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相似中前行
■山西临汾 石为华
1915年,杜威和他的女儿写下了不朽的教育篇章《明日之学校》。
当前,中国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山东杜郎口中学有开放课堂、无墙学校,江苏洋思中学有先教后学、当堂训练……然而,当我阅读《明日之学校》时,发现杜威的论述正是我们今天所要进行的改革。
杜威重申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了实验学校自然发展的要素,提出基于生活的课程改革,强调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论述了自由、个性等问题以及学校与社会、民主与教育的关系……这些无疑都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教育的本义在于使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灌输进一个个“容器”
杜威认为,教育的本义在于使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灌输进一个个“容器”。他引述卢梭的话说:“最大、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而要浪费时间。”与杜威同时代的怀特海则近乎偏激地说:“抛开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忘记考试的细节,剩下的才是教育。”
然而,今天的某些学校依然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升学率成了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总是极力宣扬少数英才学生。这同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同赞科夫“教好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思想,相去何其远?这难道不是教育思想可怕的退步吗?
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学校还把学生关在围墙内,学校几乎成了社会的真空地带,孩子们在里面孤立、静止地理解知识。而另一方面,“封闭式教学”成了学校公然宣扬的口号,学校和家庭都高喊“封闭式教学”,完全割裂了学生同社会的联系。以致今天的学生不能区分麦苗和韭菜,不能识别简单的工业产品,这难道不是很可怕的现象?
杜威用实验学校的大量事例强调“做中学”的重要性,认为“做与学相结合”的教育必将取代“他人传授”的教育
由于存在一些错误解释与理解,人们认为杜威反对训练,主张儿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地学习或者不学习。但《明日之学校》说得很清楚:没有权威和训练就没有学习,这是“方法上的权威,是事物的训练”。杜威仅仅反对那些强加给儿童的、与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没有任何联系的课程。他极力主张教育者要清楚地认识儿童的正常活动,并把这种活动与建设性的作业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依据心理学原理,杜威强调激发儿童兴趣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不要教科书、家庭作业和任何训练。他认为仅仅使人感兴趣的教育不能持久地激发兴趣。他不反对教师的积极干预以及适当地使用教科书,只是反对呆板地使用教科书、机械地指定作业以及不根据学生的活动效果调整教学活动。杜威用实验学校的大量事例强调“做中学”的重要性,认为“做与学相结合”的教育必将取代“他人传授”的教育。
当前,不少学校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存在误区,对教育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几乎无法讲清,教育思想则还停留在“以考试为中心”的层面。这是教育的致命伤。因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学习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弄清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什么是课程,什么是知识等问题。
尊重儿童,遵循自然,是教育的基本方向。杜威特别指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争论是在两种人之间进行的:一种人更多地依靠知识中的感觉因素,依靠与事物接触,依靠实物教学,等等;另一种人强调抽象观念、概括等---所谓理论,实际上是书本上系统阐述的别人的观念。这两种人其实不打算让感觉训练和逻辑工作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接触。如果我们的教育理论支持任何生活的真理,这里就再一次指明了一种教育上的改造。”
杜威认为成功的学校改革基于两种不可缺少的力量:一是热心的、高技术的教师,他们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新方法;二是社会和企业能够提供小班的特殊设备和课外活动费用。显然,这两种力量是学校改革的重要条件,杜郎口中学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经验。
读杜威,我们能够充分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有力地转变思想观念,形成遵循自然的教育方式
南来北去的校长们如果阅读《明日之学校》这个光辉篇章,可以省下去杜郎口中学的费用,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支撑该校的教育思想。如果他们在经历思想震撼后,能够联系今天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切实地推动教学改革,说不定就会出现无数个杜郎口中学。读书方能走出迷津,我们看到了历史上的一大批革新型学校以及大量的具体范例,难道今天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吗?
比之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实例,书籍是近水楼台,其中闪耀着教育思想的光芒。读杜威,我们能够充分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有力地转变思想观念,形成遵循自然的教育方式。我为远赴杜郎口中学的参观者泼点冷水,也算是减轻受访者的压力。大家不妨回到三尺门内读书吧!如果实在厌烦了,那再去感受一下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气魄。
读书、反思和实践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校长不读书,如何改变低水平的学校管理现状?教师不读书,如何走向专业化?我们应该努力建立学习共同体,而不要总是喊口号。
杜威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是人类教育的宝贵财富。因此,笔者再三建议教师朋友们读《明日之学校》,它能够给今天的教育改革带来最直接的启示。教育实践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水,对任何好的思想和经验,我们都应该以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把握,并结合当下的情境。
与杜威的时代相比,今天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20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不少学校至今还存在各种形式主义,需要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杜威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杜威、怀特海和陶行知等教育革新者,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打开教育典籍和历史篇章吧,它们将有力地引导我们推进今天的教育革新活动。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杜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6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