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是南朝齐、梁时道学家陶弘景晚年向时任中书舍人的谢微谈论自己对山水之美的理解之作。陶弘景10岁时读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的《神仙传》后即产生了养生修道之志,30岁左右拜道士为师,游名山、访经药,之后更是辞官归隐,潜心修道著书,创作了许多道学作品及其他书文。可以说,道学思想贯穿了陶弘景的一生,对他的思想、言行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在道学滤镜下学习解读《答谢中书书》一文,也是很有意思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古以来,游访山林者不计其数,他们或流连其声色之美,或借山川以遣怀,或为亲近自然以得自在,或寻仙采药以求修养……初衷各异,但是对于美的追求却是相同的。陶弘景为了寻仙访药,经常漫游于名山大川中,将肉体、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于追求天人合一之中寻求长生之法,对于山川之美的理解必然有高雅的境界。
陶弘景曾对门人说:“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南史?隐逸下?陶弘景传》)修行隐逸之人多爱高山大川。“入云”极言山之高,“见底”明示水之清。山峰高峻,直入云霄,仿佛靠近了理想中的仙境,让人不觉平息世俗之心。清澈的流水柔弱无争,又无私地润泽万物,纯净清澈至善完美,似能涤荡心灵。对高山大泽的向往恰是修道之人去除欲心,为善自赏的思想体现。
石壁往往高且陡峭,草木难生,本是令人心惊的,斑斓的色彩却带来些许慰藉。两岸色彩斑斓的峭壁与山上覆盖着终年青翠的林木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既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又让人领略到刚柔相济、和谐互补之美。
道家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在杳无人迹的山林之中,晨雾将散而未散,淡淡地萦绕于葱郁的山林之间,如仙似幻,开启新的一天的序幕。猿猴与“道”文化有很深的渊源,葛洪的作品中就大量出现猿猴形象,往往聪慧而长寿。鸟儿在空中飞翔,拥有世人渴求的自由。猿鸟顺时而动,在山林啼鸣活动,闻其声而可想其行,一个“乱”字尽显山林间鸟兽欢腾的勃勃生机。它们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说是与陶弘景脱离了官场世俗之后畅游山水,潜心于自己所喜爱的修道养生之中的心境非常契合的。
“晓雾”带来的是一天的开始,“夕阳”则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自古以来,“夕阳”用来寄托游子思妇、失意的文人志士凄凉感伤、欢愉易逝、迟暮无为之悲叹。而陶弘景眼中看到的却是夕阳虽然快要落山,水中的鱼儿却竞相跃出水面,在余晖中展现自己身姿的景象。鱼鳞反射的金光,是灵动有力的生命之光。
道家讲究“道法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正确面对时光的流逝,淡然于肉体的生死,于自然之中体悟万物,以积极的态度处世应物,保持一颗清淡不争之心才是养生修道者应有的胸怀。当你摒弃欲心,融入自然,以纯粹之心感受万物之美时,则处处皆可成为“欲界之仙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