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听课感想二
如何准备竞赛性的优质课
优质课竞赛,赛的是老师的水平与风采,比的是老师的名次,当然得着眼于展现老师的个人魅力与特长,但教学本质上又是学生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看一堂课是不是真正的优质课,当然得看课堂内容是否充实,看学生的参与和收获,看学生的体验和领悟。尤其是像这种全国性的比赛,学生不是自己的,课堂不是自己的,并且还是占用了学生的暑假休息时间,他们全都乐意上课才怪!所以能够“忽悠”学生、调动学生的是技术高手,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那是境界。当然在高手那儿,两者不矛盾,相得益彰,老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展现都很出彩,但真正的高手毕竟不多,那我们究竟倾向于哪一边,是偏重于教师个人魅力展示,还是强调让学生学有所得?当然可以见仁见智,我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恐怕评委们的口味更重要吧。我个人感觉,本次竞赛活动评委强调较多的还是老师,几乎没有谁关注学生的体验,这个与我这些年在广东的见闻还是有点差距。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高中的学科学习特点应该是重理性,重思维严谨,学习任务在思索过程中完成,可能会有沉吟,颔首,困顿,但思维无法“表演”,肯定热闹不足,即使我们增加了合作学习与探究的环节也不行,这是由学科知识的层次决定的。本次上课就有好几位老师用了这一招,但全都被评课专家否定了: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就是闹着玩儿的!像我校这种初高中同在的学校,对比简直鲜明得不行。要是没有一点特殊的手段,恐怕难以成功,做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压力大啊。从教三十年,也听了不少课,调动高中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而有效者真的少见。
应该说,参赛者能够成功突围,本事肯定不小,但论现场表现,却有很大差异,是水土不服吗?是教学理念与现实的冲突吗?我实在愚钝,看不出门道。我只是觉得,这里涉及到一个包装的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这个课得有表演性,得热闹,不沉闷,让人有欣赏艺术的感觉,听得不累呀。
一是态度得放轻松,得有一种“玩”的心态。天津市丁毅老师讲《宇宙的未来》,小伙子年轻靓仔,学生乐于亲近,这样老师更能轻松自如,一句“玩儿课堂”给他加了不少分,也许他对文本的理解还很肤浅,没有安排多少文本语言的品味阅读,但学生高兴,课堂活跃,得分当然高。相反,周健老师上《动人的北平》,学究气还是重了点,他花了大量时间在理解林语堂散文语言“笑中有泪”的特点,但这一点十六七岁阳光俊秀的孩子能理解吗?我承认,他选点敏锐,研究深入,资料充足,是个学问家,但这个内容恐怕不适宜出现在公开课中,它需要大量时间品读体味思索,课堂必然沉闷;除非学生主动提及,有了“愤悱”,老师的启发才会激活学生。同样是面对陌生的学生,女老师真的天然有优势,像我这种苦了巴唧的样子,对孩子们真的就是一种打击。
二是教学设计必须出新出奇,不能四平八稳。不管是听课还是评课的,谁没上过听过这些课,如果只有陈词滥调,怎么可能有好评呢。所谓兵行诡道,既然是竞赛,就得想办法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或解读新颖(很难做到),或切入角度别致,或组织形式大变样,“翻转”课堂……总之你得想招。整体而言,大部分老师的课都很实在,中规中矩,老师讲学生学,但也没有什么特色,波澜不惊。如上《都江堰》这一课,从头到尾一二三段依次讲来,然后总结文化散文的特点,当然只能浮于表面,听来乏味;教《报任安书》的老师,竟然花了近二十分钟来解题与背景,能成功才怪!讲《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甚至还是多少年前的,连新的见解都不知道,让人大失所望。唯一一个稍稍有点儿特色的,还是辽宁的鞠战林老师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以读代讲,为我们上了半节朗读指导课,还让人高兴了一下,只是老师的“料”还不够,诗歌解读稍欠缺,对表达技巧的把握和情感的抒发点拨得不到位,所以朗读也没能成为真正的亮点。还是来说丁毅老师的课,这是长文短教的好例,他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其实就是划分段落层次),简要梳理课文,然后拈出“平均密度”一词,以点代面,帮助学生迅速了解了文本梗概,又注重了学法指导,课堂生成性强,这种设计的确别致,让人眼前一亮。
我很欣赏程燕燕老师讲渔父,我还很少这样认真听课的。她能扎根文本,和学生一起深入阅读,研讨人物对话,对学生评价界定人物思想选用的字词进行反复的推敲斟酌,一个“随波逐流”和“随遇而安”的比较就花了近十分钟,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锤炼学生的思维训练,很实在,这才是语文老师应该做的。我相信这样的课对学生有很大的益处,但从竞赛的角度看,课堂没有热闹,没有气氛高潮,得分就不会高。课后我反复思考,还是一个包装的问题,如果少一点字词的“苦吟”,干脆花一点时间安排一场辩论,“如何评价屈原与渔父的人生选择”,我相信这个环节的生成性,学生的思维碰撞与语言火花一定不少,肯定吸引评委们的眼球。当然学生思维的层次会差些,但这不是我一个只上一节课的老师关心的问题。
最后说一说广州市四十七中杨子江老师的写作指导课例。他首先选用的材料是最近很火的节目“爸爸去哪儿”,音乐声一起,整个课堂就“嗨皮”了;然后播放“密室逃脱”第三季,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在轻松点评之后,追问学生“一个小时的测试,为何只放了一点点”,让学生明白细节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自然过渡到写作活动;在第一次习作点评后,再回放视频,进一步探究细节与心理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细节如何适度,如何更丰满;然后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围绕“让细节再细一点”的要求,小组选取一位同学的片段共同修改;再全班交流,读原作与修改稿,谈学习心得与写作体会,最后老师总结,拈出余华的小说活着,布置阅读与写作任务,指出标杆和努力方向。这个课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确实当得起:一是选材新颖生动,拓展结合生活,调动学生兴趣;二是切入点小,完成教学任务完满充实;三是教学形式的组织灵活多样,师生活动水乳交融,没有任何生硬之处;四是教学落在实处,关心学生学有所得,既作秀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