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辩
作为中小学生必读篇目,《礼记·大学》中的节选段《大学之道》更是高中生的必背篇目之一。但是,这一教育部的专家们选出来的文章,用现代的眼光看却可以提出多个异议。
首先,作为普罗大众耳熟能详的开篇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就有一个问题,“明明德”与“止于至善”中夹杂的“亲民”在句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一句“亲民”似乎忽然扯到政治意味上了,与前者修身方法和后者修身境界无法统畅的连接。前人早已发现了破绽,大佬朱熹和王阳明都曾花大气力注解,甚至要把它改成“新民”,但似乎离题更远,并且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其次,在后文中提出的“八目”之说,特别是其中“格物致知”之说,“格物”可以说是所有学问的起点,根基,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我想问,其科学基础在哪里?我们都知道明代著名的王阳明“格竹”的典故,对着竹子看他个三天两夜,除了落下一身寒病啥也没有,这"格物”到底格了个啥?任何一个稍有中学基础的人都不难发现,科学的大厦全都是西方人给我们构建的,与我们没有半点关系,那中国人的聪明都到哪里去了呢?“格物”的口号喊了两千多年了,我们有没有脸红害臊过?
另外,“八目”的概念太“玄”,玄虚,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有没有一个标准?格物格物,怎么才算格物?致知的标准是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致知?是不是简化——用“减化”这个词似乎更准确——为“致良知”而不是科学的知识?“正心”和“诚意”到底有何区别?类似的问题太多,我怕问了,古人会脸红窘迫,难过如孔乙己。总之,“八目”的概念太过于“玄”,以至于没有办法用统一的概念解释,用明确的的标推进行界定。
再者,这“八目”的排列顺序有什么依据,是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然而并没有。因为古代可没有人按照“目”的顺序一步步实行下去。也就是说这“八目”就是人为提出的一个宽泛理想,是对人进德修业的理想状态进行主观臆想得出的,看似严密严谨,实则不值一驳。
所以,这《大学之道》中的“三纲”“八日”漏洞百出,全无科学道理,是否有必要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样大力推崇,尤其是是否应该作为现代所谓“自我修养”的范本来学习,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