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读之改写古诗词.doc
“以写促读”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新尝试
——《石头城》教学后记
2014年3月3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以玩“文字游戏”的方式改写古诗词也许是学生是否读懂古诗词的一块试金石。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一首古诗词?历来说法各异。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尤其是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诵读吟咏,所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这些理论、观点或理念束缚住?诚然,对于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如果课堂上书声琅琅,老师抑或学生能声情并茂地展开诵读,我们的确能得到一种美的熏陶,也能在这种熏陶渐染中培养出语感,或许也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但,请注意,是在“熏陶渐染”中培养语感,那么这不是朝夕之功;另外,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我们现在要学九科,不能说不多,可是少了课外的阅读延伸,“熏陶渐染”怕也容易成为泡影;同时,在我看来,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就像鞋子穿在脚上是否舒服一样,只有适合于学生的、适合于老师的、适合于课程内容的才是最好的。
在明确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明白学生从这堂课上应该得到什么、坚信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我喜欢不断地尝试。
下面便是我关于《石头城》一课的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刘禹锡。
二、老师范读、学生范读、学生齐读全诗。
三、走进文本。我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字面义解读、情感义解读、技法解读。
第一个环节:字面义解读。导学方法——改写法。
(一)明确写作要求。我告诉学生,这节课咱们准备挑战古人,玩一个“文字游戏”,具体要求是:提取关键词,将《石头城》一诗改写成7字或12字的三行诗。然后各大组公荐代表将自己的作品板书在黑板上。(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提出学生阅读中可能碰到的疑难字词句,组织学生依托文本作内部交流,然后以学生板书或口头问答的方式答疑解决)。
(二)学生作品展示:
1、故国周遭 空城寂寞 旧时月
2、石头城在 空城寂寞 淮水旧月
3、故国在 空城寂寞 月过女墙
4、山围故国 潮打空城 旧月过墙
5、故国空城 旧时月
(三)追问。肯定学生都抓住了“故国”“旧月”,基本上把握了这首诗凭吊古迹以抒怀的写作意图。请学生说写作思路,也就是引导他们追问自己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A:这是一首怀古诗。“故国”就是旧都,就有怀旧的意味,“空城”体现了山川的萧条,“旧月”有明显的怀旧情绪。
学生B:……
(四)做比较,引导学生把握本诗的情感义。我展示老师自己的改写,引导学生将我的改写与他们自己的改写做比较,让他们“发现”问题。
【附】我的改写之一:山在 潮回 月过墙
【附】我的改写之二:山围故国 潮打空城 旧月照墙
第二个环节:情感义解读。导学方法——比较法。
(一)发现之旅。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我在改写中用到了“山”“潮”“月”,这三个词都是每句诗的打头字,也是本诗所用到的主要意象。
(二)追问之旅。我启发学生进行两次追问,追问这三个意象在诗中的内涵,追问这三个物象在写景上的共同作用。我对学生做了一次追问:“诗句的意思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月还是旧时月;江山风物在,作者慨叹的是‘什么’不在?”(——课后反思:这里,我应该及时放手,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他们一定能行的。可是我没有,不是我不相信学生,而是我赶时间,本堂课打算还讲一首《锦瑟》诗。)学生立马作答:“旧时人不在,繁华不在。”是的,本诗作者要抒发的正是“物是人非、昔盛今衰、山川萧条、人生无常”等等复杂的怀古伤今、怀古伤时之情。
(三)展示之旅。我将幻灯片上有关情感解读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并提醒他们做笔记。(——课后反思:再好的笔记,比不上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的见解,比不上他们互相讨论得出的结论。如果这堂课上给足了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时间,情况将会是怎样的呢?这真的值得我期待哟!)
第三个环节:技法解读。导学方法——设问法。
我设计的问题是:“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山川的萧条之景的?”当然,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了,只是作为诗歌教学系列的一个环节,“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需要掌握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诗歌教学都可以这么做。但我想,语文教学的魅力正在于这种尝试与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