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9/1/15 12:11:00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和备考学习心得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经颁布近一年了,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早已启动,但是对于高中化学教育现状,我们一线教师看的还不够透彻,思考还不够深入,本次研修培训,我们对如何教学、如何备考都有了不小的收获。

一、教学方面

对于前面的2003版课标,成功之处有4点,教育理念有改变,学习方式有转变,课程资源更丰富,学习评价方式也进步了。

不足之处有六点,第一,课程设计,选择性徒有虚名,我们从来没有上过《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两本选修,很多学校没上过《实验化学》,根据高考的命题趋势,《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两本名为选修,实为必修,这造成资源的浪费,违背了初衷;老师们教学中层次性严重淡化,高一学必修的时候,任意加入选修内容的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课程教材,虽然版本有三个,但是距离精品还很远,配套不足,我们使用的习题、教辅质量太差,错误的、超纲的,大量存在,因为这些教辅都是商业行为,而且大多为部分机构或者在职中学教师编写,局限性很大。

第三,课堂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课堂讲授以习题讲解为主,轻实验,热衷于视频实验,不能有效的组织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假设、观察,分析和推理基础上解决问题。

第四,教学内容,问题很大,比方说我们为了让学生记住反应顺序,教的氧化性强弱表,都是教辅书上的,不是课本上的。

第五,化学学习,变成了刷题学习,重复大量的习题,很少通过制作、实验、调查、阅读学习化学;机械的学习,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安排,学生执行,现象很普遍。

第六,课程评价,严重偏离标准,整体拔高核心知识的水平要求,考核的内容能力层次提高,试题太难。

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2建构课程标准,学考与选考统一,3完善课程标准,推进课程实践环节的改进,4加强教师培养,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7版的课程标准,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改变。

第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都发生了改变。第二,课程性质,强调了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教学难点不一定是知识难点,还可以是方法难点和思维难点。没有目标的课堂教学实在浪费学生时间。第三,课程结构,必修课程分为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对于选考化学的考生来说,都要考。也就是从前的《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选修课程则是真正的选修,是有学分的,但是我有个想法,在之前的教学中,即使高二一周5节课,也很难让学生把繁杂的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讲解透彻,更何况考试方式还没有完全确定,现在教学不敢冒进。对于层次较低的学校来说,连两本选修都上不完,现在要上完三本选修,难度是不是太大了。

第四,课程内容,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让学生多进行化学实验,可能课程进度比较慢,但是让学生去感受,可以有助于他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全部讲授,解题能力可以提高,但终身发展受限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比方说,铝元素最重要的是氢氧化铝的两性,课本上说氧化铝可以和强酸、强碱反应,实际上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也发现,氧化铝晶型很稳定,即使和6mol/L 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也非常缓慢。什么时候用氢氧化铝的两性呢,可以到元素周期表再去认识,铝为亲氧元素,作为铝热剂,氧化膜可放在材料保护中去认识,铝盐的净水效果很好,可放在盐类水解中去讲。曾经风靡一时、学生望而生畏的铝三角,错漏百出,不用再讲了。大多数化学反应,升温反应加快,不要把话说死,一定要留有余地,不能说所有反应这样的话。所以,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不知道考什么内容,但是一定要知道哪些内容不考。

知识、技能、能力是素养的基础。素养是可以测试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但是技能和养成的能力就是他的素养,再也不会丢失。

高考怎么考呢,扬州大学的吴星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教辅书上的错误知识,本来也属于模型认识,但是这个模型认知有缺陷。碳酸氢钠溶液中,是不是水解大于电离呢?没这么简单,所以,大学的分析化学书要放在桌子上,碳酸氢根的自偶电离才是最重要的可逆反应,这个平衡常数很大的反应,决定了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都不要去比。类似的观点还有:弱电解质电离并非都是吸热的,例如醋酸在25以上时,温度升高,电离程度下降,而在25以下时,温度升高,电离程度增大。化学变化的灵魂是条件,千万不要忽视条件,框图题转变为流程题,只有操作才放在方框里。

化学中的很多问题都存在争议,我们需要搁置争议,避免这些问题,孰是孰非很难说清楚,所以,教学的时候,有时候不要太过于执着。

二、关于考试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吴明好老师,给我们解读了高考命题的特点。命题组先将最经典的试题组成I卷,然后才是II卷、III卷,最后把简单的试题组成海南卷。他认为高考时基础教育的最后一节德育课。因为高考的立场是一核四层四翼。一核是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是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是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高考命题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试题情境,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化学领域最近的创新科研成果、环境污染及防治、绿色生产技术、食品安全与守护人类健康等。所以,我们要多挖掘这类素材,在教学中不断渗透这些思想。

高考化学题考查基础而又核心的必备知识。具体每一种题型,我们该怎么备考呢?选择题要关注常考的考点,例如NA、元素周期律、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基础有机化学、化学与生活等;实验题注重基本操作,要有实验设计的基本理念;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立足学生熟悉的元素,不要去碰过渡元素了;原理题基于常见反应展开,其中平衡常数的单位要写上去。

高考题通常提供了丰富而又多样的题设信息,无图不成题,图形、图表、图像等。陌生情境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很重要,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最好的表现,陌生情景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并不是那么难,这是一种思维模型,科学的思维方式。电解水的时候,最好写水分子的电解,这是从国标答案得到的启示。课本上没有的反应不要乱说,很多反应,包括教辅书上的,都是臆造的,没有经过实验,相当然的结果,例如Fe3O4,根本就不和稀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只有在加热时,粉末状的四氧化三铁才会和6mol/L以上的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高考题基于真实的情景,多以要多做实验。

命题和答题的关系如下:创设真实情境,答题时要感受真实的情境,考查核心知识,答题时运用核心知识,立意关键能力,答题时展现关键能力,设置实际问题,答题时解答实际问题。所以,化学题绝对不是凭空捏造的假想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研究,素材都是真实的。

所以,实施有效教学可以提高备考效率。第一,高三复习备考时,要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备考计划。具体来说,确保化学工具性优先复习,注意知识点的有机融合,科学处理选考内容,综合复习阶段要重视题型训练和主干知识的把握。一套资料不一定都有用,不是所有题都值得去做,所以老师布置练习要有所取舍。

第二,加强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我们学校一个老师一个年级,团队建设要从整个高中阶段来考虑。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为引领,以学情为基准。

第三,关注考纲变化,杜绝无谓失误。比方说,pH不用叫pH值,mL,不能写成ml

第四,优化课堂设计,提高备考效率。高三也需要备考,不要只相信一本教辅,就什么也不管了。要自己去总结适合自己学生的专题。

本次培训,收货慢慢,期待吴明好教授来校指导。

张伟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学习心得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oscarfox/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