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推荐)重点学校政策
[ 2011/9/29 11:01:00 | By: 瓜哥 ]
 

重点学校政策

 

按:重点学校,国人再熟悉不过了。我国的重点学校与其他国家在自由竞争之下自然形成的名校不同,许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里,为了国家发展经济或者特定阶层的利益,通过行政权力人为地集中教育资源形成的贵族学校。直至现在,家长们送礼跑关系、一掷千金,方法用尽只为挤进名校。当然,我们无法苛责家长们的争先恐后,因为几乎没有谁甘于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但这并不意味着,重点学校的存在是合理的。

 

30年:教育公平被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所压倒

50年代初,中国开始全面移植苏联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急需高等教育人才。当时教育资源有限,要更快为工业培养人才,面临着选择:是即先普及教育,为更多民众提供教育机会;还是牺牲部分民众的教育机会,先集中资源提高部分学校的质量,快速向高校输送合格生源?那时领导层选择了后者。

1959年,总理周恩来在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说:在各级全日制的学校中,应该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个经常的基本任务,而且首先集中较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以便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迅速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提高。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是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

196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明文规定,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的数量、规模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保持适当比例,高中应全部包括在这类学校内,与高一级学校形成小宝塔,并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

这种集中资源建学校的思路,早在1952干部子弟学校的建立中有所展现。干部子女学校也是先集中经费,建立设备精良的学校,但又与重点学校有区别,它只向达到一定级别的领导子女开放,可谓让领导子女先跑。这只是建国初期干部阶层拥有特殊利益的冰山一角,彼时的中国,并非如一些人所想象的是一个官民平等的社会。

关于干部子弟学校,1952年,政务院颁布的《干部子女小学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及团体得根据需要,设立干部子女小学干部子女小学的设置、人事配备、经费,由设立机关或团体负责解决,如限于人力物力不能招收全部机关子女时,得依干部的职务、工作年限、待遇等条件优先录取一部分;对烈士遗孤,应给予特别照顾

1952年底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四大区的不完全统计,共有干部子女小学42所,学生13 084人,教职员工2 975人,他们只对本系统的干部子女开放。

干部子弟集中了大量资源,自然比其他学校优异。譬如编制,干部子女小学学生与员工之比为61,而一般大城市小学的这一比例为281,农村小学为351

此外,京城贵族集中一起在上学,一下子就将这一阶层的生活状体集中呈现出来。当时许多家长用小汽车接送孩子。据19541211日(星期六)北京6个干部子女小学的不完全统计,接学生的小汽车共359辆次。(《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杨东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由于干部子弟学校,用民众钱办学却只向领导开放,加之学校呈现出来的贵族生活,招致民众不满。195510月,中央决定取消各地干部子弟学校。

其实,干部子弟学校不是建国后的产物,其历史可追溯到延安时期的办学经历。战争时期的延安即已出现等级化教育。譬如,当时成立的保育院,就是采取供给制方式重点包办党、政、军托幼机构机关幼儿园。保育院不是所有干部都能享受的,需要一定的级别,并按级别区别对待:边区保育院看护儿童需要核查父母的干部身份和工作单位,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孩子父母身份不同,所得待遇差别很大,连孩子母亲的补贴也有很大的差别,内部分化严重。

文革时,社会混乱不堪,教育领域则是奇怪的混合:一方面是知识无用论”“反智主义盛行,另一方面,农民教育得到普及和发展,重点学校制度也被取消了。

30年:重点学校继续泛滥,农村学生宁愿打工

文革结束后,领导层开始大力发展经济。这与50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大体方向,经济和工业化成为主导,而领导层的选择也并无二致,教育公平再次被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所压倒。

1977年,邓小平作了一系列关于恢复高考的讲话和批示,几乎每次谈话和批示都提要建设重点学校,前前后后约14次。譬如,1977512,他说: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

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邓小平又说: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但是,同样明显的是,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提出要早出成果,早出人才,要求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

1978年,教育部制定《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提出全国重点中小学形成小金字塔结构,并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由此形成国家级、省级、地级、县级的重点学校层层重点的格局。

重点学校主要分布在城市。1982年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8所重点中学的调查显示,城市243所,占70%;县镇98所,占28%;农村7所,占2%。其中7个省、直辖市的农村没有一所重点中学。

