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转帖)复旦大学投毒案,到底该反思什么
[ 2013/4/18 18:38:00 | By: 瓜哥 ]
 

复旦大学投毒案,到底该反思什么

 

这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时节。对一些家庭而言,旧墓刚刚扫毕,又添新坟。416日下午323,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人、2010级医学硕士黄洋终在上海中山医院离开人世。目前,涉嫌投毒杀害室友的犯罪嫌疑人林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一个原本承载着医学梦想,并期待通过个人努力报答父母、用爱继续去温暖山区那些幼小心灵的年轻而灿烂的生命,却因为另一个年轻生命的阴暗而冷血,就这样陨落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据说黄洋与林某这对室友,平时相处不错。这究竟是怎样的怨怼,让一个人对关系不错的室友痛下毒手?

    由复旦大学这起同室相残的悲剧事件,中国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学生暴力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远的不说,仅就近十年来媒体公开报道的高校学生暴力事件,也触目惊心:从2004年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再到2010年药家鑫案,以及2012年湖南大学生欧某不满分手而千里血刃女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恶性事件背后那一颗颗漠视生命、扭曲的心灵,直刺人心。

    应当说,高校中的这些暴力事件仍属于个案,并不代表中国大学生的全貌。梳理这些极端事件的原因,若以微观的层面审视,当然与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无关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而这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人们的一个共识。

    但现在的学生如此脆弱不堪,对生命如此冷漠,更多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反映的是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生命价值观的缺失。换言之,就是没人做他们心灵的“牧羊人”。应看到,当前的中国教育体系突出的是竞争性和功利性,而不是教育或者说是“人”本身。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种畸形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已然沦为教育体系中各个环节共同盘剥的“廉价劳动力”——无论是上至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一线教师,更多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分数,考虑更多的是让教育政绩的数据更漂亮些。至于学生心灵的成长、道德良知的培育,则居于极其次要的位置。显而易见,当以健全人格的教育成为一种营利的工具,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多是如有学者所批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脆弱的利己主义者”。很显然,这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诸如马加爵、药家鑫。

    但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显然不是世外桃源,而脱离社会大环境的熏染。因此,从这个角度言之,此起彼伏的校园暴力事件,例证了一些学生起码人性、基本道德的严重缺失,而将这放置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来考量,则和其他领域的暴力事件一样,都不过是社会溃败的缩影,它们共同见证了人性底线无下限。我们很容易看到这种逻辑生发关系:因为社会的失守,作为社会的一环的教育也自难独善其身。那么对于如今教育的功利、师德的沦丧、人文精神的没落、大学的衙门化也就不难理解了。而若再深问一句,造成社会溃败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很显然,解答了这个问题,那么到底是谁谋杀“黄洋们”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回到复旦大学这起极端事故,目前校方已否认了坊间流传的“竞争”、“情杀”和“误杀”等三种猜测。我们能够相信,该案终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而且为期不远。该案所引发的反思显然不会终止,且反思的层面显然不能止于教育。

 
 
  • 标签:教育 投毒 没有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