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坚决制止低俗炒作行为》教学反思
[ 2011/4/14 10:26:00 | By: 瓜哥 ]
 

我的教学反思

 

当初选这篇课文,不是因为“寡人好色”,而是觉得此文官气十足,加之红卫兵式的简单粗暴文风,学生应该能多做文章,另外切入角度很多,也便老师发挥。但实际上课却效果不佳。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调动学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甚至可以说是教学最高的艺术,观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享受也在这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有效教学观深入课堂的今天,在基于学生的学的课堂教学理论的附中课堂。我当然深知调动学生的重要性,只是我平时就没有细心做这一方面的工作,更没有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于是我的课堂一直缺少学生大量的主体活动。廖校长听我几次课,共同的一个感觉就是,学生调动不起来,“高中学生基础差,上课发言不积极,如何调动,难……”我还记得校长如此点评。校长是在指出一个客观事实,也有为我开脱之意,于是,我也就满足于现状,不再去深入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问题。

我是班主任,知道这个班的学生的确是难调动。他们大都习惯于听而不是踊跃发言,自信心严重不足,可能平时上课没有其他老师听课他们会自然一点,还有不少的活跃分子,而一旦出现这么大的阵仗,他们就不敢说了,生怕错了被人笑。从高一开始她们就这样,不敢大大方方地出现在镜头里,出现在公众面前,为此,高一高二我还开过两次班会,专门给她们打气,鼓励她们露出自信的笑容,但想一下子有明显的效果,的确不容易。下课后好几个同学把他们写的评论交给我看,尽管写得也不是很好,但毕竟写出来了,可已经下课了呀。我笑了笑,当然只能笑了,上课锻炼的机会你们为什么就没胆了呢?要知道,这也是学习,也是体验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比学科知识更重要的体验性心得,是你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再加上我平时也不习惯表扬学生。我一直认为,做得对是你应该的,没什么值得表扬的;做得不对才是不应该的,做老师的职责,是帮助你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我对赏识教育也一直不以为然,对那些廉价的表扬嗤之以鼻。所以我平时教育中批评较多,表扬太少,学生都习惯了一声不吭地接受,想让他这个时候在课堂上表现出个性与风采,谈何容易?对此,李建辉老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的批评,也过直白,不利于孩子学习积极的保护。比如,有学生阅读过程中没做书间笔记,教师巡视时,如果站在那些书间笔记做到好的同学身边,大声表扬他,甚至把书间笔记举起来让大家看看,这可能在激励他本人的同时,也鞭策那些做得不好的孩子。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学生‘不买账’的尴尬;对此,责备无济于事,发现并想法呵护孩子学习积极性,才是正理。”

其实,我也很苦恼于这个问题。伍建兴老师曾特地借我一本书《怎样和学生说话》,告诫我要注意讲话的艺术性,别一个直炮筒子,还语老师呢。但我还是没有大的改变,所以我的课堂上学生也许可以默默地进步成长,但没有多少展现个性发挥特长的空间。自信心缺失,既有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的因素,还有老师没有积极扶持,在后面用力推动的原因。看来,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勇于表现自我,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次,是一直困扰我的关于公开课性质的问题。公开课究竟是展示师生的风采,还是展示原生态的课堂,让未知的生成成为特色,一直都有这样的争议。一般来说,公开课就是公开课,它提供某种程度的借鉴与激励,或者说具有示范意义与启发作用,理应比平时上课标杆更高,应该有亮点,应该体现新课程的特色,或者体现老师的个人风采,这才是公开课、观摩课的意义。记得我刚到附中时,领导就这样对我说,观摩观摩,就是多磨然后让人观,否则示范的意义从何而来?来广州十多年,也听过各种层次的课,展示的性质都比较强,也是有道理的。其实,学校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应该说也有这一性质,既是有效教学的研讨,就不应该是原汁原味的常规课,而应该带有某种特殊任务,课也就应该上成研究的样子。

反观我自己,从教这么多年,我一直都主张原生态的上课,反对做戏,因为我教书是让学生有所得,不光是知识,做人也能有所得,而不是做给领导同事们看的。我以为,学生最反感的也是老师“做”,所以,我平时是怎样上课的,展示课也怎样上,至于生成的是什么,上成什么样的效果,就让大家评说吧。上一节成功的课,赏心悦目的课,我的追求一点都不少,但能力有限,不能强求,更不能“做”。从生成的角度看,李威德同学的“现丑”也许是更有意义的事,尽管在设计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也会是一个问题,毕竟只是一个划分段内层次的小问题,他的回答的确让我大感意外,但我也觉得这恐怕是非常值得的,因为这是在暴露知识学习的缺陷,如果没有这一环节,这一知识上的问题还不会暴露出来。

具体到这一课上吧。本来选这一课,就是因为教学中可做文章的地方比较多,不管是语言还是逻辑,师生发挥的余地都很大,完全可以集中时间与精力,造出一两个亮点,但我就是什么都不放心,结果上成了一节最传统的课,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课文理解,层次划分,论证方法,习题处理,然后才是拓展训练,把一节课塞得满满的,什么都想顾及,当然没有重点,也不会有亮点,学生最终也不会有真正的收获。相比之下,陈立德老师的切入就很有特点,只抓一个切入角度,不计其他,这才是选修课的上法啊。检讨自己,可能教学时间长了,锐气少了,凡事总希望考虑周全,总想全方位培养学生,结果肯定就是什么收获都没有。老师一语中的:这是一堂回归传统的课。 “从新课程三维目标、文本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想,到教学进程,真可谓中规中矩,似乎不敢越雷池一步。对此,我以为,既体现了老师教学的长处,又表现了他的不足。如此按部就班,没有意外,也很难有师生互动碰撞的教学火花,也很难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换言之,这是一堂让人失望的课,没有达到研究的目的。

另外一点体会是,作为语老师,提问也是一种艺术。老师也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我豁然开朗。这篇课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似乎就不如你觉得朗读这篇课文,最好请新闻联播的播音员,还是请小品演员赵本山?为什么?更能贴近生活,便于交流。另外,上课的指令一定要清晰,不要让学生去猜老师的用意。比如我特意给学生补充的那些个香艳无比的词,其实是一种暗示,希望他们能转换一下语言风格,用反语讽刺的笔法来重新写一段,可也许我指令太不清晰了,让学生来猜哑谜,当然她们就不明白了,毕竟还是一群很稚嫩的孩子,于是一个本来很简单的改写任务10分钟都无法完成。这不是学生水平的问题,完全是老师没有说清楚,没有将自己的教学意图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告诉学生,学生不知道怎样写才能让这个挑剔的老师满意,或者说怯场,所以课室才会冷场。

教学是一门艺术,永无止境。而我,还没有入其法门,还有很多很长的路要走,诚然。

 
 
  • 标签:教学 反思 公开课 
  •  
    Re:《坚决制止低俗炒作行为》教学反思
    [ 2011/4/14 11:14:00 | By: hlc(游客) ]
     
    hlc(游客)其实都是中国应试教育惹得祸,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茫然的接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学了有什么用。我觉得可以经常让学生讨论一些比较有趣的话题,然后让他们写篇论文来总结自己的讨论结果。例如一些社会问题等。


    华伦次
    holance@live.com
    以下为瓜哥的回复:
    你说得很对。我们的教育的确有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与思想现状的问题,所以学生才会比较茫然,或者麻木。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