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推荐)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诸文 
[ 2011/10/10 10:19:00 | By: 瓜哥 ]
 

今日乃辛亥百年纪念日,它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既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也存在于平凡的社会生活中。如何纪念辛亥,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然,政治行为除外。

 

辛亥!辛亥!

    公元1911,岁在辛亥。

    这一年,蒋翊武等人将振武学社更名为文学社。这不是一次风花雪月温情脉脉的聚会,文学的幌子下,是革命的潮流。此时的主角,在这一年还有更重要的戏码。

    这一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尽管碧血黄沙,孙文囿于广东一省的举事屡战屡挫。革命的主张貌似趋于边缘孤立。而半年之后,一切价值重估。

    这一年,四川保路。清廷的国有化,罔顾契约,与民绅争利,遭遇反弹,惟知以枪杆子弹压,然则愈压愈弹。若无巴蜀之变,革命破局必当延后数年。

    这一年,武昌首义成功。南方诸省纷纷独立,半壁河山易帜。南北对峙,边打边谈,终促帝制终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七十年顿挫彷徨,至此闯出一个新方向。只是这个新方向,当时便有人视为洪水猛兽。

    如果没有后来事,一时一地的风云,只会掀起漫天迷雾。对时代下一个定义,给历史出一个答案,都显得无比艰难。

    这一年,局势丕变,疾风暴雨,快马加鞭。历史驶入了快车道,拖拖拉拉的半吊子宫廷改革彻底输牌,毫无诚意的假惺惺政治承诺也完全破产。

    这一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延至华夏。民主、宪政、约法、权利、制衡、自治……崭新的话语下有崭新的命运。

    这一年,风雷激荡,明争暗斗,激烈交锋。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各支力量厉兵秣马,各种主义跃跃欲试。欲望与理想交织,旧时代与新格局相叠。

    辛亥岁末,清帝退位,诏书有云:人心所向,天命可知……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而亲拟诏书文本的张謇,却在日记里写道:此一节大局定矣,来日正难。

    果真来日正难!缔造民国实属不易,建设民国更是难上加难。

    爱新觉罗氏被赶下了龙椅,袁氏却又迫不及待想重新坐上。内有杨度献策: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外请古德诺助威:民智低下之国,其人民平日未尝与知政事,绝无政治之智慧,则率行共和制,断无善果。

    中央权威,政党轮替、社会秩序、元首更迭,军队归属。种种问题喷涌而出,政治框架无力解决,只有诉诸武力相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北伐统一。轮到国民党建设民国,独裁之性质,无容争辩。甚至直言:独裁政治的兴起,替代民主政治的衰弱,是近代政治的趋势。并称:在今日的中国,独裁的反面,决不是民主,而是多裁和割据。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想国人不敢想,为众人不可为,从君主走向民主,首先是为中国的连绵历史划下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在分水岭之前,是三千年来朕即国家的反民主大传统;在分水岭之后,又绵延三、四十年蒋氏大权独揽的伪民主小传统。恰恰是在这样的两段历史当中,辛亥革命关于造共和赋民权的理想与热望,才尤显真切与赤诚,才尤显珍贵与高度。

    1851年,是另一个辛亥。其时的中国,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继而席卷江南,掀起了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场以拜上帝教为动员资源、宣称要建立人人平等之地上天国的农民起义,却迅速迷失在了争权内讧与奢靡腐朽之中。比之其敌手清朝廷,太平天国还建构出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个人崇拜与等级制度。这是一场未曾走出历史循环的抗争。

    辛亥!辛亥!60年未必成为一个周期,100年也只怕不足以作终极总结。

    但两岸多有共鸣者,那些对伟大民族复兴有信心、对现代文明存信仰的基因,看似脆弱,却蓬勃向上,顽强生长。

                                                     《南都》社论

 

 

辛亥百年遗产:几个层面的观察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近代中国的发展非三阶段而是两条线

    过去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许多细节不甚了解,予以辨析绝对是必要的。但是过去对这段历史的大背景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描述,这恐怕更应该反思。

    例如,过去人们常从中西文化碰撞的角度看近代史,于是流行一种三阶段的叙事:洋务运动时国人热衷于船坚炮利,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辛亥国人由改良而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而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则达到最高层次,开始改造国民性,学西方的文化了。

    这种把文化列为最高层次的三阶段论反映了一种文化决定论的观点。但它未必符合事实。笔者曾指出:其实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国人对西方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共和民主制度产生羡慕,并不晚于国人重视器物层面的船坚炮利,而像刘锡鸿那样反感西方器物,却对西方政教私下称羡不已的现象也并不罕见。但是,最为重要的反证应该是太平天国:作为基督教这一文化在华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件,太平天国早在洋务运动之前就震撼了神州。今天的新儒家常责怪民初新文化运动反儒。其实太平天国对儒家文化的极端排斥和禁毁,对基督教文化的狂热信仰和推行,都比被今人称为激进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要激烈得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平天国在器物制度两方面却没有什么进步可言。

