差异性等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布置一些常规作业,但作业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具有科学性、趣味性,难度是否适合所有学生,时间花费需要多长时间,是否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性等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一,课程视域作业观的基本理念
由于课程视域作业观强调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强调基于不同学生的情况运用目标、设计、实施、诊断、改进的科学研究范式。因此课程视域作业观强调四大基本理念,一是关注学生差异,二是注重作业与教学协同。三是系统设计作业,四是注重反思改进。
二,课程视域与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是体现课程视域作业观的具体操作载体。单元一般是指同一个主题下相对独立并且自成体系的学习内容。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观念、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能力或一个真实问题,还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任务等。教师在进行单元规划或者单元划分时,往往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自然单元。即以教材原先设计的自然章节作为一个单元;另一种是从某种专题或学科关键能力等角度重组单元,如小说写作单元,说明文写作单元、实验设计单元,数据分析单元等。对于教师而言,系统化的设计出某个学科从能力或项目任务角度进行重组的单元体系。难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教师以教材的自然章节作为单元是目前较为普遍并且也比较可行的做法。即使如此,这也比原先仅从课时角度思考进步多了。课时一般以某个点状的具体内容作为学习重点,具有一定的片段性,凝散性。割裂性相较于某个单独课时而言,单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关联性,综合性。递进性和相对独立性。相对而言,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可以从中观角度降低教师宏观把握学科课程整体要求的困难,又可以避免从微观角度紧紧把握某个课时所产生的割裂问题,更有助于体现课程适用的思想。单元作业是课时作业的累加。这种单元作业设计相比较而言很好理解。但同时要求不同课时之间的作业要体现一定的相关性,逻辑性和递进性。这是目前相对而言教师普遍能够理解并且可操作的。较之原先全部从课时角度设计作业,这已经是一大进步。单元作业设计是指教师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单元目标与选择重组改编完善。或自主开发等多种形式形成作业的过程。从时间或内容跨度来分作业设计,包括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学年作业,学段作业等。当然作业设计还可能会在课堂教学快结束时临时生成,这就是各类临时生成作业。显然这些作业在系统性,目的性,针对性等方面都会有差异。
三、单元作业中渗透核心素养
(一)有助于增强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作业之间的结构性和递进性。通过对一个单元不同课时作业内容要求的统筹思考,可以加强不同课时作业内容与要求之间的关联。减少一些仅仅针对低水平目标,反复操练性质的作业,在不同课时的简单机械性重复。流出时空,增加发展高阶思维的作业比例。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对单元作业的整体思考。还可以增强不同课时作业内容之间的衔接性。递进性。
(二)加强同一单元下各个课时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时间,作业难度等的整体设计与统筹分配。例如单元作业目标不仅要考虑到知识与技能,还要考虑到学生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这些目标很难在一个课时作业中实现,而要在各个课时作业中合理分布与统筹分配,再如一个单元内,随着课时的不断推进,不同课时作业的难度也应该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而言,一个单元最后一课时的作业应该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性,统整性。难度也应该相对较高。
(三)有利于从单元整体视角将单元整体培养目标,教学评价,作业资源等进行系统思考,从单元角度设计作业,务必要思考作业和教学评价等的相互关系。共同发挥作业与教学评价等的协同作用。而不是将作业教学和评价等割裂的设计与实施,这也是目前教师们普遍缺乏的意识之一。
(四)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设计作业,在提升作业设计整体质量的同时,更加培养了教师对学科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设计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作业对学生的发展作用,这也是单元作业设计更为重要的终极价值。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能否灵活完成真实任务,应对真实情境的综合能力,强调真实的复杂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体现核心素养的作业强调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结构性,长周期性等基本特征。而这些与单元作业的基本特征是吻合的。
四,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与作业目标一致。一是作业或活动目标严格根据课程标准中的标准进行设计。二是课程标准的很多要求无法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实现,需要发挥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联合作用。三是作业活动基本都是长周期的,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先设计好作业目标再确定作业内容。作业目标的确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考作业目标,二是写出作业目标。我们认为写出作业目标比思考作业目标更难。对于这一问题,迪克和凯里认为作业目标是在任务分析之后书写完成的。加列在此基础上认为作业目标是写与任务分析的过程之中的。我们强调的是明确的书写出作业目标可以在作业设计之中完成。但并没有否认在作业设计之前,教师心中要有一个大致的作业目标和要求,因为思考作业目标和清晰准确的书写出作业目标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当然,一定要避免因为已有的作业内容或暂时无法设计出体现相应目标要求的作业,而随意更改作业目标的情况,这会导致作业的随意性,难以发挥作业系统的累积效应。一般来说,作业内容与作业目标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作业内容可能会达成多个作业目标极少的作业只是实现单一的目标,也有些作业内容部分与作业目标相一致,部分与作业目标不吻合。教师首先要保证作业没有学科本体性知识错误。这对于学生形成对作业的尊重感和敬畏感是很重要的。假如一个教师在作业设计中经常犯科学性错误,不仅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会让教师形象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此外,作业表述要清晰明确,这是最基础的要求,但事实上,教师在日常作业设计中除了会把一些低级和明显的科学性错误,比如数字错误,答案错误外,还会出现表达不清晰,要求不明确。要求有狭义的问题,尤其在一些综合开放的作业内容上。
总之,单元作业设计不仅符合课程视域目标性,系统性等理念追求,而且可以解决目前作业缺乏目标意识,随意化,教学作业评价割裂化,课时与课时内容碎片化等问题,以单元作为作业设计的基本单位是和课程视域,强调针对性,系统性,目标性和动态调整等特征相一致的,也符合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操作,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