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故土苍茫(上)
[ 2012/2/17 20:59:00 | By: 瓜哥 ]
 

故土苍茫

说来也是不孝,来广东十二年,这是第二次寒假回家乡。买了大年初一的高铁,辗转坐的士,没有耽误一分钟,武汉至仙桃至西流河,用了6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当天晚上就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见到我,老父亲比我还激动,我分明看到了他老眼里的泪光,和微微哆嗦的双手。真应了那句话,游子回家就是最好的礼物!

父亲给我做饭,我看了一下,一碗鱼杂,一碗木耳汤,两块腐乳。我的心一沉,不是嫌不好,回到家乡,吃一口白饭都是香的,要知道,这是大年初一,父母亲就是这样过年的!身为儿子,我惭愧啊!

母亲身体不好,眼睛看不清东西,腿脚也不灵便,早睡了。打好地铺,和父亲聊天,说自己的生活与感悟,问他们的晚年生活,谈家常与人情世故,到十一点才关灯睡觉。

但我还是睡不着。这里说是老家,其实完全陌生,除了读书路过几次外,还当真不熟悉。祖父年轻时从这里搬到沙湖纯良岭,父亲晚年从沙湖又搬到了西流河,说是叶落归根。我心里隐隐作痛,都是因为我这个儿子混得不好,没能给他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让他失望。也是,人总应该是越活越精彩,哪能折腾了一辈子还是回到原点呢?想到此,我心里倍感沉重。半夜寒气逼人。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出门一看,真的如父亲所说,人气比较重,虽然没有什么规划,但前前后后的房子非常多,比冷清的沙湖好多了,尤其是这里熟人亲戚要多一些,可以有个照应,我心里才稍感安慰。

按照父亲的安排,我先到大哥家。坐上本地三轮“麻木”,10多分钟就到了何帮村。农村还是老样子,格局我完全熟悉,门前的小河到了冬天照例会干涸,偶尔会出现一汪清澈的水池,门前屋后都种上了树,偶尔还可以见到柴草堆,小鸡安闲地踱着步,连那个什么臊臭的猪圈也格外亲切。不过,也有了一些改变,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不再泥泞难行,尽管不是很宽,只能容一车通过;尤其是村子里停了不少的小车,看那档次似乎还不算低,也不知是不是从外地回来的。看来农村的生活水平的确有了一些改善。

我到的时候,大哥应该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和大嫂正在后院准备早餐。大嫂除夕晚上摔伤了手,什么都做不了,就指挥大哥做。十多年没见面了,大哥今年都50岁了,头发也白了,做事慢条斯理,不像以前那样风风火火了。

叫上从深圳回来过年的侄子,四个人就在厨房里吃饭。各种各样的卤菜热汤摆了满满一桌,不止十碗。我不经意地对大哥说了一句,你这里才像过年。大哥看了我一眼,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

吃过了饭,乘他洗碗的功夫,我前后打量了他的家。他的家就是原来的农村信用社,前面是一幢两层四间的房子,后面是一个三间房的厨房,再后面是一片很大的菜地,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占地应该接近一亩,平时就是他们两口子居住。十多年了,我们在城里为一小块蜗居辛苦打拼,不知有多艰难,他轻轻松松就住得如此奢华。我笑着对他说,可惜了这块地,要是搬到城里,你这块地就是千万元的价值,你就是住别墅的大地主。大哥告诉我,作为信用社的老职工,他花了四万块买了这块地和房子,然后花了八万装修,现在有人要出30万买,他还不想卖,因为他和大嫂觉得这里比镇上比城里住着舒服,空气也好,人也熟,生活也便利。大嫂也告诉我,平时也就他们两个人,田里的蔬菜总也吃不完,就让邻居乡亲来摘。看到大哥志得意满的神情,想想他大半辈子的折腾窘迫,我真心地替他高兴。以前还觉得他一辈子就呆在农村了,都没出去长个见识,现在明白了。有什么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更重要的呢?

收拾停当,接近十点钟,太阳开始出来了,大哥开始从屋子里拿出一串串的腌鱼晒,一边解释道,这是少华的150斤,这是国华的100斤,我的100斤大姐前天来拿走了,明年我也帮你准备50斤。我笑了笑,没必要,大哥,我吃不了,也就图个嘴巴快活而已。

坐在大门口晒太阳,聊了一会儿天,侄子骑着摩托车送我回父亲住处。

和父亲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小舅舅。原来他们也从竹林村搬出来,都在镇上,住得也很近,这样也好,两家都有个照应。

下午二姐全家一起来给父亲拜年。两个外甥女都成人了,都带上了小孩,见面就说:“快叫舅爹。”我晕!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啊,晕晕乎乎中,我给了两个小外孙利是封。

聊了一会儿家常,和父母亲告别,我和二姐全家到大哥家里去,二姐的儿子李波要结婚,得请遍所有亲戚。坐在他们新买的车上,我这才有点回过神来,大外甥女现在都是老板了,哪怕在我眼里神采还是老样子,但也事业有成了,不光在深圳买了房,还有一间几百平米的大办公室。江山是他们的了,我的确是老了。

重新回到大哥家,大哥的女儿也从上海回来了,我又当了一回爷爷!想想都不愿接受事实,仿佛还在昨天,我还牵着她的小手在河边玩耍,买东西逗她开心,花大气力帮她们转学到县城,今天她就已经做妈妈了!难怪大哥大嫂神采都跟以前不一样了。十二年了,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有多少改变已经发生!

