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I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
案)
第十课 鸦片战争
探究问题1: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能不能避免?
[相关阅读]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对比、中国禁烟运动
探究问题2:你认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观点吗?以相关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相关阅读]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概况、结果及影响
探究问题3: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什么转变?中国在两次战争中的失败,你认为主要败在何处?给当时的中国人提出了什么命题?
[相关阅读]《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探究问题1:假如你是广州花都秀全故居的解说员,你如何向游客简明扼要的介绍太平天国运动?
[相关阅读]《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探究问题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革命纲领,关于建国各有何构想?为何都无法实现?
[相关阅读]《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
探究问题3: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创造了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也拉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你如何看待它的失败及其历史地位?
[相关阅读]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背景及兴衰过程
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探究问题1: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并在战后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这既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扩张行为,也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如何解读其中的“蓄谋已久”、“普遍要求”?
[相关阅读]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概况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探究问题2:回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为什么说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作为一位历史审判者,你会从哪些方面指正清廷是“洋人的朝廷”?
[相关阅读]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概况及《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探究问题3: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评价?在1840-1901年间“令人惊奇佩服”的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有哪些表现?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探究问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发展面临什么困境?如何才能突围?
[相关阅读]辛亥革命的背景
探究问题2: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国父”,“建立民国”是他一生的目标。为了建立一个美国式的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孙中山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和建国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与尝试?取得了什么成果?
[相关阅读]辛亥革命从酝酿到失败的过程、民国的建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
探究问题3:如何评价历史事件?一抓标准,二靠史实。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常见有以下两种:评价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评价二辛亥革命既是一次胜利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做出上述评价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相关阅读]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第十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探究问题1:如果1919年,你是北京大学的青年学子,你会投身于五四运动吗,为什么?如果会,你可以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后来毛泽东在《解放》一文中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也有人说,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你认同吗?
[相关阅读]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结果
探究问题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多么熟悉的歌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在成立之初,即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的革命和前途进行了怎样的分析和思考?中国革命出现了什么转变?
[相关阅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及革命纲领的确定
探究问题3: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我们说,基于共同目标和利益才会有合作,共同目标和利益的缺失就会导致合作的破裂。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的共同目标和利益是什么?
[相关阅读]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运动
第十五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探究问题1:探索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关键在于有持续探索的勇气和及时纠错的智慧。从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到1927年三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的勇气和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阅读]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三次武装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探究问题2:你知道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吗?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如何用史实来解读上述24个字?
[相关阅读]“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
探究问题3:遵义会议是一个转折点,长征是一次战略转移。“转”在何处?列宁说“退一步,进两步”,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认同吗?
[相关阅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遵义会议及长征的意义
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探究问题1:“日本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造成了惨祸,也让日本自身走向悲惨的结局”,2007年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罕见地用四个整版来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地反思。但同时日本国内有一部分却极力掩盖或粉饰这场战争,如“教科书事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这场战争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请你收集相关史实和史料来揭示真相,并谈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
[相关阅读]日本侵华的背景及日军在华的滔天暴行
探究问题2:“……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义勇军进行曲》中所倡导的“万众一心”在抗日战争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得以实现,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相关阅读]全民族的抗战
探究问题3: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八年抗战艰苦而伟大的胜利,而这一天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如何从国际角度来分析抗日战争及其胜利的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探究问题1: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中国的潮流。在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后和抗日战争后,中国曾出现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均擦肩而过。问题分别出在哪里?根源在哪里?
[相关阅读]第13课袁世凯夺辛亥革命果实、第14课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17课重庆谈判和内战的爆发
探究问题2:1946年7月中国国民革命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对比是430万∶120万;1948年6月这一对比变为 365万∶200万,到1949年6月,这一对比则变为149万∶400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来自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对国民革命军的直接打击,二是来自于解放区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在战场上发动了哪些战役直接打击了国民革命军?
[相关阅读]土地改革运动、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探究问题3: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战斗结束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生活》杂志社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结合所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相关知识,你认为蒋介石的失败是“天意”还是“民意”?中国共产党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阅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探究问题4: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碑座下层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民主革命的伟大史实。回头看看,近代中国人民的愿望是什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而这一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相关阅读]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