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变我们的学习思维模式
昨天由同学们上了两节课。
二班同学讲的是食指的《热爱生命》。按说这诗近乎口号,明白如话,完全没什么好讲的,但上课的同学硬是用足了一整节课的时间,弄得我连点评的时间都没有了。每个词每句话每个修辞每节大意……每处必到,每点必提醒同学们记笔记。我站在后边诧异不已,这完全是大白话呀,用得着记吗?可同学们相当地配合,上课的纪律出奇地好,讲课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在书上抄,连平时都懒得动手的同学也奋笔疾书。课后我问同学们,相比于老师的教学,你们喜欢这种上课方式吗?全班竟出奇地一致举手,一点都不给我面子。我问一位同学为什么,她说这样多清楚啊,以后回答问题也不怕。我知道,这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他们不需要自己的大脑思考,哪怕是简单的问题,他们只需要现成的答案,可以在考卷上套用的答案。相反,大家都不喜欢我的教学方式,因为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感悟,没有现成的答案,课堂上,我不提供一个标准答案,也不提醒大家什么时候该记住老师的什么话,搞得大家不知道怎么记笔记,常常一堂课下来不知道该记些什么。经常有同学跟我说,老师,你讲得很精彩,常常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或者朦朦胧胧感受到却无法说出来的,但我们就是不知道如何记笔记。还有那些课外阅读与知识的拓展,如果没有考试,我们会觉得很有用,开阔了眼界,但考试用得上吗?我说,是的,你们在为考试而学习,只需要结论,尤其是与课文理解有关的结论,却不想记住思维和拓展过程,当然就无法记录。尽管从一开学我就告诉同学们,高中的语文学习与初中有很大差别,需要完全的自主自立,注重个人的独特感悟,注重思维训练,注重课外拓展,举一反三,但大家还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式上,当然不可能有大的进步。
我们一边在诅咒这该死的应试教育,批判它扼杀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可我们又非常适应、非常习惯这种教育,老师想尝试改变都不可能,大家会因为不习惯而抗拒,或者无所适从。像这种情况,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也有一个词,叫做“体制化”。我想,教育对人的最大改造,就是把人训练成了这样的机器,只有条件反射,却没有了个人独特的思维和思想。想想都觉得这样的人生很悲剧,但大家身在其中,却浑然不觉。
三班的同学讲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形象灵动,意境幽远而朦胧,音韵和谐而摇曳,大概是必修2中我最喜欢的诗歌了。不过,两位同学在请大家跟着录音读了一遍后,也立刻进入到分析的环节了。一开始就讲时代背景:《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郁结在诗人心头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时代情绪。(甚至因为同学们都不理解“白色恐怖”一词,我不得不出马解围。)
不过,好在讲课的同学也没有什么烦琐分析,大概是因为她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诗的意境和艺术魅力之所在,讲不出所以然,我才有时间在班上补救。我问大家,凡学课文,必先讲清时代背景,这是你们初中的学习模式吗?大家点点头。我又问,上了三个月的课了,你们说何老师是这样上的吗?大家开始起哄了,老师你当然不是,通常都不讲这个的。我说是呀,通常情况下我不讲的,只有那些不交待时代背景就无法准确理解文章的情况下,我才会提,并且基本上不会在一开始就提及,非到出现文本理解困难时才会讲。我一直以为,任何文本,我们对它的理解总应该是它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如果还要加上注解才能明白,那这个文本肯定不是完整的,也不是最好的,所以读书或上课时我总是把精力集中到文本本身,而不让什么时代背景之类的注解分神,或者说被它诱导。比如《荷塘月色》,很多资料参考书上都把它的背景理解为和这首《雨巷》差不多的情形,但我不这样认为。文本生成之后,它本身就是独立的,可供读者意会的,读者当然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甚至与作者原意或者参考答案龃龉,但只要读者是从文本出发,有严密清晰的逻辑推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作者给了文本第一生命,而读者则给了文本第二生命,没有读者的再创造,文本不会进入我们的内心,与我们的生活产生联系。应该有很多次了吧,我总是强调不必迷信参考答案,自己用心去读,读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和老师同学交流,来印证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阅读能力是否有了提升,这才是读书学习的意义啊。为什么一定要借助时代背景,把这么好的文本拒于自己的生活之外呢?
回到《雨巷》这首诗,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诗歌自有意韵,不必一定要作这样机械的理解。比如说我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青年特有的多愁善感,甚至如同“蒹葭苍苍”一般苦苦追寻的情丝萌动的少年郎,或者在通往理想道路上的迷茫与求索;还可以理解成古典意韵与现代情怀之间的彷徨与挣扎……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生活阅历与情思并不尽相同,为什么就不能从诗歌中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意中人呢?
而像你们这种讲授方式,读一遍,时代背景,逐段分析……还是我读书时老师用过的,没想到几十年后你们还在沿袭,不知道这是我恍如隔世,还是你们原地踏步,用千年不变的步伐。为什么老师教了你们三个月,老师用过的方法却还是没能接受呢?光读一遍,没有反复吟咏,就能对课文有比较深切的感受?现在想来,大家大概是太习惯于记住现成结论,习惯标准答案,需要老师对课文的深入分析,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的表达不可靠,得不了满分,还是应试思维的套路啊。难怪同学们平时表现出来的语文视野和语文能力,都让我怀疑你们初中究竟学了多少东西。
这是两节不太成功的课,但我从中也发现了问题所在,体会到转变同学们学习方式和掌握高中学习方法的艰难。也算是我的教学困惑吧,请大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