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基本观点
1. 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属于现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迁的内容。
2. 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是适应了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变化,体现其灵活性原则。但根本的出发点(国家利益)不变。
3. 国家的外交事务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
重点梳理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2.20世纪70年代开创外交新局面的主要史实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国民党集团所占据。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在历届联大上,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维和、裁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参与)、中国与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3)对外开放。
难点探究
概述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分析其调整背景及调整效果,认识外交政策调整的特点。
(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①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②背景:国际形势: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国内形势:需要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③效果: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
(2)20世纪70年代:①调整:扩大外交,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②背景: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③效果: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扩大了世界影响。
(3)80年代起:①调整:坚持和更加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②背景:国际格局的发展;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国际形势的判断。③效果: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特点:
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根本政策不变;
2. 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不变;
3. 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
相关问题: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重大变化及原因分析。(见《备考指南》)
练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工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五十年代,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七十年代我国外交工作有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灵活、务实。为什么?(6分)(2005江门一模)
特点:①体现独立自主的原则。②逐步走向成熟。③主要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外交关系。(3分)
突破:①结束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③中日关系正常化;接着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4分)
原因;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外交工作为其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③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有利手世界和平稳定。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6分)
2.阅读下列材料(2005韶关一模)
材料一:(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不要告诉任何可能会泄密的人。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造成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
材料二: (当尼克松通过特使赴华向周恩来转达上述构想时,毛泽东、周恩来表示)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双重代表权提案。中国不是联合国会员国的时间很长了,中国还可以再等。
材料三:(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坚持美方对台必须断交、撤军、废约三条件作为中美恢复正常关系的前提,但尼克松不想走得太远。经协商《中美联合公报》作了如下表述)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回答:
①据材料一,指出尼克松构想的特点及其原因。(4分)
②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台政策的一致性及其变化。(4分)
③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指出中国立场的特点,并简要谈谈你对《中美联合公报》的认识。(4分)
①特点:在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2分)原因:第三世界的兴起使联合国结构发生变化,接纳中国成为必然。(2分)②一致性:不愿放弃在台利益。(2分)变化:材料三放弃了两个中国的立场(2分)③特点:坚持一个中国。(2分)认识:它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美国不愿放弃在台利益,所以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