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今天我们如何读《驿路梨花》
[ 2024/5/14 21:20:00 | By: 瓜哥 ]
 

今天我们如何读《驿路梨花》

 

这是一篇很有历史感的小说了,里面的一句“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是那个年代的流行语,我这一辈人都不陌生。记得当年第一次教这一课时,这一课的主旨就是“雷锋精神”传遍四方,这就是小说最后一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的深层含义。备课时,我发现课文的主题词改成了“公德”,看来,对这篇小说的理解也在与时俱进。但,公德这个词,个人感觉太含糊太笼统,可说的太多,当然这也是汉语的特点,意义空间太大,人人都可操一套说词,只是我没想到,教材编者也用这种含义不明的概念来忽悠一线老师,还有完全懵懂的学生。

现在我再读这篇小说时,我发现关键词应该是“质朴民风”,是没有被商品社会污染的一片净土——我这样说,会不会被误认为我反对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明明没有人监督,没有人提醒,但所有人都尽力维护小茅屋的有效存在,所有的过路人都非常自觉补足差额,如果不是淳朴的民风,不计较不算计个人私利,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美好的故事呢?小说当然是小说,但今时今日,恐怕不会有人再编这样明明看起来很假的故事了。无他,现代社会在裹挟我们奔向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抛弃了一些不掺杂功利的美好德行。对这一点,相信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能叹息,抱憾。这一次上课,我提到了一个词,与人为善,对社会对他人保留一点善意和温情,在保护自己权利的前提下,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说真的,我其实很不想用这样的词,泛道德化传统源远流长的社会里,我们从来不缺这样的解读,虽然苍白贫瘠,虽然毫无独特个性,但,我感觉我真的词穷了。尤其是在价值观撕裂的今天,我们一方面唱高调,呼唤一切美好得无法在尘世立足的词,另一方面在生活中谨小慎微,精于算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谨防诈骗”,“老人倒地扶不起”……面对稚气未脱的少年们,我自己在上课总结归纳时都底气不足,这样教会不会把孩子们教傻了?

思虑再三,我还是开启了这样的结束语: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面临社会转型,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传统的农业中国转向现代化的文明中国,各种思潮交流碰撞,各种观念对立冲突,各种声音汇聚,甚嚣尘上,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一切的乱象都正好说明,我们进入到了“历史的三峡”,社会转型远未成功,传统力量依旧强大,自由民主被口号化和污名化,甚至各种疑惑不解,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正在惊涛骇浪中颠簸沉浮。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我们读这一课,既感受人性的美好,更应该唤醒我们作为未来公民的责任。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我们必然会进入一个陌生人社会,那些基于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经验,都将让位于立足于独立个体的新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这一课里,我们不妨把小茅屋看作一个舞台,所有素不相识的人构成了一个陌生人社会,我们既要强调保护个人的权益,也尊重呵护他人的权益,当我们受惠于他人的慷慨与友善后,也极力将自己的感恩回馈给陌生人的社会,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有温度有质感的社会中。

 
 
  • 标签:主题 探究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