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
评向琴老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例
一开篇,向老师就给了我们惊喜:如果迁客骚人们组成了微信朋友圈,他们会如何简介自己?屈原,李白,韩愈,白居易……我得承认,这项技术我不会,当然更要命的是,我压根儿就没这样想,这个导入语端的是新颖别致。
其次,我看到教学设计上的剧本改编,老师在课前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诗改成了戏剧对白,有情节有人物,有神态有心理。要知道这两首本就是抒情诗,丝毫没有故事,可见改编之难了。向老师也是拼了,花这么大的力气来备课!果然是年轻啊,有激情有活力,愿意付出这样艰辛的劳动,我可能太老了,根本不愿意下这样的功夫,平平常常对付着就得了。我也仔细读了剧本,可能语言还需要斟酌,稍稍有点粗糙,还有些简单错误,但能如此有心备课,无法挑剔了。
这是我第三次听向老师的课了,每次都有进步,都能让老同志感到压力。借用现成的诗句来形容,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过,一到正式深入文本,我就有点遗憾了,向老师太着急了!学生连诗歌文本都还没读几遍,大意都还没疏通,老师就要学生填空,完善剧本,哪怕仅仅是出于理解诗句的意图。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还是有隔离感,理解其实还有很多不足,老师后面的讲解补充花费了大量时间就是证明。一个很明显的硬伤是,“千帆”“万木”对应的是什么?是其他官员的春风得意,还是仅仅着眼于自然规律?是诗人的顾影自怜,自我感伤,还是旷达开阔,健朗乐观,毫不在意?后面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其实是不对应的,或者说老师没有将这作为一个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如何拔高,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当然,这关乎老师上课的经验与敏感,得历练。
也许教高中太久了,我一直在设想,如果我来上这一课,会不会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赠一酬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听课时,我试着读了两遍,发觉从境界格局、诗意趣味来说,刘诗高明很多。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可能更有意义,更能引导学生聪慧明智,更见“立人”之效,只是不知道,这个问题对初一初二学生会不会有点难。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