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红楼梦》中的悲天悯人
---------听《蒋勋说红楼梦》有感
蒋勋,台湾著名美学家、文学家、画家。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生所毕业。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等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得各界好评。
《蒋勋说红楼梦》仔细地讲解了《红楼梦》的一到八十回。每一讲,蒋勋都会参照文,本解释文本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早是在喜马拉雅听到的《蒋勋说红楼梦》,印象比较深的是蒋老师充满慈悲的声音,娓娓而谈,声音不急不缓,深沉而富有磁性,很是吸引人,这内蒋勋老师倾注长达半个世纪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多遍后的心血之作,也是蒋老师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他不同于以往的作者,他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以全新视角详解整部《红楼梦》。
蒋勋曾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处处都是觉悟”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蒋勋先生是用佛眼来看人性,多了理性,多了平和,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对《红楼梦》里的每一个人物更多了一份包容和担待,所以不会简单地以好人或坏人来界定。之前我们说贾、王、薛、史,四大家族隐含的意义是家亡血史,当然这种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听完这部作品后,我突然觉得,如果曹雪芹对家族的际遇有任何不平的心理,断然是写不出今天我们看到的《红楼梦》。如果把这部书理解在对生活反抗,对社会不公,对政治的鞭笞上,那就大错特错了。曹公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写下这许多鲜活的人物,写出真实的人生,写出对命运的理解、同情与敬畏。比如薛蟠,没有几个读者会喜欢这样一个惹是生非、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但蒋勋先生却从人性的角度,直指心灵深处,对他进行了客观的解读。而我们读《红楼梦》,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感情,总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来为里面的人物做标签,自然失之偏颇。
蒋勋老师以慈悲做为生命的底色,以美为救赎,我因此也读出了《红楼梦》中的悲天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