    我把选择什么称为文化,而能否选择称为制度,我以为这样的理解是符合人们常识的:爱吃中餐和爱吃西餐是文化之别,但饮食自由和饮食管制是制度之别;信基督和信孔子是文化之别,但信仰自由与神权专制是制度之别;拥戴圣贤和拥戴能人是文化之别,但是否有权选择拥戴者(是否民主),则是制度之别。从这个角度看,太平天国文化上以耶排儒,制度上却实行中世纪式的神权专制,是典型的西化而非现代化运动。

    30多年后的义和团,奉旨造反,大闹京师,对与西方有关的一切,从文化制度直到器物全都一锅端了。但是,如此激烈反西化的义和团运动对于弘扬中国文化起了什么作用?哪怕就是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文化保守主义,在庚子狂潮中得到了一丝一毫的支持吗?义和团请来各种神仙,从太上老君、黄连圣母、伏魔大帝、洪钧道人直到念咒语,法真言,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可谓有奶便是娘,但从来没提孔孟,更没人提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满口怪力乱神,噤声道德文章就是这个运动的特点。文革时有人把义和团列入历史上劳动人民反孔斗争之列,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义和团反西化却不尊儒,整一个荆轲颂秦王的活剧而已。

    于是,从金田起义庚子国难,中国历史经历了两个大拐弯。同样以专制制度为基础,太平天国要以基督教扫除孔孟之道,实现中世纪式西化,而义和团要以各洞诸神仙扫除基督教,实现怪力乱神式本土化。洪秀全们要把西方中世纪的人权标准强加于中国人,而老佛爷慈禧则绝不允许中国人试试西方现代的人权标准。文化资源一西一中,反现代化的制度取向却如出一辙。值得注意的是:在两者同样排斥西方现代文明的同时,两者对儒家的仁义道德也并不感冒:天朝把孔孟之道斥为妖书而禁绝,神团则恰恰以怪力乱神的妖言来排斥孔孟之道。这样看来,现代文明与孔孟之道在这两场灾难中与其说是敌人,倒不如说更像难兄难弟了。联系到后来的一个时期天朝与神团都被当作两大高潮而捧上云霄,而当时恰恰也是西方的宪政法治与孔孟的传统道德两者都扫地以尽的年代,岂不令人深思?

    显然,与三阶段说相反,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更像是两条线:在一条线上人们不断地折腾文化,不断地在西化反西化之间反复。太平天国搞西化,义和团反西化,新文化运动再一次提倡西化,但当时的反传统按王元化先生的说法却是反儒不反法。到20世纪下半期又再次大力反西化:开始反资本主义”(欧美),接着反修正主义”(苏俄)文化大革命原说是封资修一齐反,看来是要彻底虚无了。但是到了文革后期忽然大搞反孔扬秦、批儒捧法,出现全民读《韩非》、全面大专政的奇观。到了改革时代,先是拨乱反正,出现荆轲刺孔子西化大潮,后来又三十年河东,形成荆轲颂秦王传统热,一直到现在。

    既不西化、也不反西化的辛亥革命

    与此不同,另一条线就没有这样折腾,但也充满了坎坷。那就是制度上的现代化变革,尤其是政治制度的现代化。鸦片战争后就出现了以三代喻西方,希望摆脱秦汉以来的大盗-乡愿之制,实现古儒天下为公理想的呼声。到了戊戌,开始了以孔子改制为舆论准备而以学习西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运动。但是,中国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尊,财富归诸一人”(刘锡鸿语),此种体制下的既得利益集团不容改革。他们的倒行逆施不仅断送了体制革新的一次机会,而且直接导致了庚子国难。

    经历了西化而非现代化的太平天国和反西化但并不尊儒的义和团,这两场文化方向相反、制度基础却类似的武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后,辛亥时代的国人明白了:中国之病不在于文化,而在于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比戊戌变法要激进,但两者共同点都是针对制度而非文化。笔者以前曾把戊戌以前的改革思潮称为反法之儒引进西制以排秦救儒的尝试。到了辛丑国耻后,辛亥革命前,由于国难日深,也由于日本变革的影响等原因,人们对反法之儒的兴趣渐消,而学习西方,实行宪政、革命成为思想界关心的重点。但是那时也并没有反儒非孔之说。