政府对重点中学建设,主要以增加重点中学的附加经费。有学者对某地调查统计得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在生均教育经费上虽有差别,但并不严重,差别主要来自附加经费。1989年至1996年,该地区3所重点中学共得到855万元附加经费。1996年的500万元被用于为一所重点中学修建运动场。而普通学校却没有得到任何附加经费。仪器设备的投入,每所重点中学所得几乎等于9所非重点中学设备费总和的9倍。

重点学校政策实施不久后,负面影响就日渐彰显,择校热”“应试教育被国人所诟病。教育主管部门开始认识到重点学校政策的弊端,于是先向义务教育开刀。1986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首次规定:积极而稳妥地取消初中招生考试,并按学籍管理规定,凡准予毕业的小学生就近直接升人初中学习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但没有细则解释如何就近入学。 虽然这时国家没有正式文件取消重点学校制度,但是推行小学初中就近入学,在客观上是改革重点学校制度的尝试。

政府推行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无疑是好事,但是实际效果不如预期理想,因为它不是解决教育均衡的手段,反而其实施的前提是学校之间发展均衡。在学校差距极大地前提下,但凡有经济能力的家长们不会听天由命甘于让自己的孩子被分配到的学校的。

此外,教育部门还继续集中扶持重点、制造重点,扩大学校之间差距。

19957月,国家教委下达《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决定在2000年以前分批建设并评估验收示范性高中,其思路依然是建设重点中学的思路。

对于重点学校的一个质疑就是,是否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这种质疑是有事实根据的。譬如,重点学校要从现有体制取得经费,渠道之一就是共建费。政府、企业或机构资助一笔不菲的费用,学校提供学额作为交换。此举将权势部门子女的择校费转化为公款,不需要家长自行出资,对学校也十分安全。譬如当时有调查显示,1996年福州市某重点中学初三的一个班中,科级以上干部的子女28名,占56%。(见彭在羹《重点中学干部子女增多的忧虑及对策 》,教育参考,1996年第六期)

此外,2003 年下半年至2004年初,学者杨东平等人对北京、苏州、宁波等10个城市调查显示,优势阶层(高级和中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子女约60%在重点中学就读,而低阶层家庭的恰好相反,约60%子女在非重点学校就读,如果再考虑各阶层的人口比例,这种差距还更大,上层子女进入重点中学的入学机会比低阶层子女要高得多。

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虽然法律已有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也有具体要求,但不少地方在具体操作中仍然乔装打扮,偷梁换柱,办起了所谓的示范校实验班特长班等等,重点校、重点班实际上是名亡实存。 新《义务教育法》禁止办重点学校,效果甚微。

2006年调查显示:60%农村孩子不再继续读高中

重点学校政策催生择校热”“应试教育,这已是老生常谈了。近期,媒体报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比例在下降,编者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学子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高考。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涂猛在2006年曾透露,据青基会调查,60%以上的农村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不能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而回乡务农或外出打工。这大大地缩小了农村地区的优质生源,使很多优秀的农村学子在初中毕业后就与名校无缘。

现状:农村孩子如果去了一个差的学校,宁愿去打工

为什么他们不继续读高中呢?《长江商报》曾报道一所农村高中的典型衰落过程,从中可以一窥究竟:初中毕业生数量锐减,上当阳一中要交高额费用,考上名校的比率逐年下降,大多数学生选择去南方打工。最近几年,河溶高中能招到的学生数量,只有高峰时的三分之一,市区学校网罗走了全市中考成绩在前两千名的考生。近两年来,河溶高中考上一本院校的学生数量一直为零。而在最风光的时候,河溶高中每年能有数十人考上一本院校,其中不少人考上北大、北师大、武大、华科、南开、西安交大等名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这几年,城乡中学的办学条件差距越来越大。优质教育资源基本集中在城镇,我们这里当然无法比。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生源质量、效益方面的差异在逐步增大。

更要命的是,孩子们都不想读书了。读书无用论在这个县城的大多数农村蔓延。上当阳一中,在当地是大多数农家孩子的梦想,这个在村民看来才有点城里模样的学校,一般只招尖子生,大多数农村学生去不了当阳一中。再加上这几年河溶高中考上名校的比率在逐年下降。大多数学生想,去了一个差的学校,毕业后又不好找工作,他们宁愿在家长撺掇下,选择去南方打工。

结语:重点学校制度最不合理之处,在于把本应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分成三六九等,教育资源优先向重点学校倾斜,普通学校却严重匮乏,用全体纳税人的钱办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

 
 
  • 标签:重点 学校 公平 精英 差距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