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还是崇高,还真是个问题
今天的课前演讲,我专门挑了肖雅文同学的作文。她写的是前不久发生在泰国的一起大象伤人的悲剧,本来没有中国游客旅行团领队的事,他完全可以选择旁观或者呼救,但危难时刻,他冲上去了,结果被大象卷起砸下又踩踏,最终殒命。对此事,她的评述是,明知道九死一生,明知道冲上去更危险更糟糕,甚至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这种无异于送死的冲动着实不应该,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有时候自私一点并不错。
听完后,同学们沉默片刻,纷纷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这种事该不该救,这个时候是该自私一点还是应该高尚一点,一时间,班上热闹起来,当然,也一如既往地,莫衷一是。
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我和班上孩子们差不多年纪的时候,社会上就有大学生跳下粪坑救老人而牺牲究竟值不值的讨论,20年前,一部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又炒了一回现饭,现在,同学们又把这个话题重放了一遍。但,怎么说呢,时过境迁,我心中的英雄主义信念动摇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坚定了。
我告诉同学们,危难时刻,间不容发,一切反应全出自本能,出自你的先天气质,没有任何理性和逻辑判断,你根本来不及思考值还是不值的问题,所以讨论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多大必要,但第一选择的差异,可能才是个很有意味的问题。你选择退缩选择逃避,这是一种本能,虽然怯懦但无可厚非;你选择高尚勇敢,伸以援手,也是本性天然,或者后天经过教化训练仿佛本能,如军人救战友。我承认,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我们对人性的复杂更多了一些宽容和理解,比如你选择自私或怯懦,没人会责怪你,虽君子不责人以必能,但当有人选择高尚选择道义选择牺牲选择舍己为人时,也请投以尊敬和敬仰的目光,因为这一举动至少拉高了社会中人的神性的标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与有荣焉”,这个时候,请不要“理性”“冷静”地探讨其举动值不值,有无意义,更不要讥其白白送死,这就不是怯懦的问题,而是冷漠或冷血了,是应该被我们鄙视的。
看来,下次上课,我得找到那部电影,让孩子们认真思考什么叫做担当,什么叫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