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心目中,供销社一直和几十年前凭票供应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供销社当然不一定意味着计划经济,但它的确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渠道。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农村最重要的单位,不光卖东西,还负责粮食之外的其他农副产品的收购。
供销社最大特点就是“统”,也就是统购统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垄断。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改革,供销社的化肥、棉花等农资专营权被取消,供销社失去垄断优势,开始衰败。上世纪末,与供销社有关的全是亏损、下岗、破产等消息,供销社逐步淡出公众视野。与此同时,供销社的市场化转型也开始起步。1995年,供销社系统开始推行以市场化为特征、扭亏增盈为目标的改革。近年来,供销社伴随着自身的改革与再定位,也逐渐复苏。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出台,其中推进基层社改造是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经过多次改革,供销社再次构建起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目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正部级单位,机构遍布全国每一个县。2020年全国供销社系统有县及县以上机关2789个,其中财政全额拨款的2517个,占90.2%。全国供销社系统有300多万职工,20万个专业合作社,两万多个企业法人,县及县以上机关人员编制4.9万个,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编制3.4万个。
由于粮食购销权、化肥、农药、种子等特许领域的销售给到了供销社,供销社的营业额也有了保障。现在,供销社年营业额达到6万多亿,占全国零售总额7%,是真正的隐身巨无霸。相形之下,阿里巴巴2021财年商品交易额为8.119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