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园何错之有——《雷雨》感悟
良心承受三十年的拷问,让情感经受三十年的涅槃。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年可以用来等待,用来接受伤害?三十年,无论多么不可饶恕的孽情都值得让人同情了。更何况,谁没有过懵懂的青春?谁没有过绽放的季节?周朴园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更不是一个圣人。当浪漫的爱情必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退步的时候,他仅仅是舍弃了浪漫啊。也许,这在“唯情主义”的琼瑶论者们看来,这无疑是应该受到惩戒的。传统的中国社会自古就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忠贞不渝,周朴园的受谴责处就在于他违背了这一传统,再加上他资本家的特殊身份,这就更之他“罪不可赎“了。然而,我们是逼问周朴园的感情,不在于褒贬他的阶级身份啊!
如果说三十年对逝者的祭奠都不能博得我们的大度的话,那么,时下演艺圈中朝秦暮楚的乱始乱弃我们又该怎样来批评呢?又有多少有志之士抛妻别子成就个人“梦想”呢?家庭和事业究竟孰为先?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定论的问题。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戴上阶级论的眼镜来分析人物,又有过多少“以人为本”的关照意识呢?
对于剧中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前后态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是其“丑恶嘴脸”的彻底暴露。我不以为然。试想,一个极度自负要强、事业有成的周老爷竟然整整三十年不知道自己痴恋的女人的生死,而这个女人一直都没有再来找他,自尊心该是受到了多么大的伤害啊!可是,一旦三十年后出现,和那个自己日夜痴恋的“镜中人”却突然之间出现了那么大的反差,这叫他如何接受?这难道不是对三十年来自己苦情的一分嘲弄吗?现实中难道我们就没有过宁愿祭奠美丽的梦,而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真的情况吗?而为何类似的经历到了周朴园身上我们就上纲上线了呢?这真的一点都不人道啊!也许有人会说,那你周朴园为何没有深深的赎罪啊?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可以先“罪”而后“赎”的话,那该有多少人可以为自己找一种借口啊!而周朴园偏偏就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要的就是别人对他的顺从啊!但我们就能够据此否认他内心的煎熬的真实性吗?多少人从不在人前言一个“爱”字,但我们就能因此否认他心中无爱吗?
曹禺先生在《雷雨?序》里,曾多次提到宇宙人生的残酷性:“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喊也难以逃脱这黑暗的坑。”他还说,《雷雨》所显示的,正是“宇宙里斗争的‘残忍’与‘残酷’”。在这“黑暗的坑”中“斗争的‘残忍’与‘残酷’”,显然构成了剧中一种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悲剧情节,那么,周朴园是否也是“悲剧“之一呢?而这种”悲剧“,我想则正是我们后来者强施给他的精神枷锁啊!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诚然,一段孽情,曾经使一个如花朵般燃烧的少女的生命枯萎了,但是,另外一个生命呢?无论是“虚伪”论者,还是“慰藉”论者啊,请不要忽视了周朴园不设防的感情!
对于周朴园的感情世界,我以为,周朴园之错,错在其资本家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