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作者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的温度》,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读史使人明智“。然而””谈及“历史”这两个字,大部分人的直观感受可能是:布满灰尘甚至蛛网的发黄的故纸堆里,那些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字组成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即便当时发生在炎热的夏天,却感觉不到温度;即便满纸血腥,却能很平静地继续翻看下一页。“历史”,似乎天然自带冬天属性,冷冰冰是它唯一的特征,即便是鸿篇巨制《资治通鉴》,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敬而远之的多。因此,更加“温暖“、更加接地气的《历史的温度》这本书,能得到众人的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张玮是一个传统的媒体人,曾任大众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但却始终对新媒体保持了较高的热情,他所创立的微信公众号“馒头说”,粉丝和质量和认同度都非常高。《历史的温度》这本书,就是他将发表在“馒头说”上的文章,用传统纸媒方式精选结集而成。《历史的温度》分“人物篇”、“逸闻篇”、“战争篇”三大部分,而贯穿整个篇幅的,只是两个词:一是“真实”,二是“温度”。
历史的“真实”,表现在对历史事件真相的充分尊重里。对于历史事件来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这些要素,对每一个细节的考证,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只力求还原真相,这是最基础的“真”。《历史的温度》里,
这种“真实”,从《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里王振铎和冯锐利用不同原理对古书中“地动仪”进行复制的探索中,到《一根香烟点燃的革命》中以一种轻松笔调对历史细节的描述里所体现的那种历史沉重感和《“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之路》、《血战台儿庄》里对国民党抗战事实的认可态度中,再到《孙杨为什么会被别人质疑“服药”》里对负面新闻的理智分析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张玮引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揭示了一个最核心的思想:尊重、直面真相,才能真正成长、强大,也才是对历史、对民族最大的尊重。
历史的“真实”,还表现在对历史人物的多面化的认知中。《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让妇孺皆知近乎神一样存在的爱因斯坦走下神坛,让我们认识到,原来,万人敬仰的科学家也有不自信、无法保持对婚姻的忠诚、不被信任等“问题”或烦恼;但即便如此,爱因斯坦依旧是世人心中伟大的物理学家。《爱迪生的侧面》让读者了解到了“发明电灯”和“普及电灯”的区别,通过描述爱迪生与摩根、特斯拉之间的分分合合的“黑历史”,让这位“发明家”从高高的雪山顶上走向人间;但即便如此,爱迪生依旧是那个“点亮全世界”的人。而《“上海皇帝”的正面与反面》,则让读者在了解杜月笙机敏、睿智、儒雅的同时,也看到了他躲在阴影里的残酷、贪婪和血腥,人性的两个极端,如此矛盾地重合在同一个人身上,让读者对“看不透的人性”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更高阶的“真实”则表现在对历史的客观评价里。充分尊重人物或事件所处的时间、阶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当时的认知,这是任何评价必须遵循的前提;除此之外,任何跳出当时历史环境的“上帝视角”,都不是客观和公正的。对于这一点,张玮有充分的认知。比如在《五个小故事,重新认识这个“卖国贼”》里作者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换个人来,是否能做得比李鸿章更好?”这个问题发人深思。而在《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中,作者有基于事实的描述——马尾海战之后“法国完全控制了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的制海权”,但也立足当时的历史背景抒发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海军全军覆没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国军人表现出的那种气势和魄力,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后来的各种逆境甚至遭遇灭国危险时,一直坚持到底赢得最后胜利的底气和基石”。这一评论,既没有一味批判中国海军的落后和失败,也没有任何粉饰的胜利,而是在冷静客观地描述事实的基础上,适度升华了立足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民族自尊和自强的情感,因而读起来也特别有感染力。
历史的“温度”,首先表现为对女性命运的悲悯。居里夫人,海蒂·拉玛,阮玲玉,珍妃,是张玮笔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人物。写居里夫人,不仅写她艰难伟大的科研之路,为她所受到的不公待遇鸣冤;也写她有失理性的坎坷感情,对郎之万无担当无作为的谴责溢于言表;更写她在战争期间放下过往的勇气和利用X射线救助了数十万士兵的高尚人格,言辞之间钦佩之情自然流露。
写海蒂·拉玛,不避讳描述作为演员的主人公利用美貌的优势所取得的成就,但更着墨于她“保持好奇心,愿意探索研究新事物的精神”,称她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探索和贡献,“值得被铭记至今”。
写阮玲玉,通过描写她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之间的情感纠葛,对女主最后的命运发出控诉的质问:“做一个新时代女性,真的要拿生命来换?”字里行间是满满的惋惜。并且,作为一名男性,张玮尤其难得且清醒的对处于男权社会的女性处境,有着深刻的认知和反思,“在感情和婚姻问题上,社会舆论对男性宽容度,远高于对女性”。
写珍妃,则写被特定大时代洪流所裹挟的个人,即便身在帝王家,也无可逃避的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力与无奈。
在写这些女性人物的时候,除了言语之间深深的悲悯,张玮也非常明显地表达了女性该有的价值取向:“这固然是个看脸的时代,但能被永远记住的,肯定不仅仅是容颜”;因为除了容颜,女性还要“更自信,更勇敢,更坚强!”