    辛亥前中国经历了基督教迅猛发展的时期,很多人成了教民。辛亥时期的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中都有不少基督徒,尤其是革命党,从1883年就受洗入教的孙中山,到武昌首义功臣孙武、吴兆麟、蔡济民、熊秉坤、彭楚藩与刘复基,据考证都是基督徒,甚至还有基督教中国籍神职人员和司牧组织也积极参与了革命。但是,无论革命运动或者立宪运动,本身都并无宗教色彩。孙中山的著作中经常称引天下为公之类的儒家经典,革命党人中也有章太炎这样的国学大师。更有甚者,投入革命的还有号称革命和尚的释太虚和苏曼殊、铁禅等佛教徒,在宁波等地,一些寺庙还组织了僧军参加革命。可以说,当时人们关心的是专制还是民主,而对信基督、佛陀还是信孔孟并没有看得多么对立。

    辛亥革命时期是民族主义高昂的时代。革命党人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满兴汉,而立宪派的民族主义比较重视国族意识,强调在列强瓜分危险中追求中国的自立。但是无论反满兴汉还是国族自立,当时都没有被与尊崇或禁绝某一宗教、某一信仰或思想流派混为一谈,很少有人认为信基督还是信孔孟与爱国还是卖国有什么关系。当时作为民族认同象征的主要是一些符号化的文化,尤其是所谓汉衣冠。从革命前的剪辫易服开始,恢复、振兴大汉衣冠的呼声一度高涨。武昌首义后的军政府门卫穿起宋代武士装,钱玄同则在浙江军政府任职时穿上他特地考证出来并自制的深衣玄冠去上班。但这一切都出自自愿,出自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当时并没有什么人主张实行民间服装统一或服装管制。而他们透过这些认同符号凝聚民族意志后所要实现的,则是每个国民的利益、自由、公民权利和国民整体(国家)的对外主权,而不是什么宗教、学派和思想的至高无上地位。同一个人,身穿汉衣冠,信仰基督教,弘扬自由民主,学术上热心国学研究,政治上为国人内争人权、外争主权,都是完全正常的。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太平天国与义和团都有反思,但几乎没有人喜欢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也没有人欣赏洪秀全的拜上帝天国,尽管孙中山等人都是基督徒。而对于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辛亥时代的人们批评就严厉多了。尤其是革命党人,既反感扶清也鄙薄灭洋。邹容在《革命军》中抨击道:义和团属于野蛮之革命,它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睢,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为国民添祸乱。鲁迅则认为义和团起事康有为者变法不成作为反动的倒行逆施。蔡元培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

    显然,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晚清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在经历了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两次文化浩劫之后,辛亥革命成为一场纯粹的制度革命,它既无西化色彩,也无反西化色彩。它不去刺孔子,更不颂秦王,而就是要改秦制。它追求的就是民主共和的普世价值、是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现代化)

    辛亥之后:民国历史的正反两面

    谈辛亥革命的意义就不能不提到以辛亥为开端的民国时期。但如果说中国人无论两岸对辛亥革命基本都是肯定的,对民国的评价可就天差地别了。

    应该说,这两种极端的评价各有其事实依据。一方面,辛亥以后的民国时期,给人以兵荒马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印象。事实上从清帝逊位到二次革命、护法战争爆发,辛亥革命胜利的喜悦几乎倏尔而逝,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战争、革命、抗战、内战,整个民国时期严格地说没有真正的和平岁月,黄金十年也不过是战乱较少而已。而这十年之后就出现了毁灭性的连续12年大规模战争。于是有人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多灾多难时代的开端

    这种说法,显然是过分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大乱,没几次比清亡后的灾难小。辛亥革命所追求的宪政民主本来就是要终结这种治乱循环的周期性灾变,但革命尚未成功,王朝周期律就仍然起作用。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清失其鹿最后是国共逐之,我国传统时代改朝换代都这样,未必是搞了共和之过,更不是由辛亥革命开端的。用传统的说法:清祚已历270年,气数已尽,没有辛亥它就能传承永久吗?事实上太平天国战争就意味着清朝已经进入末期。我国历史上的王朝要么在大规模民变中直接崩溃,要么民变被镇压后,镇压者成为军阀寡头,王朝演变成群雄逐鹿状态。黄巾之乱后的东汉、黄巢之乱后的晚唐就是如此。晚清也同样,太平天国之乱后从湘、淮成系,发展到庚子时的东南互保,再走一步不就是各省独立?本来已是末世趋乱,民国不过是未能止乱、以真共和替代这种王朝循环而已,遗憾应该,苛责则不必。

