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下水作文:别太把它当个事
[ 2017/11/1 9:49:00 | By: 瓜哥 ]
 

别太把它当个事

 

朋友推荐,我才知道这么个事。清华附小某班同学开展“人人有课题,个个做研究”活动,结果不仅这个活动火了,连带学校也火了一把。后来上网,才发现这个事儿在网上挺闹心的,无数的家长围观,不知如何感叹如何纠结,“还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许是见怪不怪吧,我觉得大家把这个事儿想得太严重,或者说是我们的焦虑症犯了。

怎么说呢,我从不反对同学们玩研究性学习,玩课题。早些年读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印象深刻,他以儿子在美国读书为样本,研究美国教育。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美国小孩的确很早就开始了课题式深度学习,但这种学习基本上是真正自主的,父母基本不介入,随他们折腾;待到他们读到高中时,他们已经对这种学习模式非常熟悉了。但橘逾淮则为枳,这种学习模式飘洋过海后立刻就变味了,父母加入了,并且渐渐成为主角,而孩子则变成了辅助者甚至只是一个学习任务转达者,结果作业变了味,不是考学生,而是考家长。这种情形,岂止是材料中的清华附小,凡熟悉中国国情者,谁不是百般滋味在心头?不过,孩子从这个作业中收获多少,大概只有天知道。

从一个语文老师的角度看,这个假期作业可是够狠的,直接朝着苏轼,就是中国文化最丰盈的宝库下手。当然,学段不一样,课题与关注点自然会有区别:比如小学生多认几个字,多知道一点关于苏轼的故事;初中生多背两篇诗词古文;高中生通过学习了解苏轼的诗词风格,感悟其乐观旷达的人格魅力等。语文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视其为学习园地,所以清华附小布置这个作业也没什么,但通过围观,我看到了小学生在攻克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难题,真让我大呼“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现在的小孩都进化成什么物种了,连课题都这么高端大气了!不过,常识告诉我,小学生毕竟只是小学生,北京的孩子并不特别聪明或见多识广,即使清华附小附中,也没听说过在北京超然不群,连天才都不带这么批发的,所以,对这种包装出来的作业围观一下,感叹一声就行了,别太当回事。课题归课题,常规知识才是正经。过节了,难道还不允许孩子们穿一回正装装一回正经吗?

在我看来,这种热热闹闹的围观叽叽喳喳的感叹,也许另有大义存焉。网上这个标题很有意思,“一场被放大的抢跑运动”,对,就是放大,我们把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不平等不公正的焦虑,特别是对权力寻租利益交换导致的社会板结化的不满,放大到了一场小学作业秀中。部分父母以自己的专业学养介入孩子的学习,使得一次作业耳目一新,但说到这是变相“抢跑”,说到它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甚至将来,则的确是“放大”了。更何况,人生漫长,一个起跑真掀不起什么涟漪。所以,围观的背后,其实是现实中父母们生存的焦虑,和对社会公平公正的期待。面对汹涌的信息浪潮,我们心态失衡,没了定力。

不过,公众号的热推倒真的给了我一个启示。点击就是影响力,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年代,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科学习的领域与形式,才是这则材料留给我们的真问题。

 

 

附:评论两篇

一场被放大的抢跑运动

 

清华附小六年级某班的孩子,作为一个整体成了网红,顺带着让清华附小骄傲了一把。孩子们对苏轼研究所做的23份报告,既有运用大数据方法的,也有观测苏轼心情曲线的,更有考察苏轼朋友圈和旅游价值的。从切入角度到应用方法,可谓新意迭出,不输成人。

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拉平了儿童与成人的距离,10岁孩子就可以读懂成人的心理活动。现实中,5岁女孩的穿衣打扮向成人靠近,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这一次,清华附小的十二三岁的孩子们用论文告诉大家,在知识探索方面,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差距也在急剧缩小。

舆论对于清华附小孩子的褒奖堪称如潮如涌,班级微信公号文章10+的数据已经说明不了什么,将近7000个点赞,以及包括人民日报、头条新闻在内的微博官微的介绍,多家媒体评论的跟进,使得他们的付出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案例。即使是有人感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起点的严重不一,但也不会倒过来苛责这些孩子太优秀。

当然,也存在个别异样的声音。例如,少量网民怀疑这些作品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家长的艰辛投入。的确,有报告内文就显示作品是父子合作的结果。加上这年头教孩子做灯笼、写作业、改作文从来都是普遍现象,所以公众存在这样的质疑也并不难理解。

