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口号还是习惯
——中大附中第九届科技节总动员
2014年6月9日最新一届中国院士大会开幕式,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为什么创新如此重要?什么是创新?怎样才能创新?我们的科技节跟创新有什么关系?
创新源于拉丁语,原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没有创新的精神,爱迪生发明不了电灯,乔布开发不出苹果手机,电子科技也不会出现日新月异地快速更新。近日出台的高考制度改革,同样也属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国际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如四大发明等,令外国望尘莫及,自明代以来,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赢来科技事业新的起点,但比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今是科技大爆炸的时代,科技创新成果呈几何倍数增长,谁的创新能力领先,谁便赢得未来。
创新,不应只是口号,而应成为习惯。创新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从青少年开始,少年强则国强。首先要有一颗好奇的心,还要有质疑的勇气和探索的精神,善于观察思考,敢于挑战突破,否则就只能是墨守成规,不会有推陈出新。
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时刻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科技创新,并不都是诸如乘坐“火星一号”去旅行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很多创新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服务并提升生活。比如,可以用一款名为“筷搜”的筷子插入饭菜,就能检验出是否含地沟油;把一种色彩斑斓的塑料片放在嘴前,吹一口气,就会看见婀娜的广州塔等等。科技创新,高大尚的任务需要科学家攻关,还有更多是由身边那些喜欢创新的人完成的。比如,自行车转向自动提醒器、古代瓷器DNA修复机等小发明,都是来自于今年8月举行的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中我校陈致中和杨力霖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三等奖,这些都是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创新产生的成果。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同学们坚持对科学的追求,保持探索未知的科学兴趣,创新,并不遥远。
科技创新教育,一直是我校的鲜明特色,我校多年连续评为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我们坚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体验科学方法,探索科学奥秘”的平台,在系列活动中感受科学文化、掌握科学技术,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学会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在培养探究兴趣的同时,培养创新的习惯。我校已逐步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实践、电脑作品制作、智能机器人实验、野外科考、海模科技体育等五个方向为重点的科技教育体系,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和效果。近两年,师生获国家级奖16项16人次,省级奖75项112人次,市级奖216项362人次。2014年有12个科技教育项目,在广州市获得立项,并得到40.8 万元的资助,列广州市所有中小学校首位。
同学们,从上学期末开始,为期六个月的中大附中第9届科技节已拉开帷幕。本届主题是“体验、感悟、创新、成长”。我们准备了科普教育系列、科技探究系列、科技竞赛系列等6大篇章、共38项活动供同学们参与,其中有一半的项目属于本届首次亮相,也是创新,我们等待同学们试新,并期待产生新的成果。科技启迪心智,激情放飞梦想,创新推动进步。舞台已经搭好,等着你来展示。只要你参与其中,你就会发现:“创新,我也行。”
201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