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乃国家之根
——读俞平伯《读书的意义》后感
中大附中 语文组 张胜利
读书和游历,从来都是古圣先贤所倡导的丰富人生、增长见识的一种方式。可时至今日,游历之风兴盛依旧,读书之习却日渐式微,为何如此?因为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而读书的动机为何不足呢?一是人们对读书的真意义尚不明白;二是虽明白但好利之心压倒一切;三是长久以来读书少,致使世界观、道德名誉观、价值观缺失。而读书与价值观等又互为关联互为因果,说白了就是,越不喜欢读书,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就越淡漠;反之,越淡漠,越不可能喜欢读书。
所以,只要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不变,那么,懒于乃至不屑于读书的风气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因而,作者才会用实用主义价值之观开这样的玩笑:“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继而高度概括地直指现实,直指未来: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皱眉头痛认为国文不好教。长此以往,不喜欢读书影响的将是什么呢?“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
那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可能是什么呢?抓文字教育。因为文字是文化的寄托,它不仅让我们通晓历史,联通古今,更是保证或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与永久;这样一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也就是说,在对民族前途、国家发展的影响上,文字和文字教育同读书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此说来,文字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使命之重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只是,从目前来看,文字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应当在哪里呢?在于少传授少灌输而多引导学生潜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深思之审问之明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