除非有明显的证据证明这些优秀的报告是出自孩子家长之手,否则,我个人并不愿意相信那些质疑。不过,家长或者成人在孩子形成报告的过程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应该起什么作用,这的确是一个关键问题。

毫无疑问,清华附小六年级的这些孩子为自己、家长和学校带来了非常规的巨大的声誉。这种声誉并非来自某一级教育部门的表彰,也不是在班级、校内或学校间竞赛获得胜利的结果,而是一种超越部门、地域、行业和人群的社会化声誉。如果说常规的荣誉都依附于具体的某个部门、某个地域和某个社群,那么清华附小此次收获的赞誉则冲破了行政部门、具体地域和所在社群的限制。

更直白一点说,在以往,清华附小的这些孩子再牛,一次课堂作业引发的褒奖只能是班级内、学校内,能上升到海淀区级别已经不得了了。但这一次,通过微信公号来发布的成果展,直接在全国层面进行展示。响应的级别已经彻底打破时空限制,由此带来的荣誉也是过去所完全不可想象的。

从某种程度上,这是清华附小的孩子在面对激烈竞争中所趟出的一条新路。竞争,有时候并不一定要循规蹈矩,并不一定要符合体制的游戏规则,而是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这样的新工具独辟蹊径。

看到清华附小孩子们的爆红,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其实是“上海妈妈”这个群体。看起来,“清华附小的孩子”和“上海妈妈”这两个群体似乎并无关联,但将二者在我脑海里进行联系的是一个叫做《中国妈妈“焦虑指数”》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上海80后妈妈最为焦虑,其中焦虑的两个最大因素分别是“学区房”和“子女升学”。这二者其实是一个因素,汇合起来就是孩子的教育,或者说孩子的成功。

在上述报告中,北京妈妈紧随上海妈妈之后,位列第二。不过,考虑到即使在北京和上海,不同区之间妈妈的焦虑程度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假如北京代表队祭出海淀区妈妈团,焦虑指数超越上海妈妈,难度应该不大。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北京海淀区优质小学圈,这些优秀的报告和背后的焦虑的妈妈,我认为可能会存在一些重要的联系。

这些妈妈们之所以如此焦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前面提到的“响应级别”的变化。如果是在农村或小镇,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关心范畴往往是“班里排第几”,关注的指标单一,范围狭窄;但到了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都市,尤其是在优质学校里,家长们关心就不仅仅是班级排名,也不仅仅是成绩,竞争的维度被增加,竞争的范围甚至是全国层面的。

互联网打破了小社群、小团体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平坦的世界”。这使得竞争者之间没有山丘、草木可以遮掩,所有人都看得见彼此的位置,所有人都需要直接拼刺刀。当然,为了孩子能赢,家长顶硬上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也因此,才有了下面这个流传甚广的段子。

晚上十点多,从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我那颗八卦的心疯狂的跳跃起来,打开窗户,趴在窗台支起耳朵认真的听着下文,女人继续气愤的喊到:“互为相反数啊?#%@&¥……”我默默地关上了窗户。

回到清华附小孩子们的研究报告,对于焦虑的家长们而言,这些孩子家长在报告中到底有没有起作用和起了什么作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用自己的作用撬动了人们的注意力,进而斩获了令人艳羡的荣耀、表彰。而这一现象,一定会刺激到其他的学生家长。

不管是填鸭式教育、艺术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一经焦虑的中国家长们之手,都会变成一场急匆匆的抢跑运动。就连幼儿园孩子们的劳技课作业,只要涉及荣誉分配,家长们都会忍不住各种代劳。面对巨大的社会性荣耀,其他班级的学生家长,其他学校的学生家长,其他城市的学生家长,都会注意到获得声誉的新途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新途径的抢跑中去。

何况,这场抢跑运动,也许还会在暗地里会获得老师的默许乃至鼓励。不少学校的领导正在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微信公号传播的意义,他们对阅读数和点赞数的迷恋,促使老师与家长们容易形成“共谋”。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制造社交媒体的数据方面,焦虑的家长们早已展示过他们卓越的能力,微信上的各种拉票我们还少见吗?

