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理教师,我有机会听到许多学生和其家庭的故事。多年的工作积累让我对亲子关系和家庭养育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每当家长们面临亲子关系紧张而问起“我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时,我会因人而异地,或在道理层面做诠释,或在行为层面给建议,或兼而有之。纳闷的是,不少人在事后反馈回来,家长们与孩子的沟通模式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诚然,人在关系中长期培养而成的习惯非常不容易改变,而习惯重建是一个会让人内心极不舒适的过程。没有经历过关系恶化后的巨大煎熬,没有长期酝酿好的心理准备,改变迟迟不会发生。
随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增强,内心情感体验丰富,个性化日渐形成,父母们开始感觉到子女对自己心理上的疏离感。如挑剔言行,反驳想法,回绝帮助,沉默应对询问,面对开始解离的亲子关系,父母们往往后知后觉。尽管读过不少育儿书,认同很多大道理,大部分人在如何修复亲子关系上总显得束手无策。其实,面对大人所教的知识,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孩子的青春期属性决定了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全盘接收。换句话说,亲子沟通关键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方式。也即,父母说话的方式能否让孩子接受。接受才有后来的正常沟通。如何表达才能让他们接受呢?“爱”是一个极好的工具。正确自如地表达”爱”,在日常沟通中有意地注入情感支持,会让一段亲子关系持续健康而稳固。
然而,父母在家庭养育中总不自觉地踏入一个误区:多做事,少谈情——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一项近万样本的研究中,只有1/4的人认为“爱需要表达”,近四成“想表达,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37%的人认为“家人之间怎样都能谅解,不需要特别去表达”,30%的人认为“照顾好一家老小的吃穿,努力工作挣钱养家就是对家人的爱,不需要其他的表达”,29.1%的人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调查发现:在儿时获得过父母更多情感方面支持的孩子,在成年甚至老年以后,都比较容易少地发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因为在低情感支持的教养环境中,小孩不被允有过多情绪的释放,也难以习得适应性的情感表达,会形成压抑的习惯。其实,在沟通中注入情感支持、传递父母的爱,不是特别难的一件事情。积极的家庭情感表达方式有五种:精心的时刻、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语言、贴心的服务和独特的礼物。我们理应能在忙碌中挤出那么一点精心陪伴的时间,一起散步、健身,讨论一个话题,共读一本书籍,共同做家务,尽量不被其他事情打扰,尤其是你的手机;在陪伴时增加一些身体接触,如摸后脑勺,捋头发,拍肩膀,挽手,还可以在交流时主动增加正向的鼓励语言,如“孩子你能说出这句话,我觉得你的想法越来越成熟了,我为你感到高兴”;在共处时及时地回应孩子需求,如 “你刚才喊得特别大声,是希望我能第一时间关注到对吗?”,孩子没有喝水的习惯,作业时给他递上一杯,早晨离家前给他书包贴上一张叮嘱的纸条。有一位父亲长期不在身边的女孩表示,如果对父亲有一个寄望,她希望父亲能在她生日的当天送给她一件心仪已久的礼物,但她表示不太可能,因为她不习惯跟父亲主动要,而父亲也不知道她喜欢的是什么。
我们会花数百元给孩子买礼物,花数千元带孩子旅游,花数万元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就算我们参加完家庭教育培训,又会发现行动力很弱,原因在于培训只能帮助你在意识层面刷新,要想亲子关系有明显的改善,还是得当回一位有心的父母,在日常沟通中留意爱的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在一言一行中坚持情感支持(是否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