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8/1/15 1:15:00
>>读《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有感

我想说的这个故事曾经在我的童年时期留下过不大不小的阴影,它在一个时期里教育了我,却再更长地时间里、在反复的思考中从不同的角度或震撼或触动我。说故事的人是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批评同学们没有交齐家庭作业的背景下,在课堂上用了十分钟讲了如下这个与“诚信”有关的故事:

有两个人,在进京赶考旅途中相识相交并结拜为兄弟,感情非常好,分别时约定来年重阳节时在义弟家再聚。一年之后,义弟在家杀鸡备酒,一直等待义兄的到来,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夜里,呆立门前,旁人劝其休息用膳都充耳不闻。直至三更,义兄终至,义弟十分高兴,拿出备好的酒食招待,又想唤家人出来拜见,义兄却都不言不语只摆手拒绝。正在义弟感到困惑不安时,义兄说,自己已并非阳世之人。原来,分别之后,义兄忙于事业,忘记了日期,直到重阳节的早上看见了邻居送的茱萸酒才惊觉,但自己家住山阳,离义弟家有千里之遥,人力定是一日之内不可及,想到听人说起魂魄可以一日之内行千里,所以自刎前来赴约,希望义弟原谅他差点失约并去山阳看看他的尸首,说完便化作阴风飘走。之后,义弟辞别家人连日赶往山阳, 果然看见义兄的棺椁正欲下葬,觉得义兄是为自己死去的,自己也不能独活,遂亦自刎。

多年之后,我在《喻世明言》里看见了这篇文章的正体——《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发现了数学老师的讲述中缺失了张劭对范巨卿曾有过的救命之恩,这也许是可以让当年那则故事更合理一点的重要前提,但无论如何,这个关于教育我们要“诚信”,要“按时交作业”的故事,对于当年67岁的我们来说,却更像是一个听了晚上不敢关灯入睡的鬼故事,范张两人为诚信所付的代价之沉重,也确实让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了一件轻微到不值一提的小事。现在想来,对于当年老师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传不习乎”连接起来的智慧其实也应表示佩服,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再说到《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在它曾作为一个给孩童投下阴影的鬼故事之外,如今重读,其实也是感动与感慨并存的。

最感动的,其实不是范巨卿的自刎赴约,更不是张劭的不能独活,而是一个当时老师提都没有提到过的人物——张母。张劭进京赶考失败,回到家后张母问他为何杳无音讯,得知是在外与范巨卿逗留数月,便答道“功名事,皆分定。既逢信义之人结交,甚快我心。”后来,张劭赴山阳看范巨卿尸身之时,已做好不可独活的准备,嘱咐弟弟照顾母亲,恳请母亲原谅自己的不孝,此时的张母想毕早已知晓儿子要为信义赴死的决心了,她没有阻止,而是选择了成全。在古代的小说故事中,如张母般深明大义的确是十分少见。

而令人感慨的,却也正是这篇故事为了“诚信”二字一切皆可抛的观点。范巨卿有妻有小,为赴一席却自断其命,可以说是无情无义了;张劭求功名不成,又未侍奉老母,可以说是不忠不孝了。如果为了守二人之约,让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让这个世界上所有最悲痛的分离都为了成全你二人的高谊,为何我有更多的悲哀与怜悯多过敬意呢。这样读来,这故事就似乎是想告诉你,只要是为了金光闪闪的“信义”二字,为了这个人间的“唯一真理”,为了这份“美名”,我们让亲者所承担的牺牲都不算卑劣。

如果是这样,那么果然,孩子的眼睛才能看见真相,这就是一则恐怖故事。

轻命者何以言信,抛妻弃子者何以称义!

虽然现在对《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的解读有了很多种版本,但不能否认,这个极为中国式的故事想歌颂的还是“信义”二字,现在有的研究认为作者冯梦龙实际上是借“信义”之理来掩同性“奇情”(张天佑 2008),那么只能更进一步的说明,“信义”是一个很好的幌子,有了这个高尚的名词,就能包容故事本身的诡异与残忍,它放在《范巨卿鸡黍死生交》里叫“诚信”、放在《郭巨埋儿》里叫“孝道”,放在《赵氏孤儿》里叫“忠义”……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思考,难道我们不可以再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么?

我们多么希望他们能完整地读到国学经典,知道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为我们的文化陶醉和自豪,但我们又不可否认自己会有隐隐地担忧,担忧他们也会被里面的残忍所吓到。

在这里,我想以一个亲身经历了从恐惧到批评直到包容这个复杂阶段的人的身份,来谈谈我的感受。当我长成了一个不那么害怕天黑并且读文学专业的孩子后,我看到《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时最先为它的文字所折服,这是从他人口中转述故事所得不到的美,是跟中国式故事配合的中国式文学的美,可以让你掩卷长思久久不能释怀。之后,在有了如上文的一系列激烈反思与批判过后,我渐渐能找到与其和解的方式,就像包容自己亲人的缺点一样,包容我们文化里的缺陷,它的偏激与狭隘之处正是我们熟悉那一份偏激与狭隘,因其缺陷反而倍觉真实。

所以,比起将这些故事束之高阁,我更希望人们会一直讲一直听然后自己读下去,去体验它给你的震动、去批评它包含的错误、去与我们共同的过去冰释前嫌。

pengyj0617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原创博文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pengyj0617/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