只不过,在这一场对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有利的刷数据战役中,孩子们因为家长代劳,丧失了宝贵的“犯错机会”,甚至容易因为虚幻荣耀的裹挟,形成自我认知的失调。不过,总体上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对此应该已经颇为适应。很多孩子从小就明白,自己存在的部分意义,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自己安装父母意愿做,就是为了缓解父母的焦虑。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微博、微信这样一些传播介质的普及,一方面放大了孩子们可以获得的荣耀,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家长们承受的焦虑。可以预见,在放大的荣耀和放大的焦虑的刺激下,事情并不会朝着鼓励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而会在焦虑的背景中促使家长们越俎代庖。因为只有这样,家长们的焦虑症状才能暂时得到缓解。

这,大概就是清华附小孩子们走红之后,会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吧。

 

 

静待花开,谨防研究大跃进

沈艳

昨日起,北京某知名小学推送的以苏轼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刷了朋友圈、还被一些媒体公众号转载。这些小学生所在的班级有一个口号,“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而看完文章和该公众号列出的学生的“小课题”后,我的忧虑早就超过了欣喜。

(一)

经过了解得知,这个班级的家长不少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大学;而这些研究报告是国庆假期作业的一部分。国庆加中秋,满打满算是八天。孩子的年龄,大抵在11-12岁之间。这八天时间40多个孩子一共完成了23份研究报告。国庆中秋双节,按说孩子和家长都应该休息,不过这数字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就好像八年级女儿的暑假作业中有一项叫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于是我们去了圆明园,她惊喜地发现荷叶的茎的布局就是最简单的分形。所以,在玩耍中完成孩子愿意探索和发现的有趣话题、培养研究能力,很可能是老师的初衷,也无可厚非。

那么这些小学生遇见苏轼时,都完成了什么样的探索呢?我先看起题目:《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小学生的论文题目都如此老气横秋吗?我心里一紧。大数据……就是成年人,大抵也不太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有什么用处、该怎么用、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吧。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要给我们展示如何大数据来认识苏轼吗?题目和孩子年龄之间的巨大反差激起了我的好奇,就来看看这篇《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吧。

这篇报告的作者是五位同学。写作开篇读来就有些奇怪,因为说“我”和一位同学找到苏轼约25万字的诗词。然后进行了分词,找出高频词……等等!这是十一、二岁的孩子,是怎么做到将25万字的诗词做分词的?用了什么软件?什么方法?花了多久?这些文中没有介绍,而是用“我和爸爸”四个字代替了。“我”是谁?“爸爸”是谁?报告中“爸爸”这个重要角色并没有作为报告的合作者出现、文末也没有对“爸爸”表示感谢。另外,为什么要用大数据来研究苏轼?其他工具和方法都不行吗?大数据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新观点?文章没有介绍。

研究回答了什么问题?小作者大抵问的是:“归来”这个词出现了157次,是苏轼诗词中出现最多的词,苏轼是到处云游吗?提到“西湖”92次、“江南”84次,这么多频次是不是和他的人生经历相关?……可是,这些问题为什么需要回答?为什么需要用“大数据”回答?只要读一读苏轼生平,或者经典作品如林语堂《苏东坡传》,答案并不难找到吧?

还是看看研究过程吧。孩子们开会,分工、确定主题。然后查找资料。先找到两本工具书,然后“在爸爸的帮助下”,又找了很多其他资料。手工查询每一卷诗创作的年代和地点、做对照表考察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关系,再然后分析统计……翻看之下最主要的印象是,这么繁复大量的工作,真的可以由几个孩子在八天内完成?

结论呢?是苏轼关心民间疾苦,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幽香”。哦,还有意外发现,说,因为“子由”出现的频次最多,所以发现苏轼和弟弟子由手足情深!

(二)

这篇报告似乎有了论文的要素,但是读完却让人十分担忧。首先是关于学养。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这项研究究竟有多少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文中需要用的分词方法、词频统计、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对比等,有多少真的是“我”和同学们独立做到的?这篇报告中行文中最常出现的是“我和爸爸”,读来基本是“我”和爸爸两个人的工作。虽然提及其余几位同学的分工,但主要感觉他们是打酱油。如果“爸爸”是重要参与者,就应当作为合作者出现;即便不出现,也需要通过致谢,来诚实反映所有人该有的贡献。另外,从公众号推送贴出的聊天记录看,两位老师显然在搭建框架和行文的具体过程中有无数参与,但文末并没有对老师的贡献表示感谢。

如果这些工作,主要是老师授意、“爸爸”执行(文章贴出的聊天记录显示,其他报告也是有“爸爸”是一直参与的),那么目前的署名就是教十多岁的孩子从小养成将别人的工作当做自己的来报告的习惯。如果有孩子将来真以学术为业,无论他们多么有才华,单单将别人的工作别人的贡献写成自己的,就足以断送他们的学术生命。

其次,带领孩子们做研究是一件很创新的尝试。老师们是怎么看待什么是研究的?从聊天截图看,老师们确实牺牲了假期休息,花了不少精力指导孩子们。老师对于如何查找资料是有建议的,“你们先按照这几个板块去梳理找材料,特别好找,网上都有”。对于如何研究的建议是,“然后再往一起捏合,用自己的语言来评论一些。”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天性喜欢探索,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们,写出了有模有样的报告,但除了觉得他们会用大数据很厉害之外,并不清楚他们回答了什么有趣的问题。为炫技而研究、为完成任务而研究,是很多研究的通病。难道十一二岁的孩子,也要从小学会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相信研究就是去从某搜索引擎查找二手资料、再捏合在一起吗?

