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的同理心
《情商》作者是:丹尼尔.高曼,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用清新易懂的大众媒体笔调,一扫学究们堆砌在“情商”上吓唬人的阴霾,向大人和父母们娓娓讲述着小孩和大人如何学习和利用“情商”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所有这些都使该书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步入人们的实际生活,改善着人们的成功之道。
书中定义情商为:认识自我、管理情绪、激励自己、认知他人情绪,以及人际关系息息相关的能力即为情商。并且提出情商才是决定个人成功、快乐与否的关键。我理解为: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认识他人,进而改变他人,改变环境。
这与我们的准则是一致的。我们教育孩子:先做人,后做学问。那么具体的方法每位老师各有不同的理解。我感觉就是---教会孩子们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与人和谐沟通相处。细细想来:这些认识不正是《情商》中的理论吗?
工作中,时时刻刻都在与孩子们进行情感交流。他们个性迥异,性格,家庭教育千差万别。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我们自己应该保持一份热情,同时自己培养较高的情商,带着良好的愉悦的情绪来处理学校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词是“同理心”。希望每一位孩子拥有它,希望每位老师拥有它,希望人人都能拥有它。
书中是这样介绍的:“19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时,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他使用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
在这里引用书中的例子注明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的形成:九个月的小望每次看到其他小孩跌倒,眼眶便浮起泪水,然后爬到母亲怀里寻求慰藉,仿佛跌倒的人是她。十五个月大的麦可看到朋友保罗在哭,会拿出自己的玩具熊安慰他,如果保罗仍哭过不停,麦可还会拿抱枕给他。这些情形是孩子的母亲协助专家做研究时观察记录焉的,该研究显示同理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事实上,婴儿自出生日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感到难过,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同理心表现的最早的征兆。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还未完全明了人我之分时,便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感同身受似的。约周岁时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会感到不知所措。纽约大学的马丁·霍夫曼做过相关研究,他注意过两岁大的孩子带他妈妈去安慰一个哭泣的小朋友,而事实上小朋友自己的妈妈就在身旁。其他同龄孩子也表现出同样的困惑,他们会模仿别人的痛苦(可能是为了更了解他的的感受)。譬如说看到其他孩子手爱伤时,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可能会把手伸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会痛。或者看到母亲哭泣时,孩子可能会擦拭自己的眼睛,虽则他并未流泪”。
我读过这段文字后,感悟到情感上的共鸣是多么的重要!对别人的疼痛你能感同身受吗?别人的痛苦你能体会到吗?别人的难处你能理解吗?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一首诗:“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这句诗这正是对同理心的诠释。同样有同理心的人绝对不会是冷漠的人。
教学中将同理心应用于教学工作中,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同理能力的人才。具体实施方法:
教学方面,首先,调查清楚孩子功课不好的原因,孩子在学中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就像“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学生是“病人”说出他们的“病根”。其次,我们对症下药,找到孩子们成绩进步的突破口,给予他们信心,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些过程我们老师要能体会到学生们的学科障碍。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提高孩子们的成绩。
管理方面,首先,把握原则,真诚地将心比心,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情绪、感受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工作依据,提高师生关系。要知道:“师生关系就是教学成绩。”其次,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凡事考虑学生的感受,我们教师遇到学生犯错时,应该是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我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犯错时,我有时怒不可遏,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当这个时候,我便极力去想,如果我是他们,如果我在当时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事件,我会怎样?我常常提醒自己:给自己和对方留点时间,留点空间,让犯错的孩子说出自己的“困苦”,给他们娓娓道来的机会,我们做好倾听的工作。
总之,我们教师能抱有同理心,教学,管理中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在发生冲突和误解时,我们如果能够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同理心也是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技巧。
基督教中的“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对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其实这也就是同理心原则的体现。
工作,生活中我们提高自己的情商,记住同理心的原则,学习,生活都会美好。
分享: