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抽空看了已经买了好几天的"集结号".
情节已经从铺天盖地的宣传中了解了个大概,要看的就是冯小刚如何演绎这个故事.
这样的观看其实一开始已经少了许多的兴味,无奈这是如今懒人和忙人看大片的悲哀.
一拖延了时间,就没有了自我思考的空间和余地.
那就报着评判的眼光来看看还有什么细节值得回味吧.
将要求降低到最低,也是一种欣赏.
下午去看过美院的雕塑展览.
并不懂,但是行走在其间,发现被锁住眼球的并不多,能沉住脚步的更是少.是我的感知有问题,还是当天展览室的空气有点不流通,反正不是我向往中的样子.
只有一个小孩的雕塑,我至今在脑海里还有印象,他好象昂着头在发呆,憨憨胖胖的样子让人也不由得跟着在那仰起头想象了下眯着眼睛发梦的甜美.还有一扇扇垒叠的古式的门,就是开了一些,角度的错移让人觉得根本不在的内里的故事.但是门上的挂饰终于还是显出了特意.再有就是电视机里雕塑唱京剧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其他的于我只是图象的略过,并不能掀起大的涟漪.
这是门外汉的好处.随便发点议论,并不需要背负责任.
集结号将近一半的时间都用在战争场面的壮烈上,而对于主人公事后的追查和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处理得过于匆忙.结局的理想化更是冲淡了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悲剧的深刻.人的坚持也许只是一定意义的盲从.,生命的消失也许只需要一块薄薄的弹片,很多事情并一定能得到公平的评说.
失踪和牺牲折换小米斤数的差异,钢盔成了挖矿工人的尿壶,无名的树桩在昏红的夜色中挺立.烈士陵园中的撕打等细节已经成就世事荒谬的悲凉底色吧,又何必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