(三)

一边读我一边想,这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这是花骨朵的年纪。在这些研究中孩子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的热情应当得到保护和认可。可是,谁来保护他们的童真、他们的创造力?忽视教育规律,小学阶段就大范围推进课题研究,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在这个年纪,国庆中秋双节,他们不该跟着父母一起、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游玩吗?不该奔跑、欢笑、出汗吗?公众号介绍,孩子们“自愿”结成研究小组,加班加点工作呀。文末的花絮,还有写到崩溃的十一稿word文档的图样。图片中那些聚精会神的孩子,在我眼中就是缩小版的大人。三张照片中,每张都有戴眼镜的孩子。八个孩子的身影里,有四位是戴了眼镜的(当然有一个孩子可能出现在两张照片中)。在另一篇介绍小课题的推送中,一共列了四十多个课题。可以想见,这些孩子将会长期需要“做研究”,他们将频繁使用电脑和手机。因此,近视低龄化、颈椎病腰椎病低龄化应该是自然后果。

其次,用科研能力评估小学阶段的孩子,只怕对不少孩子的心灵健康也是弊远大于利。没有什么比研究更需要以兴趣为导向、更不能强求的了。而显然,做研究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都适合做的事。“因材施教”,首先需要学校和老师能够放下成见、先认真发现自己手里的孩子究竟是何种“材”。据说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可是如果对一条鱼,你评估它是看它爬树的能力,那么终其一生,它都会觉得自己愚蠢无比。”小学阶段,孩子们正是展露才华和志趣的时候,但是如果孩子的天分在舞蹈、在音乐、在运动,却不得不天天被逼着做课题,如果报告质量决定了孩子的成绩,那么很可能良好的初衷,带来了“不会爬树的鱼不是好猴子”的评估错误。

第三,产生新的让家长疲于奔命、也残害孩子的扭曲。现在这个时代,大城市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周末不上课外班的孩子已经成为极少数;而对素质教育的追求,逼着家长和老师不得不选择“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同时抓起来。“中式应试、美式素质”的思路下,孩子们的自主时间已经很少。这种背景下,进一步违背孩子学习基本规律、过早在小学阶段引入研究,将导致家长发现,原来挣钱买学区房也是不够的,还得会写文章。可是自己没有那么精力和能力教孩子写文章,这可怎么办。经济学基本规律是,有需求就产生供给。家长的焦虑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如果在小学阶段推行大跃进式科研,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新的培训班教小学生如何写程序;同时也会出现帮助小学生和中学生写各科各种主题文章的枪手。这将导致孩子们已经少得可怜的自主时间越来越少,并失去对研究的敬畏与好奇。

(四)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学校、老师的初衷都是好的。各大名校的竞争中,如何可以脱颖而出,学校一定花了不少心思。据说有家长对学校这些做法提出疑议时,有班主任很冷静地告诉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想上北清,就得这样”。但是,如果可以给大学教育者发声的机会,我想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精通研究的套路、习惯做花拳绣腿的研究,到大学或者成年阶段,孩子只怕很难有真实的创新和自己发自内心喜悦的人生。

就具体执行而言,小学阶段并非不可以对孩子的研究能力进行培养,但可能更多要从基础的、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的才能做起。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探讨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老师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究竟何为批判性思维,从而学会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能多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在自己着手研究一个问题前,也对前人的工作有充分了解。对于确实学有余力、家里父母又可以提供良好条件的孩子,他们可以参与力所能及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必须是自愿的。而保证完全自愿的方式,就是小学阶段不应将孩子研究报告的质量以任何形式计入对学生成绩的总体评估中。

纪念苏东坡,简简单单带着孩子们一起品味几首美好的诗词、或者去吃顿东坡肘子是否更有乐趣?但愿我们没有用课题上的大跃进,让孩子们从小对研究产生错误的看法。但愿家长老师们,可以静静观察、等待,让这些种花家的花朵儿,静静地、慢慢地绽放。

 

 

 
 
  • 标签:课题 作文 抢跑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