历史的“温度”,还表现为对小人物的关注。《让“二战”美军痴迷的“东京玫瑰”》里关注的是单个“小人物”的命运:主人公户栗郁子没有显赫的家世,甚至也没有惊天动地引人入胜的事迹,有的只是一个被战争大背景裹挟的弱女子,因着多次的偶然而度过了艰难坎坷的一生。《“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则关注了一群“小人物”的壮举:“一战”中在异国他乡抛头颅洒热血的14万中国劳工,在那个风雨飘摇,“弱国无外交”的年代,这群“小人物”用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彰显了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悲悯乃至悲壮的笔调,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更加珍惜现在没有硝烟的幸福生活。
历史固然真实,但或许从来都不冰冷。因为历史的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或曾朴实无华,或曾鲜衣怒马,又或曾默默无闻,或曾慷慨激昂,但正是这些形色各异的过往的人们,共同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分子。当时,当下,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如何去争取或成就自己的使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温度”,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
我年过半百,再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评论,不再是学生时代的单纯,不再是成年时代的固化。年龄越大,越感觉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些时候,正是那些处于我们知识盲区的知识,不仅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园地,更像是一根杠杆,撬动了我们对这个世界原有的片面化的认识。
每接触一个新领域,就是在收获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我这一年来不断跳出自己的阅读舒适区,而向经济,历史等领域探索的原因。
对于刚接触历史类书籍的小白,《历史的温度》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它有着历史的严谨,经得起推敲;另一方面,有着文学的温暖与感染力,让每一个阅读它的人随着情节的起伏跌宕或感动或沉思;而且文风通俗易懂,就像是阅读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排队的间隙,公交车上,睡前的十分钟,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把它看完。
说说这本书对我思维方式改变最大的几个点吧。
①历史不会忘记。在中国,英雄是一个很伟大的词,我们往往以为,那个站在时代顶流,那个为国家带来最高荣誉,为人民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才能称之为伟人,才值得被铭记,或许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奥运会上“金牌情结”特别严重的原因,刘翔因伤重退赛被万人唾骂,孙杨因奥运会与金牌失之交臂痛哭。确实,在历史教材里,我们往往只能看到那些特别闪亮的名字,那些特别壮烈的,伟大的,卓越的,能引起我们强烈敬佩之情的名字,可历史真的只记住了他们吗?不,依然会有一批人,一批默默无闻,但为让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作出过努力的人,被另一批渴望看到这个世界全貌的人记住。就像他们被写进了《历史的温度》里,被更多的人看到,记住,让更多人心中升起温暖的力量,让他们也想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这就是传承。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以这样一种方式留在历史长河中。
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多方面的,神化或妖魔化一个人都是不可取的。暂且不说处于某一个人所处的时代去评价这个人本身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毕竟历史唯有经过时代的洗涤才能更加向着客观真实的方向发展,更别说有些人即使是在这么多年过去,留在大部分人心中的印象依旧是教科书似的,要么被神化,要么被妖魔化。人们似乎更乐意看到这样的形象,英雄崇拜或是过街老鼠似的人物,这往往能激起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但这毕竟不利于我们独立的思考。历史书告诉我们,袁世凯逼孙中山让出大总统一职,最后却妄图开历史倒车,重建帝制,但历史不会告诉你,当时的袁世凯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率军作战的能力(在军事成绩上颇有建树),又得到列强的支持。甲午战争后,他大力发展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开办新式学堂,包括编练新军。在资历、能力、经验、实力与人脉各个方面,当时全中国都难以找到一个与他比肩之人。孙中山先生无疑是出色的革命家,但缺少必要的治国理政经验,也没有军队,缺少经济来源,谁更适合当临时大总统一目了然。虽然袁世凯在后期的一些举措很不明智,历史也不能埋没他曾经的功绩。
痛苦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命题。你所以为的痛苦,在人类的历史仅仅如同轻烟一般。历史上那么多人之所以伟大,是他们经历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却仍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大起大落是人生常态,你所经历的孤独,失落,绝望,千千万万人曾与你感同身受。不是说你的痛苦与他们一比就不值一提,个人的痛苦对于时代和一个群体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毕竟只有你才能看见它,但对于一个人而言实在是巨大的,因为你必须正视它。但你依旧要接受痛苦并坚强地走下去,这就是人生。
培根在《论读书》里提到: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让我们的决策更明智。对我来说,读史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因为看到那么多人曾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好的改变,我也想不断探索自身可能性,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价值变得更好一点;因为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能得到历史公平的评价,我不会浮躁,也不会为追逐眼前利益放弃原则;因为相信很多情感都有人与我感同身受,我不会沉浸在狂喜或绝望中,毕竟对于一个群体,对于一段历史,它们是多么的微小,那么多人曾与我有过共同的感受。这或许就是读史带给我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