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而活
——《活出生命的意义》书评
生与死是事物的两面,生死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与解读的。而活着的人,常不自主地会思索同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而活?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又名《追寻生命的意义》)就是这样一本讲述生存问题的书。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份量:当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推荐书目,北大清华推荐的经典书籍……它感染并鼓舞着无数人的生活意志,使无数身处绝处的人生活轨迹发生巨大的转变。 一本好书自然离不开它的作者。作者在用自身的经历来书写本书,所以前半部分内容是他的自传,后半部分内容是他所创立的意义疗法观点。他是在二战纳粹集中营生活中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奇迹般地活下来的人。通过以他亲身经历的苦难和集中营生活体验为研究对象,提出要想恢复集中营犯人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这句话曾在书中被多次引用,也最好地表达了了意义对人的生存动力的影响。于是,弗兰克尔创立了心理疗法的第三个“维也纳学派”——意义疗法(Logotherapy)。它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这种意义的追求。根据意义疗法,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是人最主要的动力。重现认识生命的意义,会大大增强人克服神经官能症状的能力。 本书带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观点是,(1)人具有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追寻意义是人的独特性的展现。(2)追寻意义的三种方式:获得成功、体验爱和忍受痛苦(超越痛苦)。
对于(1)的阐释也即是意义疗法的核心观念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在极端苦难的时候,给人制定一个未来的目标,他便能恢复内在的力量,追寻生命的意义,这就是他的救赎之道。以至于我联想到实际的心理干预工作对象,尤其是自杀的青少年,成瘾的青少年、学习动力不足的青少年。他们的同问题均在于无意义感。着实,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意义,是恢复内在能量,唤起积极行动的首当其冲的工作方向。对于(2),追寻意义的三种方式,人们都可容易接受“成功”是一种人生意义,至于“体验爱”和“忍受痛苦”这两种方式则需要好好被解读(见“爱之意义”、“苦难之意义”章节)。当你能读到作者身在集中营面对可预期的死亡时向朋友交代转告爱妻的三件事遗嘱,你必定会对爱之体验有更立体的解读(这也是自传部分让我最为动容之处)。当你能边带着惊叹边带着崇拜地读完作者的自传,也必定会理解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面临不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通过发挥潜能实现自我转变与自我超越,将厄运转变为成就。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战之时,生命在那一刻就有了意义。
本书至始至终向我们阐述了追寻意义对生存的重要性。阅读完此书,尼采的话始终在回响:“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籍此用臧克家的名言来区分生命的“存在之虚无”与“意义之永恒”两种状态。也自然可以理解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抑郁症状。
人为什么而活,每个人自有答案——也应该有答案。
2017年7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