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情况】
本题的命题形式与全国卷相似:一是要求翻译字数在18-28字之间的文言句子,本题两个小题的句子分别为18字、21字(含标点);二是本题给出的分值中,“译出大意”的赋分为2分,要求要兼顾对整体文意的考查;三是重视对关键词语的落实,因为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应该说,这次试题并没有给同学们设置非常高的门槛,主要来自于文章情节内容的推理,以及贴切得当的文字表述。
【主要问题】
从答题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课内知识不牢固,读不懂文意,译不准词语,表述不规范。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译不准词语。具体表现如下:
① 读不懂文意。
在第(1)题主要表现为:a.不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句意。由12A选项可知,许均征金陵,是立了战功,取得胜利的,此段内容中“陷”的意思就应该是“攻陷”,而非“陷入”“深陷”。但仍有部分考生完全读错了内容。b.主语把握不当,弄错人物对象,或没有补足句子成份的意识。要读懂传记文的大意,首先要明确人物对象、人物行为及人物间的关系,准确把握主语、谓语的意思。
②译不准词语。
导致此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文言词语积累不足;二是不能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意,词语翻译不准确。
如在第(1)题中,“流矢贯手”, “矢”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实词,表示箭的意思,但仍有部分考生未能准确翻译理解,这就导致了后面的“贯手”无从入手,或“满手”“整整一手”等字字落实却不知所云,或含糊不清译作“转手射向敌人”等。
② 表述不规范。
考生常出现错字、生造词、语病等表述不规范的情况。如:第(2)题,将“戒敕”写成“劝解敕口”‘劝戒之敕”等。估计考生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答案如何拿分呢;表述上还常出现明显的语病。还有考生的卷面很不理想,影响阅卷。另外,少部分考生轻易放弃的情况亦值得注意,如有为数不少的空白卷,或有考生只译其中一小部分,其它部分留空不译等,非常可惜。
14小题满分3分,最高分3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0。56分,标准差0。99,难度0.19。
14.文中说许均活捉王长寿,斩杀捕获作恶党羽,他因此受到奖赏了吗?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得到了奖赏。(作出判断可得1分)
因为第二年,朝廷追叙前功,提升他本州团练. (理由正确2分)
如果只摘抄原文不翻译,理由只得1分.
【补充细则】
判断错误,单后面又推翻自己,并有补充正确理由,得一分。
不作出判断,只做分析,最高得1分.
分析照抄原文,不解释,不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或转换,最高得1分。
【整体情况】
本题为2020年高考新题型,重在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应该说,这次试题迷惑性很大。学生对答案文本信息的筛选,提取、理解、判断和表述都存在着很多的偏差。1、第一年奖赏部下而未奖赏许均本人,学生过早得出未受到奖赏的结论,过于仓促;2、明年。追叙前劳,擢为本轴团练使,寻处知代州。这句印证了许均受到奖赏,学生却有这是许均被贬的误判。还有学生虽能判断,却自相矛盾说不明白究竟有无受到奖赏,有的直接选择不做判断,这些都直接影响得分;3、四年秋,均被疾,以米锐代还,未至而钧卒。学生再次不知所措,判断不了这属于朝廷的认可还是不认可,也放在的答案中,混为一谈却不能清晰说理。
【主要问题】
1、判断有误。2、理解含混 3、表述不清。
【教学建议】
①高二下学期还是要以教材的经典篇目为主。真正落实字字译,尤其是常用的实词、基本句式要做到精准掌握。本届学生学习的教材为粤教版,应该将人教版的一些经典文言篇目也补充学习一下。
②要加强课外文言语段的集中训练。真正做到在规定时间内把规定的篇目做完做好。让学生的文言语感落到实处。
③掌握考点,把准方向。让学生清楚的知道高考考查的导向与重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练习强化相应的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