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心理学化的教师、任务驱动的智慧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有效设计与实施”学习心得
中大附中 张伟
江浙大地,到处散发着书香气息,金黄色的10月,我跟随海珠区理化生骨干教师来到曾经是南宋都城的杭州,学习这里的改革经验、教学理念。
给我们做讲座的专家,我很佩服第一位陈锋教授,他的讲座《基于当代教学理论的科学智慧教学设计》,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教育学心理学底蕴深厚的专家的教学观念。
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裴斯泰洛齐的热情,莱布尼兹的学识,苏格拉底的智慧,耶稣的博爱。教师应该走向心理学化。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们的教育要有理论依据。这些依据要从人的发展为起点,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借鉴过来。应该自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婴儿是一张白纸,但是我们都觉得不是,婴儿、儿童带有很多的前概念,所以,奥苏泊尔说,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我们的教学起点。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样的课可以得高分”,即“生动+深刻”。生动,是对学生来讲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投入课堂,深刻,是对听课的老师讲的,要有前沿的教学理念。
问题解决课堂,是最佳课堂,老师不断的提问,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度过。但是这些任务,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学生、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
一些值得肯定的做法是,要有预习提问,才知道学生的认知起点,不要搞零起点教学,经常问“你为什么这么想?”“你有什么根据呢?”课堂上不要先叫学生的名字然后叫他回答问题,这样有点强迫,学生受到威胁会抑制学习。让学生面临挑战,主动去思考。
在教学中强调学为中心,而不是教,为学习而设计支架,归纳学习法是可以让人创新的方法,多用归纳,最好用三个及以上的实例才有助于归纳。
什么事任务驱动教学呢,就是将讲台上的教学转变为课桌上的学习,教师课堂语言的准备,转变为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言语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任务中心的课堂,从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把上课变成组织学习。
浙江省的初中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整合成一份教材,所以,初中老师需要教四个科目,当然,也有分工,但是一个教师的成熟需要3个循环,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人的整体思维,创新意识,但是对老师的要求很高。
东城第二实验学校的校长给我们上了一堂任务驱动的智慧课堂设计课,“物质的组成”,整节课围绕“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这条主线,启发学生动用锤子将蔗糖变小,继而想到,可以放在水中分散,直到小到不能再分,找出蔗糖的最终组成,是很好的尝试。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带着目标学习,全程用IPAD 拍摄学生的作品和思维过程,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这样的课堂用化学史点亮的科学的种子。教具使用页比较得当,讲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了寻找正确答案的提问有意义吗?值得探讨,应该找不同的人回答,最后同意,要有认知冲突时才有思维发生。
最后压轴的专家是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博士、教授将永贵,他是卓越教师的培养者。他抛出的元教学问题,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启发。
例如,他也提倡问学生“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主张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坚持一个月就能培养起来。多问“你的理由呢?”“你依据什么呢?”用理性的态度,够得着的去够,够不着的望望也行。
元教学问题,主要涉及“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何谓学会”四个方面,为什么学,是从鱼育人的不同角度阐释清楚学习该主题的价值与意义,属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什么,理清具体学习哪几个点,他们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等,怎样学,突出并显化科学思维过程,明晰要发展的具体能力和品格,这两项都有关学情。何谓学会,实施多元评价,如传统与表现、形成与终结相结合,这是学习资源的部分。
蒋老师认为,理科学习不要玩花样,要研读教材,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要跟每一个细节对话,理清两序,概念结构序和学生认知序要一致。满堂灌的教学适合最优秀的学生,但是是少数的,更多的人需要训练,发展学生学的能力。就像,一个苹果,老师摘下来给学生,叫讲授,让学生去摘,怎么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支架。最后的总结,全部让学生来说,老师不要说!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其实思维比较固话,旧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但是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希望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可以指导我们教学理念的内容,真正做到育人,而不是整天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得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考试、改卷、评奖,周而复始。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考试,应该“以人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