    以宪政取代专制是政治现代化的逻辑必须,但宪政之路不好走。世界史上封建传统的民族(如欧洲、日本)通过君主立宪实现宪政的成功率较高,而像中国这种中央集权帝国,君主立宪少有成功。立宪不成,革命发生了,其中因素很多,后人也没有必要强分对错。实际上那时立宪派与革命派也没有过去说得那么对立。过去为鼓吹革命就要痛骂立宪,现在有人为肯定立宪又痛骂革命,同样都是片面的思维。欧、日各国走君主立宪之路,也未必一帆风顺。最顺利的英国也折腾了几十年,日本就更不用说,明治维新下面的大正民主昙花一现,很快演变成军部专政,不要说给日本,给世界都惹下大祸,后来还是在美军占领下回到宪政之路的。中国辛亥革命后宪政没能扎根,重演了历朝的乱世,所谓宁作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说是水深火热也不为过,这是一个面相。

    但是辛亥以后的中国进步,这就是民国史的第二个面相了。政治上虽然没能建立成功的宪政,但也播下了种子。经济上在战乱不断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从清末到民国时期最高水平的发展速度至少不比同一时期完全处在和平中的印度慢,应该说也是很难得的。尽管这个最高水平未能维持,到民国末年又因毁灭性战争而崩溃到废墟状态,但以此种战争废墟来抹杀整个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是不公平的。外交上从南京政府改订新约收回利权革命外交到因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尊重,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强之一,当然更不用说当年新文化的风起云涌和传统国学的云蒸霞蔚,这也都是事实。

    尤其是民国时期尽管兵燹不断,天灾人祸深重。然而与历史上乱世人口往往要损失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民国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人口乱世增长。民初到抗战前人口增速超过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据侯杨方推算,1911-1936年间全国人口从4.1亿增长到5.3亿,年均增长率达到1 .03%.尽管抗战时期又一次导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达5.4亿。

    独立自强:民国历史的第三面相

    除了以上两个面相,还有耐人寻味的第三个面相:它始于民国,但它确实体现了一种从民国以迄于今的连续性。

    传统上我们对于旧社会有个官定的说法,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半殖民地意味着半独立,而半封建意味着半资本主义。按通常的说法,1949年以后半独立变成了全独立,半资本主义却没有变成全资本主义,而被国家社会主义体制所取代。

    摆脱半殖的过程:1928年开始的改订新约,收回利权努力虽然阻力重重,仍然取得进展,如实现了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列强竞相废除租界和在华特权。抗战末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战后中国军队入越受降与法国抗衡,支持越盟坐大;控制了中缅边界的果敢与“1941年线外大片地区,更不用说收回台澎,我国对南海诸岛的控制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1949年后,我国恢复和平,大陆统一,国力逐渐增强,这都为进一步强化中国国家权益和国际地位创造了重要条件。

    至于半封建,经济上如果指的是土地集中和租佃制,那么它在民国时期一直处在逐渐萎缩中,除国共两党激进程度不同的土地政策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兵荒马乱和土地负担沉重也使得地主经营困难、土地趋于分散,而且分散的程度可观。说到半资本主义,从甲午战争到抗战前它应该说有了相当发展,当时洋务型的官办企业在萎缩,而外资和中国私营企业(即民族资本)成长很快,抗战前已占工业资本的94.2%.尽管外资与民族资本在政治方面被赋予不同意义,但它们经济性质相同。而国营企业(时称官僚资本)仅有5.8%的份额。

    但抗战开始后就发生了转折:战时国家垄断和资源委员会经济扩张,民营企业战争中损失惨重,外资中的西资外撤,日资(敌产)和未内迁的沦陷区民营企业(战后大量被指为逆产)被没收,这些国进民退政策使国营工业在抗战结束后已占工业资本的一半,超过了外资与民营,这意味着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上述趋势中,从半殖民地走向独立自强应该是公认的进步。

    关键词:认识辛亥的一些逻辑关系

    1.“细节大局的关系

    通过细节辨析来质疑宏大叙事是个很好的办法,但也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弊。如辛亥革命,就不必回避宏观。归根结底,论述重大历史变革是不能不考虑宏观背景和宏观进程的。

    2.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主要是价值观和智慧积累方面的,历史不能给我们开出现成的药方。而现实的主张也不能用于剪裁历史。不能现在主张和平改革就一定要否定晚清的革命,就像改革前主张继续革命就要痛骂晚清的立宪一样。今天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身份评论革命,并不是为了指责当年的人们是阿斗,而是为了我们自己不要变成事后阿斗。历史不能轻言必然必然不,已经发生不等于必然发生,没有发生也不等于必然不会发生。我认为清末和平立宪可能性很小,辛亥革命不能否定。

    3.不能只破不立

    实事求是看历史,要建立自己的叙事体系,不能只是把历史弄成一团乱麻就完了。

    4.关于革命

    人们常认为由王朝到共和是革命,而由王朝到君主立宪就是改良,而且人们似乎都认为,深刻的变化肯定是剧烈的,实际上,历来变革的深刻与否,与变革方式的惨烈与否都是两回事。

                                                 著名学者   秦晖

 
 
  • 标签:辛亥革命 纪念 反思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