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策略教学之《马钧传》
问题焦点
仍以自学文言文为主,培养阅读陌生文段的能力
要求每小组在自学课文后,就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疑难问题设计五道题,分别是实词(两题)、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另外可以提出一两句翻译难句。
小组问题呈现
第一小组
1、判断下列加点字解释正误,错误的请改正
A.乃皆易以十二蹑 易:容易
B.巧则巧矣,未尽善也 巧:技术高超
C.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乖:同意
D.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 变:变化
2、下列各句中哪个加点词使用了活用手法
A.其巧可益否 B.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
C.二子遂以白明帝 D.犹自然之成形
3、下列各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若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D.天下之名巧也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B.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
5、判断下列句式
A.施之于事 B.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C.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 D.乃有益于世
E.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6、最难翻译的一句是:
故君子不以人害人……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第二组
1.实词
易:皆易以十二蹑 不如试之易效也
巧:天下之名巧也 不自知其为巧也
2.虚词
之:夫何远之有 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心乖于内 其功百倍于常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3.活用
巧则巧矣
4、翻译
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
第三组
1.解释加点的实词
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
2、虚词辨析,这两句中的“而”是否相同
轻重无准而莫不模 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3、活用
飞之数百步矣
4、句式特点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
5、翻译句子
虽圣人之明尽物也,如有所用,必有所试
第四组
1.实词解释
心乖于内 其巧可益否
2、虚词辨析,下面四句中的“为”是否相同?
先生为博士 先生为给事中 设为女乐舞象 平子虽为侍中
3、活用。以下哪个“言”为活用
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4、“夫何远之有”是什么句式?以前所学有许多与之相同的句子,请举两例,并说明“之”的用法。
5、翻译句子
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第五组
1、词类活用判断
天下之名巧也 以机鼓轮
此二异也 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2、句式判断
然则试冉、季以政 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言语宰我、子贡是也
3.实词解释
记言之虚也 乃难先生
4.虚词“于”的理解归纳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心乖于内
施之于事 乃有益于世
第六组
1.解释下列字词
有以神取之者 此犹以己知任天下之事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言而世人知其巧也 闻而哂之
B.焉可以言知乎 潜以水发焉
C.取人不以一揆也 有以事取之者也
D.其不皆是,因不用之 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3.词类活用
天下之名巧也 可动否
4.古今异义词
为博士,屈贫 夫同情者相妒
5.说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天下之名巧也 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
夫何远之有 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6.翻译句子
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
教学后记
这是非常成功的一堂课。整节课上,各小组在小黑板上竞相展现自己的问题,气氛活跃而热烈,哪怕有些问题是伪问题,甚至理解错误,但总有其他小组会涉及到真问题,大家互相补充互相参考,课文的学习基本完成,只有少数几个地方老师作了订正与补充,错误者也没有不快或尴尬。可以这样说,这篇课文完全是由大家合作学习完成的,效率非常高,大家心情也非常愉快。我甚至开玩笑地说,同学们,为什么有老师来听课时大家是另外一幅样子呢?所有的课都这样上多好啊!
关于本文,我只讲了一点课外的内容。在中国传统中,科技一直被视为小道,“奇巧淫技”,不被重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就是读书做官才是唯一的价值追求,所以中国人虽然同样聪明,但没被鼓励走这条路,虽有一些实用技术的发明创造,但无法建立起完整的科学体系与思维方法。尤其是中国没有知识价值本位,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不可能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心血与成果,这样严重地挫伤了探索创新的热情,所以中国的科学从宋朝以后就开始落后于西方,并渐行渐远。马钧的遭遇和命运,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科学家科学工作者们的一个缩影。
那么,今天,我们该从马钧的故事中吸取到什么呢?相信大家会作出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