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ysuschool.com/u/mafenghua/index.html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7/1/9 8:44:00
培养一点点欣赏“美”的能力

培养一点点欣赏“美”的能力

      ——读《美的沉思》有感

风华

《美的沉思》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那是在一次聚会时,大家谈到了阅读,这个朋友不自觉的谈到他正在看《美的沉思》,并很有感悟……。鉴于他的推荐,我在网上买了《美的沉思》,阅读后确实颇受教育。

启初,我对于美的概念,是模糊的,我看一幅幅字画觉得舒服顺眼就好,不会欣赏。读了《美的沉思》有点点美的觉醒,翻看《美的沉思》,仿佛坐在教室,将人类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美”学习欣赏了一遍。

作者:蒋勋,是著名诗人、小说家、画家、文化“说书人”,更是被尊称为“的领路人”。他在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美的沉思》,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畅销20多年,将“美学”这样一个在很多人看来高不可攀、雅不可耐的“冷门”话题,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的心灵功课。

  这本书展现了他对“美”的终极认识:“人类终极的自由,便是审美上的自由。审美的自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经济上困窘,政治上被限制,思想上受禁锢,但仍然可能有心灵上审美的自由。一个人必须得到了审美的自由,才能称得上是个独立和完整的生命。”

蒋勋以美学视角梳理中国艺术脉络, 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从岩石到泥土,我们的祖先经历了第一次物质的大更换。就像以后的从泥土改换成金属,改换成木材,改换成化学材料一样。每一次的物质改换都使人类一方面感觉着对新的材质的兴奋,而另一方面又感觉着对旧的难以割舍的情感。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美”并不只是技术,“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美是心灵对自由的向往,没有美,没有沉思,便成就不了文明。心中有向往,专注于物质,专注于技术,专注于劳动,专注于眼、耳、鼻、舌、身,专注于自己的感官与思维,心无旁骛,便有了文明。文明是静定下来沉思的力量,沉思泥土,沉思水,沉思火,沉思自己的手,最后会产生一个像半坡陶钵那样动人的作品。沉思火里的釉料流动,会产生宋代钧窑窑变得灿烂绚丽。中国重“水墨”,西方重“油彩”。“水”使“墨”散开,“油”使“彩”凝聚。“水墨”正是表达内心自由的最好形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朵花,能够在上亿年生物演化过程中存活下来,靠的就是“美”,因为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解读,“花的美其实是一个计谋”,如果没有红色,不会吸引到蜜蜂来为它授粉;如果是一朵白色的花,就得靠自己的香味!它“美”,像诗,不像论文。而这,也正是《美的沉思》的品质,“天圆地方:汉代的形上美学”、“水平与波磔:汉代隶书与建筑上一条线的完成”、“石块里的菩萨之笑:南北朝的石雕艺术”、“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悲愿激情之美:敦煌的北朝壁画”……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感性与理性之美不言而溢。

蒋勋认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方式,尊重他人的审美情怀,尊重不同民族的审美,万物并育,才是一个社会长久深厚的福气。当然,他也就不认可“美的领路人”这一尊称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没有“领路人”,走到自然终,天宽地阔,月光、水声,松风,潮汐,才是真正的“领路人”。蒋勋《美的沉思》,在艺术与历史之间漫步,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门窗,而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中所有的悲喜真相,传达给我们的是生机勃勃的大美。“美”,是一种心中的坚持;“人”才是美的核心价值;因为“美”,我们继续前行。

 读完蒋勋的经典著作《美的沉思》,后来在《读者》杂志看到一遍文章,是关于美的鉴赏,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这样:你可以不懂或不会欣赏画这一幅画的技法,但你应该了解这幅画的文化历史。所以,我认为欣赏“美”也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问题!

?

mafenghua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读后感 
  • 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生活因感动而精彩,理想在创造中放飞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