趁着天气回暖,我赶紧洗了个澡。回家前我还非常担心洗澡的问题,因为在广州习惯了每天洗澡,即便回家只有四天时间,我也带了几天的换洗衣服。不过,我发现几乎家家都在浴室装了取暖器,尽管农村浴室都很大,但室内温度完全凑合,哪怕我洗的近乎一个冷水澡。应该承认,农村的生活条件还是有些改善。想起原先冬天洗澡都后怕,冻得人直哆嗦,一个星期才艰难地洗一次,现在好了,每天都行,只要你愿意,这一点真好。

路边不时有车路过,扬起阵阵灰尘。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村中偶有吉普车驶过,扬起滚滚烟尘,我和小伙伴们追在车后面,闻那个特别的汽油味。我笑着对几个侄女婿说,这要是在大城市,PM2.5早就爆表了。他们也笑了。不过,还是得承认,农村的空气确实要好上很多很多,尤其是这个没有什么工业污染的乡镇,看他们门前小河的清澈程度就知道了。

吃过晚饭,坐车到了杜窑,二姐的家就在这里,她们,恐怕也是近几年内第一次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家。和我一样,她们早把自己的家安在珠三角了。没人看家,二姐夫就把他的舅舅请来住家。说来惭愧,这是我第一次到二姐的这个新家,远离家乡,已经十四年了。说到这个地方,我的心情很复杂。由于行政区划不断折腾,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一会儿属于沙湖一会儿属于杜窑一会儿又属于西流河,我都不知道它现在究竟怎么样了,命运如何。

天黑了,没有路灯,哪里都不能去了,几个大男人只好坐在家里聊天。出于职业敏感,我问到了教育的话题。在交谈中,我才知道杜窑中学已经改成了中心小学,并且只有五个年级,所有六年级都集中到西流河镇上去了,各村小学已经不存在了,民办老师自然也不复存在。我不愿为曾经流过六年汗水和泪水的青春叹息,我只是担忧,小孩子们太小,上学要走多远的路啊!那可不是四五里,有的可是十多里啊,甚至还要过河!刚参加工作期间,我跑遍了各个乡村,了解孩子们读书上学的情况,多少还是感受过一点读书的艰辛。老人家告诉我,农村很大的一笔开支是孩子上学。有的外出打工也带着孩子,一年下来挣的几个钱全都送给学校了,有的到镇上或县城专门为小孩租房子读书,条件稍差的,几家合伙雇一辆农村跑运输常用的三轮车送孩子上学放学,没有办法的,干脆让孩子住校……要知道,这还是小学,好多孩子都不到十岁呀!我不禁要问,农村基础教育收编压缩,国家是减轻了负担,可是将所有负担全部转嫁给了孩子要读书的农民,这样做对吗? 我甚至根本不敢想最近这段时间关于校车的负面报道……不说我小时候读书的情形,那个也许还太远,就是我离开家乡时的九十年代初,村村都还有小学,质量也许不敢保证,可至少上学不用这么辛苦,也不用担这么多的风险啊!要知道,农村毕竟是泥土路,下雨即是地狱,而风雨无阻是读书的基本前提啊!想起我曾经工作过的红垸中学,此刻必定风雨飘摇,破败衰落,杂草丛生,想起我曾奉命画过一张学校未来发展示意图,真是恍如隔世。

外甥结婚,按农村习俗,我这个当舅舅的,理应是人情最重的。于是我试探着又聊到了这个话题,老人家摇了摇头,现在风气太坏了。目前农村最大的开支是人情往来,一是频率高,基本上可以分为八大类:年轻人结婚,老人过世,过屋(即新屋入伙),孩子满月、周岁、十岁,参军,上大学,还不包括老人家祝寿和比较变态的五岁庆生等等。这时外甥女也在一旁插话道,到了腊月,几乎每天都有摆酒席的,不论单双日,还有好多都放在年后了,实在受不了。二是人情消费太重,一般都是一百元,亲一点的都是二百元或者以上,没有多少收入,但面子得顾上,抽烟都得在二十元以上。这样算下来,平均每户的人情开支一般都得八千至一万,而现在农业纯收入基本不到这个数,许多人不堪重负。想想也是,我离开前在县城几乎每周一次这样的人情消费,几个工资全都填进去了。我不禁叹息,民风如果还是如此,好面子,爱攀比,全都消费在这里面了,那基本没可能有发展的余力,现状如何改善?不可能永远日保日,时保时吧?要是碰到灾年那怎么办?

二姐夫似乎感到了什么,说,你能在这个时候赶回来,就已经是给了小外甥足够大的面子,我们怎么还会有想法呢?我笑了笑,哪会呢。

我又向老人家打听朱同浩医生,我当年的忘年交。老人家说,杜窑卫生院彻底垮了,他也早退休回老家了,但据说连退休生活费都没有!社会变革中,总有些人成为牺牲品,说不定我也是,但一个良师益友沦落如此,我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夜深了,要睡了,可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太冷了。白天还没什么感觉,到了晚上,寒气很重,我简直受不了,这才发现自己几乎完全广东化了。家乡,离我越来越远了。

初三早上起床,发现停在门前的小车外面全都被冻住了,夜晚是真冷。最搞笑的是大外甥女婿,他是广西人,几乎没感受过这么冷的天气,大小伙子一个,睡了一整夜,到天亮才略微有点暖意,躺在床上直抱怨。

 
 
  • 标签:故乡 记忆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